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所有權的權能

時間:2024-10-08 13:06:59 土地代理人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所有權的權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動產(chǎn)或者不動產(chǎn),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這一法律規(guī)定,明確了所有權的基本內(nèi)容,其包含了四項權能: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所有權的權能

  一、占有

  占有是指所有人對物的實際控制的事實狀態(tài)。占有是對物的一種事實上的控制。對物的控制也稱為對物的管領,它需要借助身體與物發(fā)生一種外部的接觸。但是,占有人必須具有占有的意圖,占有人事實上控制或管領了某物。占有盡管是主體對物事實上的控制狀態(tài),但并非在法律上沒有意義;相反,占有常常形成一種法律關系。占有人因占有可能取得占有權甚至所有權,即使不能形成權利的占有,在法律上也可獲得保護,故占有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

  占有權即對所有物加以實際管領或控制的權利。所有權的占有權既可以由所有人自己行使,也可以由他人行使。在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中通常把占有分成不同的種類,以區(qū)分不同的占有狀態(tài)。

  1.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

  所有人占有即所有人在行使所有權過程中親自控制自己的財產(chǎn)。非所有人占有則指所有人以外的其他人實際控制和管領所有物。

  2.有權占有和無權占有 有權占有,是指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而占有某標的物的權利。在此情況下對標的物進行占有的權利,稱為本權。如所有權和用益物權。在有本權情況下的占有,即為有權占有。無權占有,是指無本權的占有。

  3.善意占有和惡意占有

  這是對無權占有的再分類。善意占有是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時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其占有為非法。惡意占有則指非法占有人在占有時已經(jīng)知道或應當知道其占有為非法。

  二、使用

  使用權是指依照物的屬性及用途對物進行利用從而實現(xiàn)權利人利益的權利。 所有人對物的使用是所有權存在的基本目的,人們通過對物的使用來滿足生產(chǎn)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在任何社會經(jīng)濟形態(tài)中,人們占有生產(chǎn)資料和勞動產(chǎn)品都不是目的,占有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物的使用價值或增值價值。所以,不論是所有人還是非所有人,他們占有財產(chǎn),最終是為了對財產(chǎn)有效地利用或從中獲得經(jīng)濟上的利益。這種利用財產(chǎn)的權利,就是使用權。所有人在法律上享有當然的使用權,另外,使用權也可依法律的規(guī)定或當事人的意思移轉給非所有人享有。

  三、收益

  收益是指民事主體通過合法途徑收取物所生的物質(zhì)利益。收益權即民事主體收取物所生利益的權利。 在民法上,物所生利益主要指物的孳息。孳息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兩類。天然孳息是指因物的自然屬性而生之物,即是指原物因自然規(guī)律而產(chǎn)生的,或者按物的用法而收獲的物,如母牛所生牛仔、母雞生蛋、果樹結果等;天然孳息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例如從羊身上剪下的羊毛等)。但是人工產(chǎn)生的物必須不是對出產(chǎn)物進行改造加工,例如將牛乳制成乳酪,就不是天然孳息。法定孳息是指依一定的法律關系而生之利益,如出租房屋的租金、股票的股息等。法定孳息是由他人使用原物而產(chǎn)生的。自己利用財產(chǎn)得到的收益以及勞務報酬等,不是法定孳息。

  天然孳息在沒有與原物分離之前,只能由原物所有人所有;法定孳息的取得則需依據(jù)一定的法律規(guī)定進行。在孳息(天然的、法定的)產(chǎn)生以后,如果法律或合同沒有特別規(guī)定,則就由原物所有人所有。如果原物已移轉占有,依照法律或合同的規(guī)定也可以由產(chǎn)生孳息時的合法占有人所有。但是,占有人必須依據(jù)法律和合同的規(guī)定收取孳息。原物所有權移轉以后,對孳息的取得權也隨之移轉,物的原所有人無權請求新所有人返還物的孳息。

  四、處分

  處分權是指所有人依法處置物的權利,也就是所有人對財產(chǎn)(生產(chǎn)資料和勞動產(chǎn)品)進行消費和轉讓的權利。處分權決定了財產(chǎn)的歸屬,它是所有權區(qū)別于他物權的一個重要特征。處分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是指通過一定的事實行為對物進行處置,如消費、加工、改造、毀損等。法律上的處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改變物的權利狀態(tài),如轉讓、租借等。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都可能導致所有權的絕對或相對消滅。

  處分權是所有權內(nèi)容的核心,是擁有所有權的根本標志,是決定物之命運的一項權能。因此,在通常情況下,處分權均由所有人來行使,但在特殊情況下,處分權可以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和所有人的意志而與所有權分離,但處分權的分離并不一定導致所有權的喪失,如國有企業(yè)依法處分國有財產(chǎn)。

  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構成了完整的所有權的四項權能。財產(chǎn)所有人可以將這四項權能集于一身統(tǒng)一行使,也有權將這四項權能中的若干權能交由他人行使,即所有權的四項權能與財產(chǎn)所有人相分離。在社會生活中,財產(chǎn)所有人正是通過這四項權能與自己的不斷分離和回復的方式,來實現(xiàn)其生活和生產(chǎn)的特定目的。因此,財產(chǎn)所有人將其所有權中的四項權能暫時與己相分離,并不產(chǎn)生喪失其所有權的后果,而是財產(chǎn)所有人行使其權利的有效形式。例如,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公民或者企業(yè),并不喪失國有土地所有權,而是借助于出讓關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國有土地的價值,并獲得良好的效益。

【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所有權的權能】相關文章: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所有權的取得02-26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共有02-26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點:物權的概念和特征02-26

2017土地登記代理人《土地登記相關法律》考試大綱03-09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仿真題及答案02-27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預測題及答案02-26

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知識復習技巧03-21

2017土地代理人《相關法律》模擬真題及答案02-27

2017土地登記代理人《相關法律》模擬試題及答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