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手法奇絕 寄托深遠(yuǎn)-柳宗元《江雪》別解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于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lián)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他在任所名為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quán)而受地方官員監(jiān)視的“罪犯”。官署里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里安身。于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名詩。這首詩之所以有名,是它具有高超的藝術(shù)。僅僅二十字,便勾勒出一幅精彩絕倫的圖畫,作者復(fù)雜曲折的思想感情深深包含其中,的確堪稱“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保ㄋ巍っ穲虺迹┑牵@首詩是不符合生活真實的。試看:千山萬徑,白雪茫茫,飛鳥絕跡,行人無蹤;如此天寒地凍,令人望之而心驚,哪里還有什么垂釣的漁翁呢?青壯年恐怕都不耐其寒,何況還是一個“翁”。雖然,南方的江水冬天不結(jié)冰,但在這種情況下,照樣會“凍的個寒江上魚沉雁杳”。(明·王磐)況且,以打漁為生的人,最講究捕魚的季節(jié)性,冬天魚不好動(在攝氏零度時呈休眠狀態(tài)),其腹不饑,懶于進(jìn)食(南方的魚性如此),根本就不是垂釣的好機(jī)會,在冰封雪壓的時候,那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這首詩雖不符合生活的真實,卻符合藝術(shù)的真實。詩歌是文學(xué)作品,允許藝術(shù)創(chuàng)造,決不是現(xiàn)實生活的翻版。它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用典型化的方法,把不同時間和地點的景物,拼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完整的詩的意境,以寄寓作者的思想。被稱為“詩佛”的王維,在作畫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創(chuàng)作出一幅含意深刻的《雪中芭蕉圖》(原名《袁安臥雪圖》),但其拼湊痕跡明明白白,一見便知。而柳宗元這首《江雪》詩,卻是巧奪天工,照樣是拼湊,卻不露絲毫痕跡。那么,詩人又是怎樣拼湊的呢?首先,還得了解柳宗元的住處:“寺之居,于是州為高。西序(東西墻謂之序)之西,屬(連接)當(dāng)大江之流;江之外,山谷林麓甚眾。于是鑿西墉(高墻)以為戶,戶之外為軒(長廊),以臨群木之杪(樹枝末端),無所不矚(注視)焉!保谠队乐蔟埮d寺西軒記》)從柳宗元對住處的描述可知,他“無所不矚”之景,無疑就是雪后的詩中之景。然后,我們再來試想:詩人于當(dāng)年冬天到達(dá)永州之后,心情悵惘,思緒萬千,人地兩生,四顧茫然。實是親朋無一字,形影吊寒溫。雖時過境遷,亦不能忘其恨。一天,寒風(fēng)微動,大雪飛揚(yáng)。詩人起坐無聊,出戶立軒遠(yuǎn)眺。只見天地一色,茫茫無際。遠(yuǎn)處的山嶺,參差錯落,猶如玉砌銀堆。再看那江上,水波不動,寒流無聲,仿若素娟撕開偌大的裂口。在水灣深處,幾株古樹下面,系著一葉扁舟。又四下一瞧,沒有一個行人,也沒有一只飛鳥,只有詩人孑然而立。如果沒有雪景,詩人就不會聯(lián)想到冷峻嚴(yán)酷的政治處境;如果沒有孤舟,詩人就不會聯(lián)想到漁翁。本來,披蓑戴笠的漁翁,是微風(fēng)細(xì)雨時的裝著。詩人為了既要寫出冷酷無情的現(xiàn)實,又要寫出自己孤芳自賞、頂天立地的個性。于是,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把一個平常的漁翁搬上船來。一幅極妙的大雪垂釣圖便躍然紙上。我們說他巧,究竟巧在什么地方?不妨先來看這漁翁。孤舟垂釣,常常有之,只是那蓑衣和斗笠,是做來遮蔽風(fēng)雨的,當(dāng)然也可以蔽雪。正因為這一點,擾亂了我們的視線。沒有生活經(jīng)驗,實難明辨。這就是天然之巧。再看他的手法,不能不令人傾倒。作絕詩,若按常規(guī),四句分別各司“起、承、轉(zhuǎn)、合”之責(zé),但詩人沒有因循舊章。一開始,采用相對句式,取消第二句的承接作用,以極大限度增強(qiáng)環(huán)境氣氛。下筆便是千山萬徑,鳥絕人滅,令人琢磨不透。是天要垮了?還是地要陷了?不免使人提心吊膽,嚇得汗不敢出,逼得你要去探個究竟。第三句筆鋒一轉(zhuǎn),道出“孤舟蓑笠翁”。哎呀!簡直使人喘不過氣來。心神還未定,又逼你去關(guān)心漁翁怎么樣了。漁翁究竟怎么樣了呢?不慌不忙,寫出四個字:“獨釣寒江”。把承接的位子搬到這里,頻頻道來,使人不禁失聲贊嘆,這漁翁真了不起!人都嚇得要死了,他還冷靜沉著,孤舟垂釣。一個高大的形象栩栩如生。鬧了半天,究竟是怎么回事呀!用了一個“雪”字,雖與“獨釣寒江”連成一句,實是獨立成章,不但承擔(dān)了合的作用,而且一掃讀者驚惶之態(tài)。確實堪稱畫龍點睛,這是藝術(shù)之巧。難怪前人毫不吝嗇地說:“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首之外,極少佳者。”(宋·范晞文)這首詩的語言,平平淡淡,毫無雕琢,信手拈來,豈不知這才是文章高手,字字奇特。正如王荊公所言:“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如果沒有艱苦的語言錘煉,是無法達(dá)到這種返樸歸真的境界的。卓正昌論文出處(作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辨疑
淺談文學(xué)鑒賞中的知人論世
【手法奇絕 寄托深遠(yuǎn)-柳宗元《江雪》別解】相關(guān)文章:
賈誼賦的文學(xué)地位及其深遠(yuǎn)影響03-14
企業(yè)虛增利潤的手法及審計03-22
簡析左拉《娜娜》的諷刺手法03-14
試析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03-17
《恒先》易解(上)03-06
巴蜀園林藝術(shù)手法探索論文11-12
商標(biāo)異議制度十解03-28
《都柏林人》的“頓悟”手法解讀12-05
寫意的手法流動的布景藝術(shù)論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