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酒鬼皇帝

時間:2024-08-03 09:18:39 花式拋樽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酒鬼皇帝

  酒能怡情,更能養(yǎng)性,但是成了酒鬼可就不太好了。但在歷史上,有些著名的人物,他們偏愛喝酒,往往在酒后更能有開闊的思維和想法。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講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酒鬼皇帝,快來看看吧!

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酒鬼皇帝

  【漢朝】(按照朝代順序排列)

  第一位:漢高祖劉邦

  入選理由:大殿開酒水狂歡會

  劉邦剛做皇帝時,常與自己那幫好哥們兒在大殿上喝酒吆喝,有時還醉酒后舞劍,拔出寶劍砍柱子玩。等到叔孫通制定并實施相關(guān)禮儀條例后,才有所改善。

  【三國】

  第二位:吳大帝孫權(quán)

  入選理由:喝酒要喝倒

  孫權(quán)在武昌臨釣臺請群臣喝酒,在大伙喝得快趴下時,讓人用水把群臣弄醒,并說:“今天,我們要一醉方休才可,只要有人喝得從這里掉下去,我們的酒會便結(jié)束了。”

  第三位:吳末帝孫皓

  入選理由:一次喝7斤白酒

  孫皓每次設(shè)宴,皆規(guī)定與會者要飲酒七升(7斤白酒)。韋曜酒量不佳,超不過二升。孫皓很尊重他,便給予他一個特權(quán),暗地里用茶代酒

  【南北朝】

  第四位:魏太武帝拓跋燾

  入選理由:向敵軍要酒喝

  魏太武帝拓跋燾率軍路過盱眙時,曾向守城敵軍索要酒喝。守軍卻給他送來一壇尿。拓跋燾一聞,才知道被騙了,便大罵道:“竟敢耍老子。弟兄們,給我上,把盱眙這壇酒給我端了。”士兵們接到命令,無不如敢死隊員一般,瘋狂進(jìn)攻。

  第五位:周宣帝宇文赟

  入選理由:要酒不要老子

  周宣帝宇文赟做太子時,以酒色為樂,為此屢次挨周武帝的杖責(zé)。武帝駕崩當(dāng)日,宇文赟未有一丁點(diǎn)悲傷之意,痛哭流涕更是無從談起,反而是雙手輕輕撫摸被父親用棍棒杖責(zé)自己時留下的傷疤,大罵道:“這老東西,早該死了。”

  【五代】

  第六位:后周太祖郭威

  入選理由:醉酒宰屠戶

  后周太祖郭威醉酒后,曾去鬧市閑逛。鬧市中有一屠戶,以蠻力著稱,一般人不敢招惹他。那日郭威帶著幾分醉意,便去找那屠戶的茬兒,先說要買肉,后又對屠戶割的肉不滿意,在那里挑三揀四。郭威是個五大山粗,屠戶也知道自己這次遇到勁敵了,起初打算忍一忍,可郭威欺人太甚,他便坐不住了,掀起自己的衣服,指著自己的肚臍部位說:“你小子不是牛嗎?你小子要是有種,就沖這捅一刀。”郭威二話沒說,便拿起剔骨尖刀,白刀子進(jìn),紅刀子出。因為這事,郭威被抓進(jìn)了監(jiān)獄。后李繼韜欽佩郭威的魄力,便把郭威給放了。

  【宋朝】

  第七位:宋太祖趙匡胤

  入選理由:頻繁跟酒打交道

  宋太祖趙匡胤平日很愛喝酒,并時常搞一些酒場政治,諸如杯酒釋兵權(quán)、雪夜定策等;和大臣們喝酒聊天,諸如趙普、王彥等,動輒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時因參加宴會,晝夜喝酒,直至喝醉才罷。

  第八位:宋太宗趙光義

  入選理由:把臣子喝倒

  宋太宗趙光義曾與兩位愛卿喝酒?珊戎戎,那兩個愛卿便醉了,忘記了圣上還在旁邊,便討論誰的功勞更大。兩人越比越來勁,最后竟斗起嘴來。在場的侍衛(wèi)要求將其下獄。宋太宗沒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并派人送兩位愛卿回家去。等次日酒醒后,那兩位愛卿悔不當(dāng)初,便主動進(jìn)宮面圣請罪。宋太宗隨口說道:“兩位愛卿,不必緊張。昨晚朕也喝醉了。所以,你們說的這件事真的有嗎?反正,朕已經(jīng)不記得了。”

  【遼朝】

  第九位:遼興宗耶律宗真

  入選理由:喝醉就罵人

  遼興宗耶律宗真是個酒鬼,時常溜出皇宮,跑到大街上的酒館里喝酒,喝著喝著,便開始污言穢語,儼然一副市井混混兒的嘴臉。到后來,再說起此事時,他還引以為豪,說這樣可以彰顯自己草原大可汗的風(fēng)范。

  【元朝】

  第十位:元武宗海山

  入選理由:想酒就流哈喇子

  元武宗嗜酒。勸諫武宗不要酗酒的臣子剛走,身邊的佞臣便又拿出一壇酒。元武宗揮了揮手說:“拿走,拿走,別讓朕看見這東西。你們自己找個旮旯喝去,別來饞我。再饞我,我的哈喇子都要流出來了。”

【中國古代歷史上10大酒鬼皇帝】相關(guān)文章:

乾隆皇帝與茶09-05

中國古代詩歌分類09-10

中國古代的后宮品級09-19

中國古代禮儀常識10-11

乾隆皇帝的飲茶之道05-03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表09-18

中國古代文學(xué)之最10-02

中國古代服裝的設(shè)計特點(diǎn)08-18

中國古代的翻譯人員08-16

中國古代科技史常識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