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淺談我國消費者的求償權及消費者權益受損賠償系統

時間:2024-05-23 03:36:1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談我國消費者的求償權及消費者權益受損賠償系統

    論文關鍵詞:消費者 求償權 權益保護
    論文摘要:
我國目前經濟高速發(fā)展、各種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各種法律法規(guī)對消費者這一弱勢群體的權益保護日益完善。我國消費者求償的現狀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當權益真正受到損害時,消費者求償權是消費者最有效的法律武器。  
  一、我國消費者求償權實現現狀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系統日益完善,消費者運用法律賦予的權利武器,進行自我保護的意識日益增強,消費者求償的范圍和要求也不斷擴大和提高。2009年《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消費者權益受損可要求10倍賠償,顯示了法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決心。盡管如此,我國消費者求償的現狀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一是許多消費者運用求償權保護自己權益的能力太低,缺乏有關求償的基本知識,包括保留有關證據,在有效時間內進行索賠,正確確定索賠對象,合理選擇索賠途徑,區(qū)分賠償責任等;二是當權利運用成本大于損失成本時,很多消費者就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權利,從而很大程度上滋長了經營者的違法行為;三是消費監(jiān)管措施有待加強以及消費者保護執(zhí)法工作效率一般等等諸多問題。
  二、消費者的求償權
  消費者權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等一系列消費過程中應當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得到的利益。消費者權利和消費者利益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約的。為了全面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我國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享有求償權、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結社權、獲得有關知識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jiān)督權等九大權利。其中,求償權則是賦予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因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力。《消法》第11條規(guī)定:“消費者因購買商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求償權是消費者其它權利受損時所享有的權利,是保護消費者其它權利實現,保護消費者利益的法律保障。
  我國法律規(guī)定消費者權益受損解決方式和途徑包括:與經營部門協調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多種形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在求償過程中造成對消費者的損害,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實現。
  當權益真正受到損害時,消費者面臨著求償難、求償成本過高等諸多問題。社會現實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有關行政部門的執(zhí)法效果不十分到位、執(zhí)法工作效率不高的情況經常存在,許多消費者對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維權并不抱有希望。可以說,保護消費者權益最有力的手段是求償權,它是消費者權益保護中最后采用的法律措施,直接影響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效果,使所受損害獲得彌補。消費者的索賠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生產經營進行檢查監(jiān)督的過程,對經營者有制約的影響。對違法經營者進行制裁,使損害消費者利益的經營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于企業(yè)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服務水平,從根本上保證消費者利益的實現是有利的。
  三、我國現存消費者求償系統
 。ㄒ唬┫M者求償所依據的法律
  首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了消費者保護的一系列根本問題.包括消費者保護的宗旨、原則、消費者的權利、經營者的義務、國家機關的職責、消費者組織議的解決、索賠對象的確定、法律責任等!断M者權益法》是我國消費者運用求償權的基本法律依據,在整個法律規(guī)范系統中處于中心地位。
  其次,某一領域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是消費者在某一領域進行索賠的主要法律依據,主要包括:(l)保護消費者安全的法律規(guī)范。如《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化妝品衛(wèi)生管理條例》、《醫(yī)療事故處理辦法》、《環(huán)境保護法》、《機動車輛安全管理》等。(2)維護交易公平的法律規(guī)范,包括《反不正當競爭法》、《價格法》、《計量法》,《經濟合同法》等。(3)關于商品服務質量保障的法律規(guī)范,包括《產品質量法》、(標準化法》、《商檢法》、(旅行社管理暫行條例》等。(4)關于商品服務標示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廣告法》、《商標法》和其它各種商品、服務標示方面的標準和規(guī)定等。
  除此之外,消費者運用求償權的過程中會涉及到的其它一些法律制度,主要包括《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行政法》、《仲裁法》等。
 。ǘ┣髢敊嘀黧w
  求償主體為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的消費者或人身財產遭受損害的其他主體;賠償責任主體為生產、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的經營者。其中,享有求償權的主體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商品的購買者;商品的使用者;服務的接受者;第三人。第三人是指除商品的購買者、使用者或者服務的接受者之外的,因為偶然原因而在事故現場受到損害的其他人。
 。ㄈ┫M者求償的對象
  消費者求償的對象是在消費領域造成消費者權益受損的經營者,包括生產者、銷售者、提供服務者、廣告經營者、柜臺租賃者、各種會議承辦者等,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一旦受到損害,可以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5、36、37、38以及39條來確定求償對象:(l)直接向銷售商品的經營者要求賠償。(2)在銷售者或者生產者之間任選一方進行索賠。(3)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提供服務者要求賠償。(4)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因原企業(yè)分立、合并的,可以向變更后承受其權力義務的企業(yè)要求賠償。(5)使用他人營業(yè)執(zhí)照的違法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消費者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營業(yè)執(zhí)照持有人要求賠償。(6)消費者在展銷會、租賃柜臺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展銷會結束或者柜臺租賃期滿后,也可以向展銷會的舉辦者、柜臺出租者要求賠償。(7)消費者因經營利用虛假廣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向經營者要求索賠。如果廣告的經營者不能提供商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的,消費者也可以向廣告的經營者要求索賠。
 。ㄋ模┣髢敊喾秶拇_定
  受損消費者進行索賠的范圍主要包括其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個方面的損害。人身權的損失包括消費者生命健康權的損害和消費者的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乃至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所受到的侵害兩個方面。財產權的損害包括消費者購買使用的商品本身和與之相關的財產的直接損失,還包括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造成生命健康損害的財產支出以及消費者因人身、財產受到損害而損失的可能得到的利益。即消費者求償權的范圍包括對消費者直接損失的求償和對其間接損失的求償兩個方面。
  此外,以下情況也可以請求賠償:耽誤使用的;支付了費用,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服務,可以得到損失賠償;延時服務可索賠,對延時服務的索賠可分為兩種:一是事后索賠;一是事中索賠。
 。ㄎ澹┣髢敊嘈惺狗绞
  求償權行使方式主要包括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等五種方法。這五種方法各有特點,適合不同的情況,消費者在選擇采用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五種方法的特點,來作出最佳的選擇。而且需注意的是這五種方法之間不存在固定的先后次序,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其中一種、兩種或多種方法來進行索賠。
  隨著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建成,我國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越來越全面。但我國消費者求償的現狀十分復雜,被關注的問題大多集中在我國對消費者獲得賠償金額相對偏低、缺少商品召回制度等。盡快在我國的法律系統中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懲罰性賠償制度有著重大和積極的作用。
  注釋:
  [1]劉小樂、陳懿:《論求償權》,《重慶商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56

【淺談我國消費者的求償權及消費者權益受損賠償系統】相關文章:

論文范本之我國銀行卡消費者權益的特征分析11-19

我國網絡交易中消費者權益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淺析論文12-23

旅游消費者權益民法保護分析11-15

消費者安全保障權研究提綱11-22

試析旅游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12-11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研究03-23

對我國保險代位求償制度的若干思考12-11

探討電子商務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理由03-29

淺談房地產營銷策略對消費者的影響11-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