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精選8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1
《藤野先生》是八年級下教材的第1課,是一篇敘事散文。講述的是魯迅先生與日本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經(jīng)歷,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學醫(yī),而后棄醫(yī)從文的過程,文中表現(xiàn)了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治學嚴謹、摒棄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表達了作者對他的真摯懷念,并反映出那個時代的進步,青年所持有的憂患意識以及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愛國心。
講讀這篇課文要注意三點:一、脈絡分明,言之有序。二、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質。三、語言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在教學本課文時,我依據(jù)課文的內容,設計了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明確事件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明確主題,進而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
一、課文的線索
本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敘事的線索,圍繞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質這一中心組織材料。開頭寫東京(是作者往仙臺見藤野先生的緣由),然后用設問句自然過渡。接著寫初到仙臺受優(yōu)待(襯托藤野先生),寫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除回憶藤野先生這條明線外,本文還有一條內在的線索,就是作者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很多材料,如寫東京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寫赴仙臺途中對日暮里和水戶的深刻印象,寫仙臺醫(yī)專日本“愛國青年”尋釁和看電影事件,寫作者棄醫(yī)從文,都圍繞這條內在的線索。因此,文章篇幅雖長卻脈絡分明,材料雖多卻井然有序。
二、抓住特征描繪人物的手法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寫人抓特征,幾筆勾勒,就甚為傳神。如寫藤野先生,寫他的“黑瘦”、“八字須”、“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衣著“模胡”,冬天穿舊外套,活生生地畫出一位生活儉樸、治學嚴謹?shù)膶W者形象。又如寫“清國留學生”,抓住了盤辮子這個細節(jié),很能反映他們的思想本質。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辮子,表示與清王朝決裂,而這些留洋學生既要學時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盤起辮子。作者用夸張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對他們的辮子進行形褒實貶的描寫,揭示了這些留學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質,也反映了對他們的厭惡之情。
三、對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的分析
《藤野先生》一文在第二部分中記敘魯迅先生在仙臺求學的生活片斷,作者圍繞表現(xiàn)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具體寫了四個典型事例。1.檢查并訂 正“我”抄的'講義——表現(xiàn)先生工作認真負責;2.先生糾正“我”繪的解剖圖——表現(xiàn)他對學生的嚴格要求;3.先生對“我”敢于解剖尸體感到放心——表現(xiàn)他對學生的熱情誠懇;4.先生了解中國女人裹腳情況 ——表現(xiàn)他科學求實精神。通過這四個典型事例,我們看到本文是一篇贊揚日本學者藤野先生正直、熱誠、沒有狹隘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抒寫對他真摯和深沉懷念的回憶性記敘散文。
四、富有濃厚感情色彩的語言
這篇回憶文章寫的是作者終生難忘的“偉大的”人,記的是震動作者靈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議論的語言,還是寫人記事的語言都飽含感情。如懷念藤野先生,作者寫道:“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為我?guī)煹闹,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直接抒發(fā)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寫“清國留學生”的丑態(tài),寫赴仙臺途中深刻的印象,寫匿名信事件和看電影事件,寫棄醫(yī)從文的舉動,字里行間都充溢著作者憂國憂民的深切感情。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2
《藤野先生》在三課時的學習中,畫上圓滿的句號。自己的習慣是,同一篇課文,每一年都希望用不同的方式講授給學生。總是希望有不同的嘗試,既是給學生和自己以新鮮之感,更要給自己一個補充能量的一個過程。因此,自己在講授這篇經(jīng)典的回憶性散文時,并沒有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進行授課。
今春開學,便進行了新的嘗試。
自己將本文設置成三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進行字詞、課文的梳理工作。從課文中的“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為線索,并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第二課時,抓住課文中的感情來理清“我”的思想歷程。
第三課時,集中分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三課時,有的放矢,側重點不同。第一課時,側重于整體掌握和理解課文;第二課時則側重于本文在選材典型并能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特點;第三課時,則側重于抓住“愛國之情”這一條主線來分析“我”的棄醫(yī)從文的原因。
自己事先將明天要講的內容告知學生,讓學生回家也要和自己一樣的備課。從字詞開始,到課文的分析,都是如此進行的。這也是在逐步摸索中實踐生本教育的'思想,一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理解程度來授課。
通過第一課時,重點的內容落實到基礎知識和整體感知上。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己在交流的過程中從別的同學那里學到知識,在各個小組間的交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別人那里獲得更多的信息。
從實施的效果看,似乎還不錯。但是眼前的欣喜不代表著真正的效果好。更多的效果要從實踐中檢驗。白居易不是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需要七年期嗎!我們從小學習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也是這個意思嗎!
今年的教學,我做了改變。授課前通過小組內部的合作交流,將各自分散的信息進行匯總,大家達成一個共識,之后選擇代表輪流發(fā)言。
說到這里,還要提到小組的分配問題,在實踐過程中,發(fā)現(xiàn)總是每組總是那幾個同學在發(fā)言,而其他的人則好像沒有事情的人一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這樣,每組四個人,每天一個人為對外發(fā)言人,其他人作為秘書,幫著準備材料。第二天換另一個,以此類推,每個人都有一次當發(fā)言人的機會,這樣就可以減少其他同學似鴨子聽雷的現(xiàn)象。
其實能夠將小組合作正真地起到它的作用,也是一個問題。
在講這個課時時,通過整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事例,就能夠發(fā)現(xiàn)藤野先生的偉大之處。在分析的過程中,就會講到選擇典型材料來塑造人物形象的問題,這樣就聯(lián)系到寫作上,在眾多的紛繁的材料中尋找到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寫一個我們身邊非常有特點的人物。
第二課時,主要是分析文章的另一條線索:愛國。通過學生尋找能夠表現(xiàn)“我”愛國的句子,來分析我的思想歷程。這個過程中,結合著“我”與藤野先生的交往,表達著我對他的思念與感激。
第三課時,我將重點放在了語言的分析上,這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學習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更希望他們能夠學以致用;诖,我給學生布置作文片段練習:寫一個身邊的熟知的同學---陽昕。
結果學生寫的是非常的好。能夠抓住人物的特點,通過選取典型的材料,將人物刻畫得情態(tài)畢現(xiàn),栩栩如生。
整體上說來,自己這樣講《藤野先生》,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兩條線索并駕齊驅,又相互補充相互融合,使學生能夠學到不少知識。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3
教學《藤野先生》,我發(fā)現(xiàn)學生難以理解的不是本文的主旨,而是本文所選的事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也就是作者的選材。
本文從事件上講,寫了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寫了途經(jīng)的兩個地名;寫了在仙臺受的優(yōu)待;寫了為“我”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了解中國女人裹腳;寫了“匿名信”事件;看電影事件。這此事件寫在一篇記敘文中,是否累贅?如何引導學生去理解?
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就仔細分析這些事件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1、本文直接寫藤野先生的四件事:為“我”添改講義;糾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了解中國女人裹腳;
2、在仙臺受的優(yōu)待,“匿名信”事件是從正反兩面襯托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
3、寫清國留學生賞櫻花、學跳舞是作者離開東京到仙臺的原因,是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緣起;
4、看電影事件是離開仙臺的直接原因。
5、途經(jīng)的兩個地名勾起魯迅的憂國之思,表明魯迅的愛國情感;這是魯迅三次地點轉換的.根本原因。
根據(jù)這些聯(lián)系,我及時調整教學立足點,立足于魯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以這四件事為中心,體會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然后再由此為中心點向兩邊發(fā)散,分析每一件事與文章這個中心點的關系,這樣畫蓮花一樣,弄清全文的線索思路。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4
魯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文篇幅較長,主題較深,情節(jié)簡單,很難吸引住學生。應如何高效地完成授課任務,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呢?本設計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做的:
首先,長文短教。將此文壓縮為兩課時,即:一課時分析藤野先生這一人物形象,一課時領會魯迅的愛國之情。
其次,難文淺教。從分析事例入手,引導學生領會魯迅的'愛國之情,降低理解主題的難度。
這兩點設計是在研讀課文,抓住典型事件,扣住文章線索的基礎上完成的。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才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巧解線索(兩條線索),才實現(xiàn)了難文淺教;由淺及深,深入淺出地從微言看大義,讓學生領會文章的精髓。
教學過程中,既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點撥到位,學生探究深刻,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5
新課標中說:“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只有把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新理念貫徹到當前的`語文新課程中,才能把語文教學改革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而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是教師的知識所包含不了的。只有充分的利用“留白”藝術,才能在教學中真正調動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往往能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本案例改變學習方式,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思考填補“空白”,積累體驗,自主分析、感悟作品,還精彩于學生。如在預習時留白,讓學生積累資料,了解背景,便于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堂上留白,充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在課后留白讓學生再一次直接感受、體驗文本,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施展。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6
從拿到課本的那一天,就開始感嘆,怎么開篇又是魯迅的文章,而且又這么長,由衷地沒有頭緒。幸好在看完課文后發(fā)現(xiàn)《藤野先生》這篇文章雖然是回憶性的散文,但是故事性比較強,而且每個故事都很明確,這多少讓學生有看書的興趣,也為上課講解打下一定的基礎吧!
總體來說,本課的設計及實踐是成功的。我教過此文數(shù)次,每次皆感難度極大。魯迅的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文篇幅較大(4000字左右),主題較深,情節(jié)簡單,很難吸引學生。這樣長且難的課文,多講只會造成師生雙方的疲憊,費時而難見實績,故我反復思量,應如何短時高效地完成授課任務,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首先將此文壓縮為兩課時(以往多4課時完成,在此次教學中,熟 悉、解決字詞疑難、了解基礎事件為一課時,閱讀分析為一課時,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其次,筆者避開了對文章深層主題——愛國的教學,轉向事例的分析,使學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單一事例與理解主題相對而言難度大大降低。
回顧這幾課時的教學,相比較而言,我最喜歡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原因很明顯,因為在這課時里,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課堂互動也 很好,最重要的是學生的課后反饋也不錯。或許是第一篇課文吧,或許是因為是早上的第一節(jié)課吧,學生的精神都比較好。但同樣的也存在一定的. 缺點,那就是學生提前預習的并不多,所以課堂推進很慢,雖然能順利完 成教學任務,但總覺得上課不夠緊湊。
至于第二課時的教學,總體還算可以,但是不及第一課時。最明顯的一點是沒有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最后總結藤野先生有那些高貴品質的環(huán)節(jié),只能讓學生回家思考,留到下節(jié)課講解,這樣也導致了第三課時的教學任務增多,以至無法完成練習講解,于是才需要用第四課時專門講解課文的練習,可見第二課時的失誤,引發(fā)了多少的問題啊!因此以后的教學千萬要把握時間,要不然對課堂的完整性就有很大的影響!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7
本課是在學生恍然大悟的感慨聲中結束的。
總體來說,本課的設計及實踐是成功的。筆者教過此文數(shù)次,每次皆感難度極大。魯迅的大多含蓄難懂,加之本文篇幅較大(4000字左右),主題較深,情節(jié)簡單,很難吸引學生。這樣長且難的課文,多講只會造成師生雙方的疲憊,費時而難見實績,故筆者反復思量,應如何短時高效地完成授課任務,如何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筆者首先將此文壓縮為兩課時(以往多4課時完成,在此次教學中,熟悉、解決字詞疑難、了解基礎事件為一課時,閱讀分析為一課時,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
其次,筆者避開了對文章深層主題──愛國的教學,轉向事例的。分析,使學生自找事例自行剖析,分析單一事例與理解主題相對而言難度大大降低。
這二點設計是在研讀課文,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線索的基礎上完成的。如此,抓住了文章的重點(典型事件)、理清了全文的.脈絡,才實現(xiàn)了長文短教;巧設并巧排線索的懸念(兩條線索),明白了文章明暗相輔,才化難為易,實現(xiàn)了難文淺教;而短教不等于只抓一點忽視全面,恰恰是以點帶面;淺教亦不是忽視課文的深度而是由淺及深,深入淺出地從微言看大義,使學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且關于文章的線索之全是學生自發(fā)的。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 8
我把第一課《藤野先生》與第五課《再塑生命》放在一起教學,今天這堂課開展了“走近教師”的專題活動,先讓學生回顧了藤野先生與莎莉文老師的優(yōu)秀品質:富有愛心,有耐心,教育藝術高超。然后讓學生進行了以下三個步驟:
一、說說你印象深刻的老師,并簡述事例。學生說的基本上是小學教師,無外乎對自己嚴格要求,補課,負責之類。
二、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怎樣的。學生列舉了有愛心,有耐心,和藹可親,有責任心,教學水平高,寬容等。
三、用一個比喻句來贊美老師。學生用了蠟炬、春蠶、園丁、人梯、航船等。然后我出示了唐代韓愈的那句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矣。并闡述了現(xiàn)代優(yōu)秀教師與傳統(tǒng)教師的一些觀念區(qū)別。
接著讓學生閱讀了二篇寫老師的散文,一篇是梁實秋的《我的國文教師》,寫出了其師的`個性特點,詼諧中帶有崇敬;另一篇是魏巍的《我的老師》,親和有濃濃的愛意。
最后十分鐘,讓學生寫一個教師片斷,200字左右。
【八年級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藤野先生》教學反思03-17
藤野先生教案及反思10-06
《藤野先生》教學反思(精選15篇)09-06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9-10
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9-17
藤野先生心得11-28
藤野先生說課稿06-14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藤野先生教學設計10-25
語文八年級課文藤野先生教學設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