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大學財政學專業(yè)創(chuàng)辦于1958年,是1978年復校時的四個老專業(yè)之一,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在首次全國高校碩士點學科建設華東片評估中,被評為“A”級碩士點,1996年被江西省教委批準為江西省高校首批重點學科,2001年和2005年再次被江西省教育廳批準為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被江西省教育廳評為品牌專業(yè),2003年以88.24%的優(yōu)異通訊評審通過率獲取博士學位授予權,從而形成了包括博士、碩士和本科教育在內的完整的教育體系。
本學科在國內外刊物發(fā)表了許多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出版數(shù)十本學術專著,在學術界享有良好的聲譽。近年來,本學科學術梯隊的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不斷優(yōu)化,現(xiàn)有教授10人,副教授8人,講師2人,博士9人。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財政基礎理論。
該方向以馬克思“六項扣除”原理和社會再生產理論作為理論基點,論證財政分配應堅持的基本原則和立場,同時與時俱進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財政學理論基礎,拓寬基礎理論研究的范圍。
2.財政管理與地方財政。
該方向突出財政管理的時效性,關注時勢,超前探索,全面深入研究各級政府間財政關系,為我國經濟改革和地方財政發(fā)展獻計獻策。
3.財政政策研究。
該研究方向注重政策的基礎理論研究,突出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務實性,主要針對中外財稅政策進行比較研究,著眼于現(xiàn)實財稅政策的利弊展開分析和再設計,為我國適時制定和調整財稅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