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近幾年新入學的大學生中個人擁有計算機的比例大幅提高,使得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不感興趣,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作為各個高職院校所有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對今后的其它計算機課程教學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針對如何提高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方法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促進高職高專院!队嬎銠C應用基礎》教學躍上新臺階,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都將其設為各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程。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要求充分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應通過對教學內容的研究實現(xiàn)教育與科研的有效結合。同時,要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體現(xiàn)當前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形勢,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計算機信息作用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處理和利用能力。在教學模式和方法上,應通過對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的設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體會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近幾年新入學的大學生中個人擁有計算機的比例大幅提高,使得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不感興趣,甚至要求免修。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應該采取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來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普及,計算機的應用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因此,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現(xiàn)在各大高職院校的必修課程。開設該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計算機文化素質,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把計算機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應用到各自的專業(yè)中,使學生成為生產(chǎn)、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那么,如何改革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的教學、達到較好的效果呢?筆者做出以下分析和建議: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教育面臨的問題
1.學生層次差異大,影響教學效果
剛入校的學生所具備的計算機知識差異大,來自城市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已經(jīng)非常熟練,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偏遠地區(qū)學生對計算機一無所知,也存在部分學生學過一點但不熟。把這些學生放在同一班級,對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帶來了困難,容易造成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喪失學習積極性;基礎差的同學又感覺學習吃力,喪失學習興趣,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教學方式單調,教學效率低下,效果不好
雖然現(xiàn)在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仍是以教師為中心,更多的只是注重教的過程,學生仍然是被動地聽、看,而忽略了學生學的過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甚至被壓抑。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所產(chǎn)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
3.實驗和教學不能配合緊密,教學效果難盡人意
在實際教學中,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有些教師和學生都不同程度的有著重理論教學,輕視實驗教學的傾向,理論和實踐不能同步進行,結果造成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積極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根據(jù)高職院校辦學的特點,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促進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機知識,是高職高專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就本門課程的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教學方法上應該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1.針對教育差異,因材施教
針對新生入學時計算機的基礎不同,教學中可采取分層次教學。具體做法是:新生人學時,先進行計算機水平的摸底調查,根據(jù)調查結果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分成不同層次的教學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需要,避免教師在同一個班教學中難于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的局面;針對不同專業(yè),適當開設相關計算機選修課。以滿足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2.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注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所教學科,堅持貫徹“教書育人”的方針,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如在powerpoint教學中,我們可以先給學生展示做好的演示文稿,然后問學生“你們知道是怎樣制作出來嗎?”這樣啟發(fā)討論,活躍氣氛,順勢引入教學內容。在Word排版學習中,拿一些不同樣式的報刊,先讓學生觀察并思考這些不同的報刊不同的格式是如何利用Word軟件制作出來的,再讓學生自己下載資料,搜索圖片,發(fā)揮想象,制作出一個內容豐富的主題版面。
3.注重上機實習,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計算機應用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實踐教學是計算機課程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機實習的目的就在于加強對課本知識的理解,通過學生親自感受、體驗,培養(yǎng)學生掌握科學的實驗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實驗課比理論課更為重要。在安排理論和實驗課時時,最好一堂理論一堂實驗,使理論和實踐同步進行。
每次上機,教師要首先布置好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要求和步驟,下課前要求學生上交本次實驗結果,并以此作為平時成績,這樣讓學生有章可循,就不會無所事事了。另外,在學生操作過程,由于高職院校,學生自制能力差,素質參差不齊,實驗課中玩游戲、隨意缺課現(xiàn)象比較嚴重,教師要時刻巡邏、輔導,制止玩游戲現(xiàn)象,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所在,給予正確引導。
綜上所述,《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綜合的計算機入門課程,但同時又是一門內容不斷更新的課程,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新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活學活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日后步入社會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將計算機基礎教學扎扎實實地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徐振華.淺談微機實驗課教學質量的提高[M].科技信息,2006.
[2]李順娟.《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探索.北京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8,(11)
[3]孫霞.高職高專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體系改革初探[J].計算機時代,2005,(11)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09-13
淺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新08-23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10-15
淺談中職衛(wèi)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07-20
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07-03
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探討09-07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分析05-24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實踐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