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時間:2024-10-05 14:28:55 教師資格 我要投稿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一、單選題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

  1.夸美紐斯曾說過:“過度的練習和過度需要記憶的功課,使人惡心。”這句話表明教學應遵循( )

  A.直觀性原則

  B.量力性原則

  C.創(chuàng)新性原則

  D.主體性原則

  【答案】:B

  【解析】:

  題干描述的是量力性原則的典型體現(xiàn)。

  2.提出“先行組織者”概念的是( )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A

  3.小學英語教學要以活動為主,但仍有課本。處理活動與課本關系的最好辦法是( )

  A.用活動吸附、處理課本

  B.圍繞學期教學目標和課本相關重點組織活動,既搞活動,也讀課本

  C.根據(jù)課本需要組織活動

  D.課堂搞好活動,課外讀好課本

  【答案】:B

  4.關于語文的教學方法,下列說法不妥的一項是( )

  A.教學方法具有相對性,每種方法就其本質(zhì)來說,都是相對辯證的:既有優(yōu)點又有缺點

  B.教學方法具有單一性,因為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可以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C.教學方法是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的綜合體

  D.教學方法具有針對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針對不同對象和特點,不同的目的、要求,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答案】:B

  【解析】: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具有單一性'難以適應新時期我國語文教學的特點,尤其難以適應新課程語文教學任務的多方面性和綜合性。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結(jié)合語文學科的特點,以探討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來解決教學方法的單一性,實現(xiàn)新時期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以教學方法的取長補短,來發(fā)揮整體綜合效應,實現(xiàn)新時期語文教學方法的“整體化”。

  5.教材的主體是( )

  A.教學指導用書

  B.教科書

  C.參考書

  D.輔導資料

  【答案】:B

  【解析】:

  教科書是教材的主體,是學生獲取系統(tǒng)知識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

  6.教師必須做到“嚴于律己”“為人師表”,這是因為教師的勞動具有( )

  A.創(chuàng)造性

  B.示范性

  C.連續(xù)性

  D.主體性

  【答案】:B

  【解析】:

  “嚴于律己”“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7.下列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

  B.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的經(jīng)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

  C.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

  D.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自主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答案】:D

  【解析】: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8.課的類型一般分為兩大類,即( )

  A.講授課和練習課

  B.講授課和復習課

  C.講授課和實驗課

  D.單一課和綜合課

  【答案】:D

  【解析】:

  根據(jù)一節(jié)課所完成任務的類型數(shù),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

  9.學校管理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實施

  B.計劃

  C.檢查

  D.總結(jié)

  【答案】:A

  【解析】:

  實施是將計劃變?yōu)樾袆,它是管理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1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晨會活動的特點是簡短性、及時性、教育性

  B.班會活動分為班級例會和主題班會兩種形式

  C.班級活動包括晨會活動、班會活動和少先隊活動

  D.少先隊的組織機構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的

  【答案】:C

  【解析】:

  少先隊活動不屬于班級活動。

  11.從本質(zhì)上說,教學活動是一種( )活動。

  A.實踐

  B.認識

  C.科研

  D.探索

  【答案】:B

  【解析】:

  教學活動就其本質(zhì)而言,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

  12.“課程”一詞在我國始見于( )期間。

  A.唐宋

  B.明清

  C.元明

  D.戰(zhàn)國

  【答案】:A

  13.課程內(nèi)部各要素、各成分間的聯(lián)系和結(jié)構方式往往可以用數(shù)量關系來說明,這表明課程結(jié)構具有( )

  A.可替代性

  B.可轉(zhuǎn)換性

  C.可度量性

  D.可操作性

  【答案】:C

  【解析】:

  題干所述內(nèi)容體現(xiàn)了課程結(jié)構的可度量性。

  14.教育目的的作用是( )

  A.導向、激勵、評價

  B.導向、激勵、控制

  C.調(diào)控、激勵、規(guī)范

  D.導向、控制、規(guī)范

  【答案】:A

  15.教育者運用模范人物的優(yōu)良思想、感情和行為,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答案】:B

  【解析】:

  “模范人物”一詞體現(xiàn)了榜樣示范法的特點。

  二、填空題

  1.簡述小學班級活動的基本途徑。

  【答案】:

  (1)要注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jié)合;(2)要注意與學生的品德教育相結(jié)合;(3)要注意與班級的實際情況相結(jié)合:(4)要注意與各級學科相關知識相結(jié)合:(5)要注意并各類節(jié)假日和紀念日相結(jié)合。

  2.簡述激發(fā)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基本方法。

  【答案】: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興趣,維持好奇心;(2)設置合適的目標;(3)控制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4)表達明確的期望;(5)提供明確的、及時的、經(jīng)常性的反饋;(6)合理運用外部獎賞;(7)有效地運用表揚;(8)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3.簡述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

  【答案】:

  柯爾伯格采用“道德兩難故事法”讓兒童對道德兩難問題做出判斷,并將道德判斷分為三個水平:(1)前習俗水平包括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和相對功利的道德定向階段;(2)習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和維護權威與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3)后習俗水平包括社會契約的道德定向階段和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4.《靜夜思》是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文中的一首小詩,請根據(jù)你的知識完成以下問題。

  (1)請用工整的楷體把這首小詩寫在下面。(5分)

  (2)根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為這首小詩配一幅簡筆畫。(10分)

  (3)請為這首小詩設計一則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教學要求的教學導入。(25分)

  【答案】:

  (1)略。

  (2)簡筆畫略。

  (3)教學導入:

  猜謎導人,揭示課題: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裝著很多詩哦,稱你們小詩人一點兒也不過分。小詩人們,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粍t謎語: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謎底:月亮)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月亮嗎?從古至今,許多詩人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月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古詩《靜夜思》。會背這首詩的請舉手!背給老師聽聽。(生背)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播放李白的圖像,認識唐代詩人李白)今天咱們這些小詩人要好好地學習大

  詩人李白的《靜夜思》。

  2.教育科學研究的三個基本要素是( )

  A.客觀事實、研究課題、方法技術

  B.研究課題、科學理論、研究手段

  C.客觀事實、科學理論、方法技術

  D.研究對象、方法技術、研究成果

  【答案】:C

  【解析】:

  教育研究同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由三個基本要素組成,即客觀事實、科學理論和方法技術。

  3.在世界教育學史上,被公認為第一本現(xiàn)代教育學著作的是( )

  A.凱洛夫的《教育學》

  B.盧梭的《愛彌兒》

  C.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D.布魯納的《教學論》

  【答案】:C

  4.( )即認識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活動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學科知識和技能,它主要是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A.實踐性知識

  B.本體性知識

  C.文化知識

  D.條件性知識

  【答案】:D

  【解析】:

  條件性知識即認識教育對象、開展教育活動和研究所需的教育學科知識和技能,主要是解決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即解決“如何教”的問題;本體性知識主要用于解決教師“教什么”的問題;實踐性知識,即課堂情境知識,體現(xiàn)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智慧和教學風格。

  5.我國地域遼闊、南北差異較大,為了使教學不脫離實際,必須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材料。這體現(xiàn)了( )

  A.啟發(fā)性原則

  B.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

  C.鞏固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答案】:B

  【解析】:

  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教材是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的要求之一。

  6.以下哪種評價常作為選拔和甄別的依據(jù)( )

  A.絕對性評價

  B.相對性評價

  C.形成性評價

  D.總結(jié)性評價

  【答案】:B

  【解析】:

  相對性評價具有甄選性強的特點,因而可以作為選拔人才、分類排隊的依據(jù)。

  7.“壬戌學制”以( )學制為藍本,雖然幾經(jīng)修改,但變動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國解放初期。

  A.美國

  B.日本

  C.歐洲

  D.俄國

  【答案】:A

  【解析】:

  1922年,在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國教育聯(lián)合會以美國學制為藍本,頒布了“壬戌學制”。

  8.小學生體育達標測試屬于( )

  A.形成性評價

  B.總結(jié)性評價

  C.相對性評價

  D.絕對性評價

  【答案】:D

  【解析】:

  絕對性評價又稱為目標參照性評價(標準參照評價),是運用目標參照性測驗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的評價。進行評價時,每個人的成績只與統(tǒng)一的、固定的客觀標準進行比較,即這種評價并不照顧評價對象的整體水平狀況而提高或降低評價標準。題干的描述屬于絕對性評價。

  9.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學堂是( )

  A.正蒙書院內(nèi)附設的小班

  B.上海瀘南三等學堂

  C.南洋公學外院

  D.俞復等設立的三等學堂

  【答案】:C

  【解析】:

  1897年,盛宣懷創(chuàng)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它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這可算作中國公立小學的始祖)。

  10.由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板書或教師的提問,把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整理復述,讓學生再一次明確本節(jié)課學了什么內(nèi)容。這是課堂總結(jié)( )的體現(xiàn)。

  A.圖表法

  B.呼應法

  C.復述法

  D.比較法

  【答案】:C

  【解析】:

  題干的描述體現(xiàn)了課堂總結(jié)的復述法。

  11.在教育調(diào)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方法是( )

  A.訪談調(diào)查

  B.調(diào)查表法

  C.查閱資料法

  D.問卷調(diào)查

  【答案】:D

  【解析】:

  在教育調(diào)查研究中,常用的調(diào)查方法有查閱資料、問卷法、開調(diào)查會、訪談法和調(diào)查表法,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方法是問卷調(diào)查。

  12.小學生衛(wèi)生保健的內(nèi)容包括個人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衛(wèi)生保健、合理的作息制度和( )

  A.教學衛(wèi)生保健

  B.用腦衛(wèi)生保健

  C.用眼衛(wèi)生保健

  D.合理飲食

  【答案】:A

  13.科學家為了攻克科技難關而廢寢忘食,這是( )的具體表現(xiàn)。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想象

  【答案】:B

  【解析】:

  意志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有意識地根據(jù)目的、動機調(diào)節(jié)支配行動,努力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標的心理過程。

  14.班主任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和個人的管理結(jié)合起來的管理方式稱為( )

  A.常規(guī)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C

  【解析】:

  題干描述的是平行管理的概念。

  15.在品德形成的認同階段,個體在思想、情感、態(tài)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試圖使自己在態(tài)度和行為上( )

  A.與他人基本相同

  B.與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認可

  D.與他人思想接近

  【答案】:B

  【解析】:

  題干描述的是認同的概念。

  二、填空題

  1.教育科學研究的意義有哪些?

  【答案】:

  (1)推動教育改革與發(fā)展;(2)提高教育質(zhì)量;(3)提升教師自身素質(zhì);(4)完善和發(fā)展教育理論。

  2.簡述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答案】:

  (1)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與培養(yǎng)個性相結(jié)合;(2)穩(wěn)定并加強基礎教育(課程的社會化、生活化和能力化,加強實踐性,由“雙基”到“四基”);(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加強課程科學性與人文性融合;(4)加強課程綜合化;(5)課程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相結(jié)合,加強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6)課程法制化。

  3.簡述影響學習遷移的因素。

  【答案】:

  (1)學習材料的特點;(2)原有的知識結(jié)構;(3)對學習情境的理解;(4)學習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心向);(5)學習策略的水平;(6)智力與能力;(7)教師的指導。

【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相關文章: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zhì)模擬考試題03-10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03-08

證券從業(yè)資格證券交易模擬考試題及答案01-23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綜合素質(zhì)模擬考試題03-10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及答案03-08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模擬試題03-08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歷年模擬試題03-09

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zhì)》考試題型09-25

2017年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及答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