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古典舞參考文獻
中國古典舞從其源來說,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復蘇,是戲曲舞蹈的復蘇,是幾千年中國舞蹈傳統(tǒng)的復興。十分明顯,它的審美原則不是什么新發(fā)明,而是幾千年中華文化的流傳和延續(xù),是用一根長線從古串到今的,這些原則非但在戲曲中可見,在唐宋樂舞中,在漢魏“舞戲”中,甚至在商周禮樂中,都能見其蛛絲馬跡它的文化特征;就其流來講,它是在原生地上生成的一個嶄新的藝術(shù)品類,這是一個可以和芭蕾舞、現(xiàn)代舞相媲美的新的舞蹈種類,這個衍舞種是地道的中國貨。
中國古典舞參考文獻范本一:
1 高偉;雷娟;;淺談中國古典舞身韻課中“元素”教學的積極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5期
2 劉青弋;;關(guān)于中國古典舞的基本范疇與概念叢[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金浩;;論中國古典舞創(chuàng)作的“后身韻時段”[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4 季鷹;;對身韻教學在中國古典舞學科中功能與價值的再認識[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5 劉曼利;;從《扇舞丹青》看“舞蹈呼吸”[J];劇影月報;2006年04期
6 楊瑞燕;;對中國古典舞身韻基礎(chǔ)教學的探討[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年S1期
7 汪麗紅;;談中國古典舞的美學特征與基礎(chǔ)訓練[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任亦男;;古典舞教學中的表演素質(zhì)培養(yǎng)[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陳煜芳;;試談當前高校中的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J];文史博覽(理論);2007年03期
中國古典舞參考文獻范本二:
1.資華筠:《舞蹈生態(tài)學》,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12年版。
2.資華筠、王寧、資民筠、高春林:《舞蹈生態(tài)學導論》,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1年版。
3.葉寧:《舞論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版。
4.董錫玖:《敦煌舞蹈》,新疆攝影美術(shù)出版社1992年版。
5.董錫玖、劉俊驤:《中國舞蹈藝術(shù)史圖鑒》,湖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淵:《中國古典舞教學體系創(chuàng)建發(fā)展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7.王克芬、隆蔭培:《中國近現(xiàn)代當代舞蹈發(fā)展史(1846-1996)》,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版。
8.王克芬:《中國舞蹈發(fā)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王克芬:《中國舞蹈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版。
10.呂藝生:《舞蹈美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1.呂藝生:《舞蹈學導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12.馮雙白:《怎樣欣賞舞蹈》,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
13.馮雙白:《中國現(xiàn)當代舞蹈史》,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9年版。
14.馮雙白:《新中國舞蹈史》,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2年版。
15.馮雙白:《五代宋遼金夏舞蹈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6.馮雙白:《清代舞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7.唐滿城:《唐滿城舞蹈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93年版。
18.唐滿城、金浩:《中國古典舞身韻教學法》,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年版。
19.孫穎:《中國漢唐古典舞基訓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版。
20.孫穎:《中國漢代舞蹈概論》,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0年版。
21.高金榮:《敦煌舞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22.羅斌:《“和”:中國古典舞的內(nèi)在品格》,《中國藝術(shù)報》2006年11月27日。
23.于平編著:《中國舞蹈藝術(shù)》,人民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
24.于平:《舞蹈文化與審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5.于平:《舞蹈形態(tài)學》,北京舞蹈學院內(nèi)部教材,1998年。
26.袁禾:《中國舞蹈美學》,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7.袁禾:《中國舞蹈意象論》,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4年版。
28.劉建:《無聲的言說》,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9.劉建、田麗萍、田培培:《漢畫像舞蹈圖像的表達》,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
30.歐建平:《世界藝術(shù)史·舞蹈卷》,東方出版社2003年版。
31.歐建平:《舞蹈美學》,東方出版社1997年版。
32.杰伊·弗里曼著,歐建平、寧玲譯:《當代西方舞蹈美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版。
33.楊鷗:《舞蹈訓練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
34.江東:《印度舞蹈通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35.邵未秋:《中國古典舞袖舞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36.史敏:《敦煌舞蹈教程》,世界圖書出版社2011年版。
37.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泉州傳統(tǒng)戲曲叢書》,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版。
38.梅蘭芳紀念館編:《梅蘭芳表演藝術(shù)圖影》,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
39.彭吉象:《藝術(shù)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0.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shù)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年版。
41.葉朗:《美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2.約翰·馬丁著,歐建平譯:《舞蹈概論》,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4年版。
43.周憲:《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4.周育德:《中國戲曲文化》,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年版。
45.葛蘭言著,汪潤譯:《中國人的信仰》,哈爾濱出版社2012年版。
46.朱立人:《舞蹈美學》,洪葉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版。
47.林君桓:《當代舞蹈美學》,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48.于海燕:《東方舞苑花絮》,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
49.張均:《印度婆羅多舞蹈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版。
50.熊家泰:《中國古典舞基本訓練教材與教法》,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版。
51.王偉:《中國古典舞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2.資華筠:《話說中國舞蹈》,《光明日報》2009年12月17日。
53.江東:《婆羅多——印度古典舞的“王冠”》,《舞蹈》1998年第3期。
54.S.夏爾瑪:《印度音樂與舞蹈美學》,《舞蹈論叢》1985年第4期。
55.王克芬:《晚期敦煌壁畫舞蹈形象的參考和研究》,《文藝研究》1996年第2期。
56.金浩:《論唐滿城先生的舞蹈藝術(shù)思想》,《舞蹈研究》2004年第3期。
57.金浩:《舞蹈論語——唐滿城先生舞學思想實錄》,《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58.金浩:《春華秋實 滿城留香——追憶北京舞蹈學院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唐滿城教授》,《舞蹈》2004年第9期。
59.李婷:《中國古典舞“蘭花掌”的表現(xiàn)價值》,《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60.張浩:《論中國古典舞的當代審美取向》,《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61.于海燕:《印度舞手勢》,《舞蹈論叢》1982年第3期。
62.婆羅多著,黃寶生譯:《舞論》,《戲劇藝術(shù)》2002年第5期。
63.賀燕云:《對敦煌舞體系的認識》,《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64.廖奔:《東西方文化撞擊中的梅蘭芳》,《文藝研究》1995年第1期。
65.劉峻驤:《戲曲舞蹈的藝術(shù)特征與源流(上)》,《舞蹈藝術(shù)》1984年第8輯。
66.荀明俐:《文化模式理論的解釋力研究——讀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學術(shù)交流》2008年第9期。
67.明文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傳統(tǒng)舞蹈傳承研究——從自然形態(tài)到科學化之傳承》,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10年。
68.許銳:《傳承與變異 互動與創(chuàng)新——當代中國民族民間舞創(chuàng)作之審美流變與現(xiàn)時發(fā)展》,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69.金浩:《論中國古典舞當代性構(gòu)建與審美取向》,北京舞蹈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中國古典舞參考文獻】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典舞論文10-12
中國古典舞蹈教育體系發(fā)展10-26
中國古典舞蹈教育體系發(fā)展研究09-15
試論中國古典舞身韻的特征09-02
從身韻入手分析中國古典舞的特點06-22
淺談身韻在中國古典舞中的作用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