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

時間:2024-10-09 20:09:38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

  安慰人其實是一門藝術,分寸要掌握得好才會讓受傷的人得以治愈。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瀏覽。

  

  1.錯誤的安慰,會變成更大的傷害

  共情能力指的是,置身于對方處境,并體會對方的感受的能力。

  錯誤的安慰,有時候是因為沒有共情。

  一種是不以為然,不當回事兒。你告訴他你面試失敗的失落,你被朋友貶低的憤怒,你被老師誤解的委屈,他只會冷靜地告訴你:“哎呀,這很正常,這沒什么,這用不著放在心上,你要豁達一點。”

  這種安慰思路邏輯上當然是對的,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暫時的,過段時間就會煙消云散?墒沁@樣的安慰等于告訴對方根本不該有這些情緒,本質上是在否定對方的感受,這種回應很冷漠。

  一種是比慘。無論你告訴你置身于何種處境,他好像總能挖出一件往事告訴你,“你這種情況我也經歷過,當時我比你慘多了,你這都不算什么。”就算自己沒有相關經歷,他也會弄來一段別人的經歷,強調這一點。

  這種安慰邏輯,等于在告訴傾訴者,你是弱者,因為你是弱者所以才會有這些情緒。

  一種是輕易下判斷。這是我最不喜歡的,她還沒來得及細聽你訴說原委,還沒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就開始判斷“我覺得你這樣有點自私”、“我覺得你也有不對”“他可能不是這樣想的,你或許誤會他了”儼然一個公正嚴明、不偏不倚的法官。

  也許你是對的,可是作為被安慰的那一方,情緒不佳之余,還要替自己申訴辯解。本來簡單的事情,反而更復雜了,只會煩惱更甚。

  錯誤的安慰,有時候還因為錯誤的共情。

  一種是談論自己。和比慘不一樣,這種安慰方式是告訴對方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所以我理解你的感受?墒沁@真的是感同身受嗎?

  這種安慰邏輯本質是在不停地談論自己,卻沒有給予對方足夠的注意力,對方會感覺:“我的經歷不斷被你投射到自己的經歷,我只讓你想到你自己,好像你只關心你自己。”

  一種是自以為是的建議。誤以為,對方的傾訴是為了尋求建議,沒有等情緒冷卻,就極其冷靜理性地給出一堆建議。可是說真的,該怎么做,要這么做,我自己何嘗不知道,何嘗想不出來,只不過我現(xiàn)在沉浸在感性的情緒里,需要理解、安慰和陪伴。不要貿然給建議,除非對方向你尋求建議。

  比建議更糟糕地是貿然替對方拿主意。世界上最了解一個人的,永遠是他本人。他無法向你傾訴他生活的全部細節(jié),也會有保留地和你分享他的感受,所以我們對別人的了解永遠只可能是局部的,你自以為那是對方最好的選擇,卻未必是他想要的。

  朋友向你抱怨男朋友的不好,可能只是小牢騷,你來一句“我勸你還是早點和他分手吧。”對方豈不愕然。替別人拿主意,不注意分寸,有時候甚至逾越了傾聽者和安慰者的本分。

  錯誤的安慰,不僅無法帶來真正的安慰,還會造成新的傷害,甚至讓安慰者和傾訴者之間生出嫌隙。

  2.情緒的錯誤觀念,大多來自原生家庭

  錯誤的安慰來自錯誤的情緒觀念。而錯誤的情緒觀念,常常來自原生家庭。

  觀察其他家長,回想自己小時候,我發(fā)現(xiàn)父母對孩子情緒的處理,常常是簡單粗暴的。

  無非是以下四種方式:

  交換:拿孩子平常喜歡的東西,去交換這種情緒。

  孩子哭鬧,告訴他:“你不哭,我就給你吃糖”“別生氣了,我?guī)闳ビ螛穲@”。這對小孩可能是奏效的,可是通過轉移來處理情緒不是長遠之道,情緒不會因為轉移而消失,而會在心理積壓。

  如果“交換”變成這個孩子處理情緒的單一辦法,他以后處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無法從內部消解,只能從外部尋求轉移,很可能失控地變成暴食癥患者、購物狂等。他處理別人情緒的時候,也傾向于提出用吃飯、游樂等方案替代掉別人的情緒,這種方法會奏效,也提供支持,但不能真正地走進別人的內心。

  懲罰: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東西,是不應該有的。

  誰有負面情緒就是他的錯,應該受到懲罰。家長對孩子說:“你再哭,我就揍你”。這種做法帶來的影響就是孩子認為負面情緒是不該有的,是錯誤的。所以自己有情緒的時候,覺得無根據(jù)、不恰當、不應該。對于別人情緒,自然也認為不應該出現(xiàn),容易否定別人的感受。

  冷漠:認為情緒是個人問題,其他人難以幫助。

  遇到孩子有情緒,家長的反應是“回自己房間,氣消了再出來”“要哭就給你哭個夠”。這種情緒處理辦法,是一種孤立,這種孤立帶來的孤單和無力,比情緒本身更難以承受。

  說教:對有情緒的人說大量的道理,你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

  “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都已經……你不應該……。”大量的說教讓人煩不勝煩,卻沒有真正的理解。

  長期被這樣對待的孩子,長大后不僅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也無法對別人的情緒產生共情。

  3.正確的安慰,大多遵從這樣的步驟

  那有效的安慰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李中瑩在《愛上雙人舞》這本書里,介紹了一個處理他人情緒的方法,非常有參考價值。

  第一步是“接受”。

  一方面告知對方你注意到了對方有情緒。我們覺得自己最不被理解的時候,可能是默默生氣、悲傷、憤怒卻沒有人覺知、關心。朋友、戀人沒發(fā)現(xiàn)或假裝沒看到我們的情緒,我們會感到失望,覺得被冷落。

  另一方面,要告知對方你接受這個有情緒的她。“你怎么又鬧情緒了?”“你怎么又發(fā)火了?”“你干嘛又發(fā)脾氣啦?”這些說辭不管說得多么和顏悅色,其實都是在否定對方的情緒。

  正確的做法是:“我注意到你有點不開心,想和我談談嗎?”“你的狀態(tài)跟之前有點不一樣,告訴我發(fā)生什么事了?”

  第二步是“分享”。

  一個情緒里其實包含情感、事實、行動三個方面,分享的重點是情感和事實。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先分享情緒感受,然后再分享事情本身。

  傾訴者總是忍不住先說事情,這個人多么過分,這件事多么不合理,這個遭遇多么讓人生氣,牢騷和激烈的言辭鋪天蓋地來。但是安慰者不能被他牽著鼻子走,你必須把對方的注意力遷移到他的感受上。

  為什么?因為人對自己情緒的覺知和覺察,本身就是對自己情緒的瓦解。

  當他說出大約6個關于感受的詞語,你就會發(fā)覺他的聲調降低了、身體的動作減少了。這個時候再問引起情緒的緣由,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就不致于兩個人被困在情緒的沼澤里出不來。

  第三步“設范”。

  設范的意思是指為對方的行為設立規(guī)范,即劃出一個明確的范圍,里面的是可以理解或接受的,而外面的則是不合適和不能接受的。

  這并不是讓你變成一個公正的法官去批判他人的行為,而是拿出同理心。

  溝通中的同理心,它包括三個層面。

  一是觀點上,你先把自己的意見放到一邊,你試著去理解別人的觀點。同理心并不意味這要同意對方,但可以幫助你快速找到基本共識。

  二是情感上,你去體驗別人的感受,他們的恐懼、悲傷、失望。

  三是關心對方的福祉,不光是和對方有一樣的想法和感受,而是進一步真誠地為他們的利益著想。

  設范,首先要找出事情中你可以接受的地方,并進行言語上的肯定。你總能找到一些基本共識,予以肯定的,比如“你這么考慮是有道理的!”“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生氣的。”

  這樣一來,傾訴者在心理上,就不是孤立的,能感受到自己是被支持的,你是站在他這邊的。

  接下來你向對方指出他需要改變的地方,不可以直接說出對方的不對,或者應該怎么做,這樣就把自己重新放在和對方對立的立場上,把剛剛建立起來的心理效果破壞。

  你應該關心對方的福祉,真誠地為他們利益著想,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傾訴者和男友鬧矛盾,但兩個人是準備結婚的,你可以說:你是打算和他結婚的,一定希望兩個人心里沒有疙瘩地走進婚姻,你如果把矛盾激化,可能會破壞了兩個人的親密感的。”

  比如,傾訴者抱怨上司處處針對她,你可以說:上司挑剔肯定做得很辛苦,但是如果不準備辭職或調崗,想在這里發(fā)展總是跳不過他,把矛盾公開化,可能會對你不利。

【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相關文章:

如何有效地投遞簡歷06-20

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07-29

如何更有效地融資09-29

如何有效地復習備考MBA?09-27

如何有效地布置語文作業(yè)10-08

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自信?03-11

如何有效地管理調休制度11-04

如何迅速有效地提高自信03-10

如何有效地對員工進行培訓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