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翻譯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論文
一、引言
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也值得肯定。然而,從考試結果來看,學生翻譯部分的得分率卻很低。面對短文翻譯,很多學生翻譯時都缺少章法,往往是將中文直接譯成英文,不考慮英語的常用句式和習慣表達以及句子之間的銜接,而且很多核心詞的翻譯都不準確,從而導致得分率很低。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翻譯考試中存在的問題是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的反映。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現(xiàn)狀來看,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雖然從理論上講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技能的培養(yǎng)缺一不可,但在實際教學中翻譯部分常常不受重視。在筆者看來,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首先,從教師角度看,不少英語教師授課時以閱讀為中心,側重重點詞匯和句式的講解,一般不涉及專門的翻譯訓練。對于課后練習中出現(xiàn)的句子翻譯和短文翻譯的講解也流于形式,僅僅是照本宣科,核對答案。也就是說,這些教師沒有真正重視翻譯教學,沒有系統(tǒng)地對學生進行翻譯的訓練。對于翻譯,他們只是“授之以魚”,而不是“授之以漁”。其次,從學生的角度看,盡管已經是大學生,但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仍很欠缺。他們能意識到自己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但卻滿足于被動地接受課堂所學,而不是切實有效地解決自身問題或彌補不足。對于翻譯,學生的重視程度也不夠,他們只是完成課本上的翻譯作業(yè),而且經常避重就輕,有時甚至只是抄寫句子翻譯和短文翻譯的答案,導致考試時面對短文翻譯無從下手,望文興嘆。再次,從本質上看,學生翻譯能力的不足是英語思維的缺乏。長期以來,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英語學習占據(jù)了學生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學習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就是英語學習一直停留在詞匯的積累和重復的語法訓練上,缺乏英語思維的培養(yǎng)。而英語思維的缺乏使學生無法從思維的高度認識到英語和漢語表達方式和習慣上的差異,漢譯英時只是翻譯漢語的字面意思,不會運用英語思維調整句子的語序并用相關的英語句式和語態(tài)、時態(tài)等去表達。
三、針對翻譯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總結,針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解決策略。1.重視翻譯教學。前面已經提到,在大學英語實際教學中,對于學生翻譯技能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尤其是漢譯英環(huán)節(jié),而將漢語翻譯成英語才是翻譯能力的核心體現(xiàn)。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提高漢譯英翻譯的分值和比重,更加注重具體語言的表達,明顯突出了語用的重要性,這就意味著現(xiàn)有的大學英語教學必須真正重視翻譯,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重視翻譯并不是以四、六級考試為導向,而是因為翻譯本身的重要性。翻譯能力是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體現(xiàn),而語言應用能力才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和價值所在。2.加強課堂教學。從現(xiàn)狀來講,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經認識到提高翻譯能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但要切實提高翻譯能力,還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從教師來講,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聽、說、讀、寫之外,課堂上應有專門的時間進行翻譯訓練,尤其是漢譯英的翻譯。照本宣科,核對答案的做法都應摒棄。無論是句子翻譯還是短文翻譯,都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漢語和英語表達的差異,從而在翻譯時能夠運用英語思維熟練地進行中英轉換,用有限的詞匯表達無限的含義。從學生來講,應在教師的指導下多進行翻譯訓練,從詞匯到短語,從句子到短文,逐步翻譯,強化英語思維,學會用簡單英語單詞的反復組合解釋復雜的英語概念,使自己的翻譯能力得到實質性提高。從筆者的翻譯教學經驗來看,翻譯之前,筆者會結合實例系統(tǒng)地向學生講授漢語和英語表達方式和習慣的差異,并給出典型例句讓學生強化練習。在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有了深刻認識和了解后再進行大量漢譯英和英譯漢的轉換練習,從而熟能生巧,在反復訓練中,學生的翻譯能力就有了質的提高。此外,為了引起學生的翻譯興趣,筆者會選取大學生經常關注的、流行話題等作為翻譯素材讓學生進行翻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翻譯的動力和成就感。3.滲透本土文化。大學英語學習不僅要讓學生用英語了解西方,還要讓其學會用英語介紹中國。因此,教師在提高學生翻譯能力的同時還要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本土文化。一方面,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另一方面,現(xiàn)代西方不少人士對當今中國仍缺乏真正的了解。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大學生擔負著向西方介紹中國并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授課內容,有意識地滲透中國歷史、文化、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情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用英語介紹并表達這些內容,從而不斷提高自己漢譯英的翻譯能力。以筆者為例,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筆者會結合授課內容精心加入有關我國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內容。例如上學期第五單元(全新版大學英語第三冊)的主題是“WritingThreeThank-youLet-ters”,文章寫到了美國的感恩節(jié),以此為契機,筆者讓學生用英語介紹我國的春節(jié),并比較中美這兩個節(jié)日的異同。同時,以感恩為主題,讓學生用英語講述從古至今我國流傳的許多知恩圖報的故事,并布置學生在課下用英語寫感恩信,在現(xiàn)今通訊發(fā)達的時代用最傳統(tǒng)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感激之情。
四、結語
翻譯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種意義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尤其是翻譯能力是大學英語教學成果的體現(xiàn)。因此,教師應重新審視并規(guī)劃自身的英語教學,將學生翻譯能力的提高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不斷探索并完善翻譯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翻譯教學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翻譯教學02-28
英語教學的論文07-15
非智力因素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論文11-22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淺談的論文02-20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英語教學論文03-19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03-03
[通用]英語教學的論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