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中學生上網問題的發(fā)言稿

時間:2022-07-23 14:39:58 發(fā)言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中學生上網問題的發(fā)言稿

  一、解釋題目(問題的界定)

關于中學生上網問題的發(fā)言稿

  網絡育人,包括通過網絡途徑育人,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兩層意思。

  二、問題的提出

  在今年3月召開X會期間,溫總理來到新華網作客,在線回答了眾多網民的提問。從反腐倡廉,住房改革,醫(yī)療制度,農村養(yǎng)老,臺灣農產品賣難,中美關系,教育公平等諸多方面講述了我國政府在這些方面的設想。薄熙來書記也通過網絡回答人們的許多問題。從這里可以看出,網絡已經是現(xiàn)代社會重要而常態(tài)化的交往工具和交往方式。許多的道德問題在網絡世界突現(xiàn),如果忽視它,就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課題,就是問題,研究課題就是解決問題。

  比如我校的“南開貼吧”事件、6、2班在網絡交友的利與弊辯論會上提到的發(fā)生在同學身上的騙錢的網友、引誘上黃色網站的網友等。一個學生迷上網游,會帶動一批學生參與進去,如果我們不正視他,還是用常規(guī)的教育方法,自己不了解網絡,不去研究摸索更適合的教育方法,我們就會失去教育的機會。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網上家長會、網絡班會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一些沉迷網絡的孩子通過教育者網上網下的引導,回到現(xiàn)實世界,過上正常的學生生活。

  網絡改變了傳統(tǒng)的德育模式,它在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大教學容量的同時,也給學校德育帶來新問題。網絡活動的特點,使它有時候成為學生發(fā)泄心中不滿的場所,言語比較刻薄,在網上可以找到大量的支持者,從而產生一種錯誤的導向性。而它的開放性,又讓人們獲得了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但這份自由超出了人們的初衷,網絡自由導致了文明、責任感和誠信的流失。

  網絡是人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也是教育的手段與途徑,網絡德育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人的自主性、能動性的發(fā)揮。育德者必須由“教會順從”轉向“教會選擇”,在育人觀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努力創(chuàng)新和改進。我們要集合學校、家庭、社會之力,探索網絡育人的方法,讓真實社會與虛擬社會互動互補,找準學生中存在的網絡道德失范問題,開展研究,確保德育的實效性。

  三、問題的界定

  網絡: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tǒng)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而連接起來,且以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網絡協(xié)議、信息交換方式及網絡操作系統(tǒng)等)實現(xiàn)網絡資源共享的系統(tǒng)。

  育人:以“固本鑄魂”為主要育人內容,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愛國精神、網絡文明行為、誠信、責任感、規(guī)則意識、合作精神。

  機制:機制是使制度能夠正常運行并發(fā)揮預期功能的配套制度。它有兩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比較規(guī)范、穩(wěn)定、配套的制度體系;二是要有推動制度正常運行的“動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積極推動和監(jiān)督制度運行的組織和個體。

  長效機制:即能長期保證制度正常運行并發(fā)揮預期功能的制度體系。長效機制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它必須隨著時間、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豐富、發(fā)展和完善。

  四、研究目標

 。ㄒ唬┩ㄟ^研究,促使我校教育工作者改進德育方法,提高網絡育人的意識,提升網絡育人的能力。

 。ǘ┩ㄟ^研究,充分發(fā)揮網絡育人的功能,延展德育的廣度與深度,引導學生學會“慎獨”。

 。ㄈ┩ㄟ^研究,加強校園網絡德育資源的開發(fā),豐富網絡育人的內容和途徑。

  五、研究內容

 。ㄒ唬┥罨熬W絡育人”的理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慎獨的品質

  網絡的迅速發(fā)展,對社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學校德育工作更是受到這股迅猛浪潮的影響,這種影響有利有弊,喜憂參半。從有利的方面看,一是德育工作者獲取資料和信息的途徑更加便捷;二是德育工作的手段實現(xiàn)了根本性變革,交互性、針對性、時效性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改觀;三是網絡改變了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呼之欲出。如何引導孩子“慎獨”,才是潔凈網絡文明的根本所在,我們要在學習國內外先進做法的基礎上,探索出適合本區(qū)域的網絡育人的長效方法。

 。ǘ┘訌娦@網絡的建設和管理,確保學生安全上網

 。ㄈ┘訌娦@網絡德育資源的研究,豐富德育資源

  既然網絡有利有弊,我們就應避網絡其短,揚網絡之長。學校要充分挖掘網上德育資源,建立德育欄目,把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勞動和社會實踐、第二課堂活動、校園文化環(huán)境等德育途徑構成的德育體系和社會、家庭構成“三位一體”的德育資源共分享,形成一種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教育模式。例如我校已經使用了“校信通”這一家校網絡溝通平臺,通過短信,老師可以把學校的重要通知、學生的最新動態(tài)、以及老師的建議等借助網絡平臺快捷地發(fā)送給家長,家長們也可以通過短信與老師交流。通過學生手里的IC卡,班主任可以對學生的考勤、學習進行管理?傊靶P磐ā钡氖褂,豐富了網絡德育資源,架起了家校聯(lián)系的橋梁。此外,我們可以嘗試建立班級博客,QQ群,開展網上班會、網上家長會…..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家校之間的良好互動搭建平臺,更多的開發(fā)網絡育人的新途徑。

  (四)延伸學校對學生上網的管理,控制時間和空間

  六、研究對象:

  現(xiàn)一年級三班、二年級一班、四年級五班、五年級二班、六年級二班、六年級三班共計6個班,332人。

  七、研究隊伍

  顧 問: 郭澤仁

  組 長: 梁 燕

  副組長: 張 艷

  主研人員:汪熙琳 雷 頡 盧 綠 汪雪梅 袁 靜 李 嘉

  參研人員: 王 渝 周 嶷 汪 帆 羅 均 柏長佳

  八、預期成果

  1、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分析報告、實驗研究報告各一份;

  2、實驗過程的圖片、文字、音像資料;

  3、個案分析、實驗論文;

  4、制定《小學生文明上網行為規(guī)范》;開發(fā)校本教材;

  5、建立的班級博客、QQ群、校園網站成為孩子成長的引領、家校溝通的平臺。

【中學生上網問題的發(fā)言稿】相關文章:

關于中學生上網問題的社會中實踐調查報告09-28

中學生的心理問題09-15

官兵利用手機上網問題的調查與思考05-31

中學生文明上網倡議書10-22

中學生上網課倡議書11-24

中學生上網的調查報告02-17

中學生上網調查報告04-27

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07-21

中學生上網檢討書15篇01-19

中學生上網檢討書(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