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休假落實難在哪里 ?
關于帶休休假難落實,早有討論。一個共識是:當前勞資雙方不對等,員工根本沒有話語權。更有學者指出,帶薪休假的落實涉及整個經(jīng)濟結構的轉型。
“要休年假,我們公司規(guī)定要提前一個月申請,能不能批還得看人員安排,但老板建議我們年底休假,因此,平常沒人好意思向老板要年假。”上海某人力資源公司員工馬女士向記者透露。
除了在勞務關系中資方的強勢地位,某些行業(yè)低工資、高強度以及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導致某些特定行業(yè)員工替換率(流失率)極高,這讓帶薪休假對他們來說成了一紙空文。
在餐飲連鎖行業(yè)從事人事工作多年的李亮告訴記者,“餐飲行業(yè)雇工,一般不簽勞動合同,而簽勞務協(xié)議,勞務協(xié)議一般是一年為期,屬臨時性雇工,公司和員工都能規(guī)避簽勞動合同需要繳納的養(yǎng)老保險等費用”。他說:“餐飲行業(yè),一般員工不打算長久干,只是為了多賺錢,而簽了勞務協(xié)議就不涉及年假問題。”此外,據(jù)他講,就連鎖餐飲來看,每年公司員工流失率保持在50%算很好的,基本上都會保持在80%到85%左右,因此只有少數(shù)管理層和年紀比較大的不愿跳槽的老員工有年假。
同樣的現(xiàn)象也在很多工廠存在。在江蘇某手機部件生產(chǎn)工廠從事人事工作的于江月(化名)告訴記者,她們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每年要進行兩輪大換血,員工的替換率達200%左右,能在工廠工作滿一年的幾乎沒有”。問及原因,她告訴記者:“在這里上班,工資是按當?shù)刈畹蜆藴蕡?zhí)行為1480元每月,而員工平均工資為4000元左右,因此基本工資之外的部分,他們主要是靠8小時工作之外的加班和獎金得來的,每天工作12小時是他們的常態(tài)。” “帶薪休假不是他們的利益訴求所在,因為在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環(huán)境下,沒人會堅持太久,賺了錢,然后走人,就這么簡單。”
休假制度安排是盤棋,牽扯到各部門各群體的利益博弈。帶薪休假的全面實施,需要相關制度安排的逐步到位和落實,尤其要上升到依法保障職工休假權的高度去完善頂層設計,畢竟這事關職工的基本權益和社會文明進程。
今年8月21日,國務院公布《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應將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各地政府議事日程,這讓人看到了更多推動帶薪休假落實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