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意義
手機作為高科技的產物,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就中學生而言,讓手機進入教室,弊是遠大于利的。
首先,短信閑聊,貽誤學業(yè);不良信息,污染心靈。其次,攀比成風,會形成中學生不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心理。再者,容易與校外閑雜人員或無心學習者聯(lián)系,影響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另外,一些學生利用手機考試作弊,助長了歪風邪氣,影響了學風校風。
因此,根據學校行政會的要求,政教處倡議全體同學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一次禁止手機進教室(教學區(qū))的專項整治活動,各部門、各班級要加大宣教育傳和督查力度,堅決拒絕學生手機進入教室,并形成長效機制。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正確看待中學生使用手機現(xiàn)象,勤奮學習,立志成才。
2、讓同學們清楚地認識到,中學生在教室里使用手機,弊大于利,影響學習。
3、使學生認識到使用手機要注意時空性,內容性,做到合理正確使用手機。
4、通過開展專項教育活動,達到學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讓學生能夠“勇敢”放下手機,專心投入學習。
三、活動口號
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
四、活動時間
2015年10月
五、活動對象
××中學全體學生
六、活動步驟
(一)宣傳教育活動
1、開展問卷調查,明確以下問題:(1)中學生用手機主要用來干什么?(2)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有哪些?
2、校團委擬一份倡議書,利用校園廣播和宣傳櫥窗進行宣傳。政教處擬寫活動標語,利用學校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
3、各班出一期“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的專題黑板報。
4、各班認真組織召開一次“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的主題班會,班會課安排以下內容:(1)班委會宣讀倡議書,向全班同學發(fā)出“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的倡議;(2)組織問卷調查,將調查結果記錄在班級活動記錄本上;(3)教育學生認識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弊端(見附件3);(4)登記曾經和現(xiàn)在帶手機來過教室的學生名單和從未帶手機來教室的學生名單;(5)舉行“拒絕手機進教室”簽名活動,并將簽名材料張貼在教室黑板旁邊,讓每一位同學從自身做起,保證以后不帶手機進教室,自覺接受同學和老師的監(jiān)督。
5、校團委組織一次“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的演講比賽。各班要引起足夠重視,開展相應的比賽活動。班主任適時安排第三節(jié)自習課在班內開展演講比賽或者“中學生使用手機的利與弊”辯論賽,并挑選出一名優(yōu)秀選手參加學校演講比賽。學校賽事另行通知。
(二)督查管理活動
6、學校成立“拒絕手機進教室,爭做文明高中生”專項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領導。
7、各班主任為這次活動的班級負責人,在班內成立以得力班干和志愿者組成的督查小組,班主任任組長,自查自糾。
8、年級組成立巡查組,年級主任為組長,當天值班人員和班主任為成員,加強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在教室(教學區(qū))使用手機,或發(fā)現(xiàn)教室內有手機、手機電池及充電器等,立即收繳并登記。年級組行政值班人員要把清查手機進教室作為值班巡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9、授課教師、監(jiān)考教師分別為課堂、考場的管理者,發(fā)現(xiàn)學生使用手機,立即收繳。
10、加大處理力度。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杜絕學生手機進教室,發(fā)現(xiàn)一起處理一起。
(1)學生在教室內攜帶和使用手機,無論課下還是課上,一旦發(fā)現(xiàn),立即收繳登記。年級組登記班級出現(xiàn)一起違紀事件,分月量化考核每人次扣考核分2分。
(2)明確手機考試作弊的處理方法。一旦發(fā)現(xiàn),本場考試學科成績?yōu)?分,分月量化考核每人次扣考核分4分(作弊2分,使用手機2分),并對作弊學生通報批評。
七、職責權力
1、班級督查小組,在班內自查自糾,班內同學應自覺接受小組管理;年級成立巡查組,不定時對所負責的年級進行檢查。
2、所有教師任何時候都有權力在教室(教學區(qū))內收繳任何學生的手機,本校全體學生必須自覺接受管理。
3、所有收繳的手機交年級組登記保管,期末由班主任領取還給學生帶回。
4、專項整治活動結束后,如發(fā)現(xiàn)有學生帶手機進入教室,沒收手機,并通報批評。
八、總結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