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時間:2024-10-11 08:42:53 辦稅指南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受雇有關(guān)的其它所得。

  工資薪金,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扣除標(biāo)準(zhǔn)后的余額為應(yīng)納稅所得額(從2011年9月1日起,起征點為3500元)。適用七級超額累進稅率(3%至45%)計繳個人所得稅。

  三險一金是指社會保險、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應(yīng)納稅額=應(yīng)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shù)

級數(shù)        


       

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        


       

(%)        


       

扣除數(shù)        


       

1        


       

不超過1500元的        


       

不超過1455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超過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①表中所列含稅級距、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guī)定減除有關(guān)費用后的所得額。②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fù)擔(dān)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例:王某當(dāng)月取得工資收入9400元,當(dāng)月個人承擔(dān)住房公積金、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共計1000元,費用扣除額為3500元,則

  王某當(dāng)月應(yīng)納稅所得額=9400-1000-3500=4900元;

  應(yīng)納個人所得稅稅額=4900×20%-555=425元。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相關(guān)文章:

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29

最新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稅率表03-11

通過稅后工資薪金收入怎么計算個人所得稅03-27

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03-27

企業(yè)所得稅匯算清繳工資薪金06-19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及個人所得稅起征點03-20

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01-08

個人所得稅03-18

二手房交易稅費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03-28

應(yīng)納所得稅額的計算方法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