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學生音樂實踐\巧設課堂音樂活動
新課改的實施,給我們中小學音樂教學帶來了新的春天。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探究——實驗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fā)展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音樂,開拓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借助新課程的理念,我在課堂音樂活動教學中,進行了學生音樂實踐的探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知識技能化大為小、化難為易,面向全體
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是音樂教學改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教學實踐中,要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包含學生個人能力、思維、素質等方面的差異,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如:八年級的音樂活動《快樂的樂手》這一單元,教學活動分三步:第一部分“更上一層樓”是復習七年級下冊樂曲,但增加了吐音技巧和單音復音的伴奏。第二部分“讓我來視奏”,是學習豎笛單吐音連奏法和加強視奏能力的培養(yǎng)。第三部分“快樂的樂手”則提高了樂曲的難度,填入二聲部和打擊樂伴奏,培養(yǎng)學生對多聲部音樂的視、聽、奏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多聲部節(jié)奏練習,面對密密麻麻的節(jié)奏,學生噓聲四起,這在我意料當中,因此,我在這一內容的設計上做了努力。首先在分聲部節(jié)奏練習時,有意將難度較大的聲部分給平時節(jié)奏感較強的學生,難度較小的聲部交給節(jié)奏感較弱的學生,其目的是既讓后一部分學生樹立自信心,又能控制時間分配的均衡,為下一步的練習提供時間保證。當學生合作成了三聲部音樂作品《小步舞曲》、《四季歌》后,我并沒有就此結束,在給節(jié)奏感強的學生表揚的同時,對節(jié)奏感弱的學生的表現(xiàn)也給予肯定和鼓勵。為了給每個學生提供同等的學習機會,我采取交換聲部練習的做法,由于后一部分學生的難度不斷加大,我又采用了化大為小,化難為易的原則,就是讓學生分樂句進行練習,難度較大的聲部還分小節(jié)練習,直到合作成功為止。當他們完成了難度較大的那一聲部時,同學們的掌聲讓他們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教學內容綜合,淡化學科界限
加強課程內容的綜合性,淡化學科界限。其目的是通過增進學科之間知識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參與、感受、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擴展學生的藝術視野。比如運用各種運用記號畫‘小鳥’。這屬于音樂活動知識復習的內容,為了達到復習鞏固的預期效果,我教學時運用了(1)、引言設懸念。在引入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在一分鐘內在腦海中勾勒小鳥的形象,然后告訴他們這節(jié)課將運用音樂符號競賽畫“小鳥”的形象,并且要求要各組員間共同協(xié)作在五分鐘內完成;(2)、講述繪畫要求、并提供相應音樂知識掛圖,讓學生上黑板上畫,而且運用各種音樂記號來完成,以組為單位,每人畫一個記號,并說出名稱及作用,如有誤,由本組人員糾正,看哪組合作得好。(3)、體驗合作精神。學生在一片加油聲中結束繪畫游戲,再通過小組討論,由學生代表隊各組畫的‘鳥’做出點評,主要指各種音樂記號書寫是否規(guī)范,其次是‘鳥’的神態(tài)等。(4)、拓展知識空間,讓學生思考除了已用的音樂記號,還可以哪些記號畫‘鳥’或畫其它動物。(5)、發(fā)展想象思維。根據(jù)以上問題讓學生列舉并作展示。再如:在讓學生感受、鑒賞《音樂與意境、音樂與繪畫》這一知識領域時,我再次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在古曲《夕陽蕭鼓》音樂背景中結合聽覺進行“‘山水畫’速寫”,除此之外,我還給學生聽不同形式的音樂旋律,想象并說出一個比較接近的畫面,或者給學生幾幅畫面,鼓勵他們列舉出能表現(xiàn)圖意的歌曲,越多越好。這種方法不但加深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學科間的融會貫通,也淡化了學科界限,提高了學生對藝術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3.教學過程引導探究,激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領域在中學的音樂活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是難度較大的內容之一。如果在活動前有一個比較合理的活動方案,不但可以克服困難,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我將自制的教具“音樂蘋果樹“掛在黑板上,立即引來學生的好奇;抓住學生的心理我在上《陽春三月》、《聲音的表現(xiàn)》等教學單元時,通過圖、文并茂引導學生大膽應用人聲、碰鈴、三角鐵以及吹紙、揉紙團等聲音表現(xiàn)“風”聲、“雨”聲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通過師生對聲音材料的加工,創(chuàng)造新的音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潛能,也讓他們體驗到了創(chuàng)造表演的快樂。在進行“火車開了”、“輕舟蕩漾”等節(jié)奏創(chuàng)作練習時,讓學生在“蘋果樹”上任意選擇節(jié)奏型看誰創(chuàng)作又快又通順。抽查學生習作時,由本人畫拍進行節(jié)奏模擬,同學邊聽邊思考,創(chuàng)作好在哪里,不足有哪些,該如何修改。我把學生修改的內容一一寫在黑板上,全體同學再進行練習,最后選出大家比較滿意的節(jié)奏配上旋律、集體進行視唱、(奏)。學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我認為,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是關鍵。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賦予每位音樂教師五彩繽紛的教學舞臺,我們音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開拓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才能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我們也只有不斷地加強業(yè)務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音樂教學。
【注重學生音樂實踐\巧設課堂音樂活動】相關文章:
課堂細節(jié)巧設計03-30
巧設情景 建立快樂課堂12-11
巧設課堂情境 激發(fā)學習興趣03-28
淺析通俗音樂在音樂課堂中的教學12-11
如何把握音樂課堂的音樂性03-25
讓流行音樂在音樂課堂中響起11-16
讓流行音樂走進中學音樂課堂論文11-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