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影視攝像編輯制作筆試題目
影視攝像編輯制作筆試題目分享:
一、選擇題
1:美國()公司1888年生產的柯達(Kodak)一號照相機開創(chuàng)了小型照相機的發(fā)展歷史。
A.伊斯曼柯達公司B.萊茲公司
C.富蘭克與海德克公司D.美能達公司
2:新聞編輯的工作對象是()。
A.新聞事實B.新聞稿件C.新聞主題D.新聞材料
3:在攝像采訪拍攝時,要時時想到表現(xiàn)的需要,盡可能為后期制作提供高質量的音像材料,這反映了拍攝具有
A.美化功能B.教化功能C.記錄功能D.批判功能
4:取景中畫幅的確定,取決于
A.主體的主線形式B.主體的結構形式
C.主體的形態(tài)形式D.取景的減法原則
5:1997年10月,在湖北武漢召開的是第幾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攝影記者、圖片編輯攝影理論年會?
A.四B.五C.六D.七
6:感光片的感光度是按日光的光譜成分來測定的,實驗證明全色黑白感光片在燈光條件下拍攝,其感光能力要降低
A.5%B.10%C.20%D.30%
7:文字說明需要注意深刻性和揭示性的照片體裁是()。
A.圖片新聞
B.專題新聞攝影報道
C.特寫性攝影報道
D.插圖
8:消息中,有關專有名詞、術語的解釋,有關知識的介紹,以及引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材料、民謠、諺語等背景材料,稱為
A.歷史背景
B.文學背景
C.知識背景
D.文化背景
9:報紙的主角通常指
A.言論B.消息C.圖片D.版面
10:符合社會規(guī)范的、公眾能夠認同的、個體在明確承認后不會引來非議的接受信息的念頭和意愿的動機,稱為()。
A.深層動機B.表層動機C.外加動機D.內發(fā)動機
11:有限效果論注重考察的是具體傳播活動的
A.微觀效果
B.宏觀效果
C.長期效果
D.潛在效果
12:有論者認為,新聞起源于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這種起源觀屬于
A.本能說B.社會需求說C.意志說D.信息交往說
13:以一個獨立的新聞事件為核心而展開的新聞報道,其事物變動的時態(tài)是突發(fā)性或躍進性的,它被稱為
A.動態(tài)性新聞
B.事件性新聞
C.解釋性新聞
D.非事件性新聞
14:德福勒模式對申農-韋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反饋B.信息的發(fā)生C.噪音D.信息的接受
15:用光圈優(yōu)先自動曝光,在使用一個4X濾光鏡后,其曝光控制為
A.需曝光補償三級
B.需曝光補償二級
C.需曝光補償一級
D.相機會自動補償
16:記者寫作消息最見功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寫好
A.主體B.結尾C.導語D.標題
二、簡答題
17:采訪中記者進行現(xiàn)場觀察有什么意義?
18:試述新聞攝影的瞬間論。
19:通訊寫作中如何運用抒情和議論?
20:為什么說思維活動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新聞寫作中最重要的思維形式?
21:概括《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文的主題,聯(lián)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回答它怎樣深刻地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
22:為什么說報紙編輯部門在報紙生產系統(tǒng)中處于核心位置?
23:簡述列寧在《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中關于無產階級報刊黨性原則的主要論點。
24:簡述取景時背景的作用。
25:新聞傳播的群眾性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影視攝像編輯制作筆試題目】相關文章:
騰訊編輯筆試題目11-21
校園編輯面試筆試題目11-21
華夏的筆試題目11-21
南航筆試題目06-23
ITT HR的筆試題目,筆試試題02-24
網(wǎng)易游戲筆試題目11-30
電子類筆試題目11-21
北京CONSULTING的筆試題目11-21
香港KPMG的筆試題目11-21
MARS筆試 題目+體會詳述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