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談說與思考
摘要:從“軟件工程”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要求出發(fā),介紹了目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考核方式、教學模式、師資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興趣.
關鍵詞:軟件工程;項目驅動;改革;實踐能力
引言
軟件工程屬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課程.課程主要介紹軟件開發(fā)的原理、方法及應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從工程化角度培養(yǎng)學生從事大型軟件特別是對象式系統(tǒng)開發(fā)方法、軟件測試與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軟件分析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軟件系統(tǒng)的各種開發(fā)方法,提高軟件設計水平.軟件工程是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工程性課程,它旨在指導軟件開發(fā)和維護的全過程、其先行課程為程序設計語言、數(shù)據(jù)結構、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啄理等,可以說軟件工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其理論要求高同時也是本專業(yè)中實踐性非常強的一門課程。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軟件工程應用能力。
全面掌握軟件工程管理、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測試等階段的方法和技術,理解和掌握軟件開發(fā)模型、軟件生命周期、軟件過程等理論在軟件項目開發(fā)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熟悉軟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和技術,能全面、系統(tǒng)地應用所學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完成系統(tǒng)開發(fā)的規(guī)劃、分析、設計和實施工作;掌握軟件開發(fā)的過程和技術培養(yǎng)學生按照軟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進行軟件開發(fā)的能力,培養(yǎng)綜合的軟件設計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培養(yǎng)學生對技術文檔的編寫能力,從而使學生提高軟件工程的綜合能力,提高軟件項目的管理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1、現(xiàn)行軟件工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軟件工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從軟件工程概述、軟件計劃、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測試、軟件維護、面向對象方法學引論、面向對象分析、面向對象設計、UML建模語言、系統(tǒng)工程、軟件重用技術、軟件配置管理、軟件工程標準化和軟件文檔、軟件工程質量、軟件工程項目管理等等內容,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軟件工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的新的技術和方法.但是學時一般都是48—64學時之間,在有限的學時中要教授這么多的內容,就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局面老師在課堂上拼命的講,學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最后成績的考核一般是平時成績+考試.考試內容無外乎是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最多來幾道綜合題.
學生在考前臨時突擊幾天,背幾個概念,勉強過關.一學期下來問學生軟件工程中學到了什么,一般的回答這門課程沒什么用,就是寫寫文檔.這種以考試驅動的傳統(tǒng)模式,老師教學不輕松,學生也不愛學,根本沒有自己主動學的動力和欲望.在這種模式下以老師的教授為主,而做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處于被動地位,其主動性、積極性難于發(fā)揮,其結果是導致學生僅僅掌握一些軟件工程的理論知識,而無法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只會紙上談兵。
2、針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法
2.1 從成績考核上著手
針對以考試驅動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我們在教學中關鍵是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教學內容變?yōu)橹鲃訁⑴c和積極探索.我們首先要改變以前的老的考核方式,針對軟件工程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師進行成績考核時從過去的考試驅動,變?yōu)轫椖框寗?具體處理為取消理論考試,由學生自由組隊,模擬現(xiàn)實中項目開發(fā)的實際情形形成一個開發(fā)團體。開發(fā)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小項目,如果學生自己沒有題目,可以使用老師提供的參考題目.老師為了檢查督促學生,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提交相應的作業(yè).課程成績由項目成績+實驗成績+平時成績三大部分組成,其中項目成績占大頭大概60%、實驗25% 、平時15% .
對于項目成績的處理,這里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老師只是按作業(yè)提交表中的各個作業(yè)的比重根據(jù)項目的好壞給出一個項目的分值,老師給項目打分,給出一個項目具體的分數(shù).而不把這個成績落實到具體的學生身上.那么每個學生的具體項目分值怎么確定呢,由各個項目組組長根據(jù)自己內部的考核方式給每個組員打分,這里一個總原則就是所有項目成員的分值之和等于項目分數(shù)乘以項目人數(shù).即有如下公式:(組員個數(shù)/Σ/1)每個組員的分數(shù)=項目分數(shù)×組員個數(shù).建議項目內部考核方式如下:小組成員都給所有成員打分(按百分比給出),組長匯總,刪除明顯不合理的打分,再求平均值,最后根據(jù)這個平均值算出每個成員的具體分數(shù).由于現(xiàn)在為信息社會,網絡上各種資源都很豐富,為了杜絕學生直接從網絡上下載現(xiàn)成的項目,老師在考核項目成績的時候可以考慮加入學生項目答辯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項目自己介紹10分鐘左右,然后留出10分鐘的問題時間.這樣即使是學生直接從網絡上下載資料,為了通過答辯,也必須把東西搞懂理清楚,讓學生通過項目提高的目的也能達到.
采用項目驅動的好處1、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2、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3、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4、使學生從被動學習的狀況徹底轉變?yōu)槲乙獙W,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驗成績如果處理呢?這必然會帶來一個問題,實驗應該如何安排?安排什么實驗比較合適呢?由于在項目中已經考查了學生的多方面的能力,那么在實驗中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掌握先進的軟件開發(fā)工具.做為軟件工程學提到很多工具,實驗中一般采用驗證性實驗,要求學生學會使用軟件開發(fā)中一些基本的工具,比如使用Visio、PowerDe.siger、WinRunner、Project、Visual SourceSafe等工具,具體實驗安排可以根據(jù)實驗學時做一定取舍。
2.2 從教學形式上著手
以往的教學的一般程序往往是1、前次課知識的回顧.2、新知識的導入.3、講授次課的具體內容.4、課程小結.5、課堂作業(yè).當然具體可以根據(jù)時間進行一定的取舍.從這些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看出,也是老師作為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那么我們把前次課知識的回顧環(huán)節(jié)改為提問形式,老師根據(jù)前次課的內容精心準備問題,在提問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回顧上次課的內容,采用的是啟發(fā)式提問,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另外由于軟件工程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內講授所有的知識點,雖然可以達到,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好,這樣老師在講課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疲于奔命的感覺.與其這樣,不如精講,結合一個具體的實例,只講授軟件開發(fā)的具體流程.其他知識點,由老師列出參考書目,由學生課后自學,要求學生在項目中使用到一定的自學知識點.這樣同樣能夠達到迫使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目的.另外在課堂上還可以大膽采用由學生自己講或者課堂討論的形式,老師從過去的講授變?yōu)槁犝n,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適當?shù)闹更c.
3、新方法對老師提出的要求
當然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老師必須有很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否則就不可能結合具體的實踐項目,要求老師從理論書本中走出去,進入軟件公司,熟悉公司運行模式,軟件開發(fā)流程.第二老師知識面要廣,由于以前是老師講,學生聽,老師講什么,都由老師自己說了算.但是現(xiàn)在是學生自己學,學生人數(shù)眾多,老師只有有一桶水才能在課堂討論和學生自己講課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做出很好的指點.第三由于在項目題目上是學生自擬,作業(yè)沒有了標準答案,這必然給老師來了更大的工作量;此外編程語言不限制,要求老師各種語言都精通,否則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是很難給予必要的指導的.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軟件工程”是一門綜合性較高的學科,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關于這門課程的改革,很多學校都做了不同的嘗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改革的途徑是多渠道的、多方面的.本文提到的改革包括教學形式的改革、成績評定方法的大膽嘗試、以及老師水平和素質的提高等方面.我們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軟件工程的原理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學以致用。
【軟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談說與思考】相關文章:
軟件工程課程的改革思考論文03-19
工程測量課程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3-19
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12-02
應用型本科軟件工程課程改革思考12-01
試論工商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改革的思考11-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