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游戲的社會工作學專業(yè)教育作用及運用策略論文

時間:2024-07-20 00:12:01 教育畢業(yè)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游戲的社會工作學專業(yè)教育作用及運用策略論文

  摘要:游戲在社會工作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工作專業(yè)價值觀、深化理解社會工作專業(yè)理論知識、提升專業(yè)能力、感悟人生哲理、增強群體凝聚力以及提高專業(yè)認同感。教育者藝術性地運用游戲教學的策略包括:要澄清認識誤區(qū),樹立科學的游戲教育觀;注重任課教師角色的多重性;恰當選擇游戲教學的時機;合理并適度運用游戲教學;立足社會工作教育目標,升華游戲目的。

游戲的社會工作學專業(yè)教育作用及運用策略論文

  關鍵詞:游戲;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專業(yè)認同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3-0027-03

  在許多學校的專業(yè)教育過程中,游戲逐漸成為日常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學術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游戲與教育的話題。但總體上看,探討游戲與專業(yè)教育之間的關系,以及游戲在專業(y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及其應用,總體而言還處于初步探討階段,學術界所發(fā)表的理論成果,也還處于比較不系統(tǒng)、碎片化的狀態(tài)。筆者認為在社會工作教育領域,應該更加關注和珍視游戲在專業(yè)教育中的積極價值和科學運用。

  一、游戲的本質特點

  胡伊津哈作為荷蘭的著名學者,對游戲含義的解釋極具影響力。他認為:游戲是一種自愿的活動或消遣,這種活動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時空范圍內進行的;其規(guī)則是游戲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絕對的約束力,游戲以自身為目的而又伴著一種緊張、愉悅的情感,以及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識;游戲是這樣一種活動,它行進在某種時空限度之內,有一可見的秩序,遵守自愿接受的規(guī)則,必須在生活或物質有用性的領域之外。游戲的本質特點是:第一,自由平等性。自由不僅是人們在某種條件下所處的狀態(tài),也是對現(xiàn)實活動所采取的一種自主、自覺、自愿的行為。因此游戲的自由品質指的是游戲者在游戲中自主思考、采取行動并伴隨著一種精神超脫的情感狀態(tài)。游戲的自由性表現(xiàn)在游戲者對游戲活動的自主自覺行動上。游戲者自主選擇游戲主題與內容,自愿接受并更改游戲的規(guī)則,并對游戲的后果自主承擔責任。游戲的平等性表現(xiàn)為游戲參與者擁有同等的地位和同等的獲勝機會!坝螒蛎媲,人人平等”,游戲沒有特權,而是將不同種族、性別、年齡的人聚集在一起,令他們擁有一種共同的經驗。第二,運動實踐性。游戲是一種運動者的活動。游戲者通過身體、心靈和大腦的運動來促成整個游戲的完成。我們可以看到游戲中的兒童不斷追逐打鬧喊叫,象棋選手通過不斷地大腦思考來競爭比賽。游戲中的人們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工,每個游戲者按照各自的角色來做不同的事情,這可以是組織,可以是演說,可以是分享,可以是協(xié)調等!白觥笔怯螒蛸囈酝瓿傻倪\用實踐元素。第三,虛擬性。胡伊津哈認為游戲不是“日常的”或“真實的”生活,游戲只是假裝的,游戲者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不同于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虛擬環(huán)境,從而很容易進入到游戲狀態(tài)和游戲世界。第四,體驗性。游戲的體驗性主要指的是游戲主體融入游戲情境中,通過對游戲活動進行感知以及對感知的處理而產生積極的主觀感受和情感體驗;游戲者不是作為旁觀者,而是完全隨心于游戲世界中,在這樣一個情境中,游戲者獲得豐富的感知體驗,并將之處理,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

  二、游戲的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作用

  首先,游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工作專業(yè)價值觀。社會工作是一個蘊含著高度人文關懷本質的專業(yè),具有強烈價值涉入的性質。在社會工作的知識、價值和技術構成的“金三角”中,價值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和靈魂,因此,專業(yè)價值觀的養(yǎng)成對于培養(yǎng)社會工作學生專業(yè)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在角色扮演、小組活動等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方式,有助于社會工作學生在互動中認同社會工作價值觀,意識到尊重、傾聽、接納等的重要性,因為游戲的本質特點之一就是追求自由平等,相信個體的價值和尊嚴。在游戲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最大程度上體驗被關愛、被接納、被相信的感受,并內化這種信念和價值觀。

  其次,游戲有助于學生理解社會工作專業(yè)理論知識。對社會工作專業(yè)而言,理論對專業(yè)人員的工作理念和實踐方法具有重要影響。理論的建設和發(fā)展將促進實踐的發(fā)展,同時,只有在理論的指導下,才能更好地開展專業(yè)實踐,確保社會工作的方向。但是,理論本身是抽象的知識,對于學習者來說又是十分枯燥的。適當選擇一些游戲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社會工作專業(yè)的抽象理論。

  第三,游戲有助于學生掌握社會工作專業(yè)技能方法。從社會工作方法的理論分類來說,社會工作方法分為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qū)工作和社會工作行政等。而具體到社會工作每一個工作方法的實踐中,都包括基本的詢問技巧、溝通技能、組織技能、計劃技能、評估需求技能和社會交往技能等。教學實踐中學生們普遍認為,在參與游戲以及組織游戲過程中,能夠提高自己的分析探討問題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競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反應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領導能力、表達能力、控制場面能力、果斷決策的能力,以及學習到準備組織游戲的技巧和方法等。

  第四,游戲有助于社會工作學生感悟人生意義和哲理。人們常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說的就是游戲與人生的關系。社會工作者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不斷拷問并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價值,然后才能給予服務對象正面的引導。同時,社會工作是一門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職業(yè),這要求社會工作者必須懂得如何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良好的做人素質和原則才能打動案主的心,在其引導之下,慢慢作出改變。有研究者通過在課堂組織小組游戲,寫了《小組游戲,感悟人生》一文,文中指出,通過小組游戲,我們對于人性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中我們可以體悟,任何事情,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簡單,只是我們用一種很簡單的眼光去看待。我們要了解一個人,就應該把他放到集體中,讓他在學會獨自生存的同時學會集體生活,這對于我們構建一個大團體、一個和諧的社會有很現(xiàn)實的意義。

  第五,游戲有助于增強社會工作的群體凝聚力,提高專業(yè)認同感。眾所周知,我國的社會工作職業(yè)以及專業(yè)教育仍然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受到各種外在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和教育內部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社會工作專業(yè)的學生對所學專業(yè)認同感比較低。許多學校的實踐證明,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以及隨后的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借助游戲的形式能夠很快地發(fā)生積極的變化,比如在游戲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接納、認可和尊重,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強了感情交流,有助于增強群體凝聚力。對此,有學者就認為,游戲當中可以增加組員身體的開放度,身體的開放也會促進組員心靈的開放,釋放自己的內心情感從而相互接納包容,增加凝聚力。而班聚力的增強,則有助于學生逐漸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提高對專業(yè)的認同感。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切身體會到,通過游戲手段能夠迅速拉近師生間的心理和情感的距離,游戲中如此這般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促進師生關系密切化和感情的深度融合,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對一些專業(yè)任課老師發(fā)自內心的喜愛乃至高度認可,進而能夠極大地促進社會工作群體凝集力的發(fā)展以及專業(yè)認同感的提升。endprint

  三、游戲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如上所述,游戲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把握不好,游戲教學也會出現(xiàn)諸如游戲依賴、游戲墮怠、價值誤讀、主體錯位、意義缺失等問題。由此就需要教育者藝術性地把握游戲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以使得游戲教學獲得應有的成效。

  首先,要澄清認識誤區(qū),樹立科學的游戲教育觀。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人們往往有這樣一種認識上的誤區(qū),即大學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很嚴肅的場所,怎么能將類似于兒童游戲的東西搬進大學的課堂上呢?所謂游戲不就是兒戲嗎?這僅僅適合于幼兒園和小學生等小朋友玩的把戲,高等學校的課堂上不適合再玩游戲,因為游戲很不嚴肅等。面對這樣的認識誤區(qū),首先作為社會工作專業(yè)的老師自己要有清醒的認識,作為教育者這個行動主體,需要充分發(fā)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以自由、靈活、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現(xiàn)實中的許多挑戰(zhàn)。要認識到,作為追求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教學活動,不應該是僵化的程序和方法,也絕不能僅僅追求所謂“高效率”的那種形式化或“麥當勞化”的教授樣式,而更應該是靈活、變通、開放、自由、多元、創(chuàng)新的活動過程。我們認為游戲教學恰恰可以發(fā)揮這些功能,它能夠使大學的課堂教學充滿生機活力,在游戲教學的進程中,使得學生和教師這些參與者的生命躍動起來,在活潑、灑脫中不失嚴肅、認真、專注和投入。正如伽達默爾所說:“游戲與嚴肅有本質上的聯(lián)系,不僅是因為在游戲活動中游戲具有目的,更重要的原因是,游戲活動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特的、甚而是神圣的嚴肅”。

  其次,要注重任課教師角色的多重性。運用游戲開展社會工作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對于任課老師來說也有很多挑戰(zhàn),游戲教學不僅像傳統(tǒng)教學那樣,任課老師課前必須要精心準備以及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而且還要根據教學中所要運用的游戲,做好組織游戲活動的許多工作,比如開展游戲時所需要的場地、道具,還有學生的生理、心理的能量調動,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等,同時任課教師自己還要準備好隨時在游戲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還要進行示范表演等。因此,專業(yè)課堂中的游戲教學,不僅沒有降低對任課教師的要求,反而增加了任課老師的許多工作量,也帶來了實際教學中的許多變數,這些都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以及在活動過程中要具備極強的應變能力?梢赃@么說,游戲教學中的教師,既是游戲中角色的扮演者,又是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還是游戲的帶動者、鼓勵者、督促者、引導者、示范者、點評者等。

  第三,要恰當選擇游戲教學的時機。游戲因時機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游戲時機的選擇要注重靈活可變性,比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適時選擇運用游戲;也可視課堂教學的現(xiàn)場狀態(tài)隨即選用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游戲等?傊螒蚪虒W時機的把握有很多講究,看環(huán)境氛圍、看教學內容和目的、看學生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等,不一而足,教師應該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地執(zhí)行原有的教學計劃。

  第四,要合理并適度運用游戲教學。首先,合理選擇游戲的標準,要注重考慮教學目標和內容、教學對象群體的合理需求。社會工作的游戲教學必須緊緊圍繞專業(yè)價值觀的塑造、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專業(yè)能力的提升等考慮合適的游戲;同時,作為大學生,畢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游戲的選擇也要能體現(xiàn)大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知識人群的具體情況。其次,游戲運用要適可而止。游戲教學讓學生在愉悅的過程中追求理性,內化社會工作價值觀、理論和方法,有助于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學效果,但是不能因為其好處多多而過度運用,否則容易產生游戲疲憊。比如有研究就指出,“角色扮演”等游戲教學法在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使用,不宜使用太多,否則會使學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角色扮演上,從而減少了學習理論的熱情。

  第五,要立足社會工作教育目標,升華游戲目的。游戲不能僅僅為了游戲而游戲。社會工作游戲中都蘊含著一定的社會工作價值觀、知識和方法技能,游戲教學運用得當才能使一個小小的游戲起到以小見大的作用。作為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生,對于游戲背后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運用游戲開展教學活動時,不可忘卻了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的目標,要適時引導學生在游戲中不斷地回歸這一目標,進而升華游戲目的。

  參考文獻:

  [1][荷]約翰·胡伊津哈.游戲的人:文化中游戲成分的研究[M].河道寬,譯.廣州:花城出版社,2007:中譯者序7-8;29-46.

  [2]候會美.游戲精神關照下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D].曲阜師范大學,2004:17.

  [3]董蟲草.胡伊青加的游戲理論[J].浙江大學學報,2005,(5):50.

  [4]尹保華.高度人文關懷:社會工作的本質新釋[J].學海,2009,(4):135.

  [5]阮新邦.強烈價值介入論視野下的社會工作實踐[J].社會理論學報,2003,(2):203.

  [6]夏學鑾.社會工作的三維性質[J].北京大學學報,2000,(1):144.

  [7]北雁.小組游戲感悟人生[J].社會工作(實務版),2007,(12):50.

  [8]王廷堅,張陽陽.游戲讓心靈更靠近[J].社會工作(實務版),2011,(7):11.

  [9]尹保華,杜京帥.游戲在社會工作專業(yè)教育中的運用芻議[J].科技展望,2014,(24):245.

  [10]董志強.析伽達默爾的游戲觀——兼論游戲的本質[J].學術月刊,2002,(12):86.

  [11]周婷.體驗式學習視角下的社會工作教學過程——以“社會工作概論”課程研究為例[D].首都師范大學,2009:44.

【游戲的社會工作學專業(yè)教育作用及運用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鏡頭語言在電視新聞攝像中的作用及運用策略論文09-11

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論文07-02

大學體育專業(yè)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運用的論文10-11

試論游戲在幼兒成長的作用的教育論文08-11

音樂游戲在幼兒教育的作用論文10-06

運用藝術學原理談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06-24

游戲教育在幼兒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的論文10-04

小學數學“以學定教”策略研究論文10-18

工程項目運用信息管理的作用分析論文09-13

幼兒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運用論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