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
2月14日 ,被譽為中國人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播出,本文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歡迎品讀!
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1】
一陣掌聲響起,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敬一丹登臺亮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序幕由此拉開。
第一位獲得2016感動中國人物的是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shè)計師孫家棟,而第二位就是王鋒。
觀看電視短片,觀眾落淚了
主持人白巖松說:“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的日子是平和、平靜、平常的,因此,太多的人在這樣的日子里也是平凡的,雖然我們喜歡這樣平靜的日子,但是生活卻又并不總是平靜的,總有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一些看似平凡的人,展現(xiàn)出他不平凡的那一面。”
“結(jié)識王鋒——”白巖松的話音一落,背景墻大屏幕上播放了王鋒的電視短片:
2016年五月的一天,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誰也不會預(yù)見,危險正一步步逼近這座樓里熟睡的人們。大約凌晨一點多,一樓大廳的電動車短路起火,火勢迅速蔓延,睡在一層的王鋒一家四口是最早被驚醒的人,王鋒帶著女兒第一時間跑出后又立刻折回頭救出妻子和兒子。想到二樓住著的托教老師和兩個學(xué)生,王鋒毫不猶豫再次沖進火海,把他們安全送出。樓上還有房東一家四口,還有十幾個鄰居,王鋒在爆炸聲中,第三次沖擊火海,挨門挨戶敲門示警。
樓里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鋒三進火海被燒成了一個碳人。王鋒全身燒傷面積達92%,雙眼燒傷,肺部呼吸道重度燒傷……
王鋒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傳遍大街小巷,媒體通過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了很多細節(jié),其中就拍到了王鋒最后一次出來呼救綿延五十米的血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著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所有人都在祈禱,英雄王鋒一定要堅強的活下來。
王鋒是河南方城縣古城村人,家境貧寒,鄭州大學(xué)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王鋒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為了掙錢給父母姐姐弟弟治病,王鋒去了馬來西亞打工六年。2015年,他和妻子決定在南陽辦一個托教班,一家人快樂團員的日子才剛剛開始。
妻子潘品最了解丈夫的脾氣,他知道,王鋒沉默的外表下,有著堅毅的力量。在南陽五十五天的搶救治療,王鋒度過了休克期,接受了4次大手術(shù),仍徘徊在鬼門關(guān),南陽市做出決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包機送王鋒進京治療。
7月12日,飛機抵達首都,那里的醫(yī)護人員做好了一切準備,一場與死神爭奪英雄的戰(zhàn)斗又打響了。從7月14日至30日,王鋒進行了4次植皮手術(shù),成活率接近百分之百,生命體征趨于平穩(wěn),在手術(shù)中,醫(yī)院急需志愿者捐獻頭皮,妻子潘品等7位親朋好友毫不猶豫的做了捐獻。
為了救治王鋒,全社會形成了綿綿不斷的愛心接力,無數(shù)的電話,捐款,捐物,雪片般飛來。醫(yī)生說,他們是用英雄的精神救治英雄?粗R頭里的王鋒皮膚里漸漸長出嫩肉,大家松了一口氣,誰曾想,這輕輕的揮手竟成了王鋒最后的道別。
就在第二天,十月一日,王鋒的病情突然惡化,下午4點34分,終因器官衰竭,在救治了136天之后,永遠離開了我們。消息傳來,人們陷入深深的悲痛……
電視短片中,王鋒妻子潘品說:“我要用我的皮膚來守護我的丈夫,因為我要挽救他的生命,如果不夠,我身上的皮也可以采。”
王鋒的母親周文煥已是淚流滿面:“媽媽生一個好兒子,媽媽那時候,咱那么窮,都堅持著養(yǎng)你,養(yǎng)你一個好兒子,兒子,我教你堅強,你怎么不堅強啊……”
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2】
“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斗的精神擁抱生活,執(zhí)法無私,立身有責,恪盡職守,勤勉為公,在這片土地上,紅柳凝聚水土,你滋潤心靈。”這是對阿布列林的頒獎詞。
“他是焦裕祿的好學(xué)生,他是把為人民服務(wù)作為信仰來尊崇的。”推選委員陳曉川這樣評價阿布列林。
阿布列林是哈密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退休干部。在法院工作期間,他堅持依法公正廉潔辦案,1990年,阿布列林表姐的兒子因涉嫌盜竊團伙案被拘留,案件移送檢察院。阿布列林拒絕了表姐的求情,依法判案。2010年,阿布列林處理一起重大毒品案,一天,主犯的母親來求情,被阿布列林當場拒絕。臨走時,她悄悄將1000元錢塞進報紙里,阿布列林發(fā)現(xiàn)后立即上繳法院紀委,最終主犯被判無期徒刑。
阿布列林曾表示:“焦裕祿精神伴隨我一生,我一生謹慎,從未有愧。”40多年來,無論在什么崗位,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焦裕祿親民愛民、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都一直影響著他,成為他前進道路上強大的精神動力。始終堅持依法公正廉潔辦案,維護民族團結(jié),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干部,曾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模范個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辦理刑事案件,責任重于泰山,我把辦案質(zhì)量作為我的生命線。今后我要繼續(xù)弘揚和繼承焦裕祿精神,要發(fā)揮自己的余熱,在維護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加強民族團結(jié)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等方面作出新的貢獻。”阿布列林在頒獎典禮上說。
據(jù)了解,作為中央電視臺打造的精神品牌欄目,《感動中國》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從2002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15年。該活動在全國范圍內(nèi)評選出當年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評選結(jié)果在每年春節(jié)之后推出,15年來共評選出160多位各行各業(yè)的杰出人物,在觀眾中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
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3】
2月14日 ,被譽為中國人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一套播出,來自鄭州的王寬,榮獲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在當晚的節(jié)目中,白巖松說:“《感動中國》的14年間,河南當選的就有13位,給河南人提氣!”□東方今報記者 肖萌/文 邱琦/圖
“父母”為6名孤兒去“賣唱”
73歲的王寬曾是豫劇名角,在河南乃至全國,對于豫劇粉絲而言,早已經(jīng)家喻戶曉。
在他的家里,墻上掛滿了一家人的合影。照片上,王寬和老伴的身邊聚著他們的孩子。那是他們收養(yǎng)的6名孤兒。如今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并反哺這個大家庭。
說起參加“感動中國”的頒獎儀式,王寬告訴記者,“很激動,我先上臺然后我老伴上臺,接著孩子們都上臺了!”白巖松還邀請他現(xiàn)場唱了一段豫劇。
1991年,王寬和老伴遇到了名叫袁前良的孤兒,從那時起,王寬家的成員開始不斷壯大了。喪父的汪海波、父母雙亡的汪文勝等6個孩子,先后被王寬收養(yǎng)。加上王寬患有“漸凍癥”的外孫王海龍,王家的“常住人口”達9人之多。
王寬擔任過河南豫劇團的業(yè)務(wù)團長,國家一級演員……而這個獲得過眾多榮譽的國家一級演員,卻曾為養(yǎng)活自己收養(yǎng)的孤兒,和老伴走進茶樓,開始“賣唱”生涯。王寬的老伴王淑榮說,有時在茶樓候場一整晚,沒有一桌客人點唱,王寬這個國家一級演員也被“剃光頭”,而他放棄一個藝術(shù)家堅守幾十年的清高和尊嚴,只是為了他和他收養(yǎng)的6個孩子的生活。
“我負責掙錢,老伴負責照顧家。”王寬告訴記者,在自己的“賣唱”生涯中,只要沒有去外地演出,他就風雨無阻地去茶樓唱戲。
“兒女”們反哺報恩的最美家庭
“凡事就怕認真和堅持”。“曾經(jīng)有人不止一次地勸我放棄,但我從沒有放棄的念頭。”王寬說。
在王寬家里,如今擺放著“中華慈善獎”“最美家庭”“中國好人榜”等很多獎杯與獎狀。“感動中國”這項國內(nèi)最高級別的“大愛”榮譽,被他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王寬從未想過自己會獲得什么榮譽,就像多年前,他收養(yǎng)這些孤兒時,從沒想過自己未來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他說,從收養(yǎng)第一個孩子起,自己就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
“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因為我們這種愛心,不是一天兩天積成的,也不是一件事兩件事積成的。王寬的父母都已經(jīng)去世,我家里也沒什么人了。但我們家鄉(xiāng)觀念特別強,還是想著要經(jīng);厝タ纯脆l(xiāng)里鄉(xiāng)親、親戚鄰居。”王淑榮說。
他們收養(yǎng)的孤兒如今都已成家立業(yè),但每逢周末、假日都會回來。2014年6月,王寬的外孫王海龍和5名孤兒一起登上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他們的夢想是為王寬二老辦一場金婚典禮。最終,夢想助理團全票通過,朱時茂更是當場落淚,而王寬夫婦也第一次穿上婚紗禮服。
曾經(jīng)的孤兒們,也從小得到了王寬的“真?zhèn)?rdquo;,每人都會一種樂器。王寬說,團聚之時,他們圍在一起唱上一曲,成了自己和老伴最幸福的事。
“王寬家”成了傳遞溫暖的火種
獲得“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不僅是因為王寬將6名孤兒養(yǎng)大,更重要的是,一份堅持的愛如今已經(jīng)在孩子們的身上延續(xù)了下來。
在此次“感動中國”頒獎過程中,王寬還遇到了同樣獲獎的郎平等人。“他們身上都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像郎平、閻肅,他們?yōu)閲腋冻隽四敲炊啵欠N大愛奉獻值得我們一家學(xué)習(xí)。”王寬說,現(xiàn)在自己年齡大了,如何讓這個小家的溫暖傳遞下去,是他接下來要做的。
“誰都要掙錢,而掙錢看你怎么花。”王淑榮告訴記者,2014年王海龍從《中國夢想秀》得到了25萬元捐助,在第三天他就捐給了西安的一位病人。2013年年底,得知“河南好人劉東興”患白血病無錢醫(yī)治,王寬帶著孤兒們在紫荊山公園義演,將得到的16000多元全部捐了出去。
相比被邀請演出,更多的人是去“求助”王寬演出。“有人因患病沒錢治療,來請我去義演幫他們籌款。”王寬說,面對這種請求,他從不會拒絕,而這種幫助正是這個“家”的延續(xù)。感動中國”
永遠不缺河南腔調(diào)
河南“王寬家”此次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后,這已是河南人連續(xù)三年登上“感動中國”的舞臺。
2014年,98歲的胡佩蘭獲得“感動中國2013年度十大人物”。胡佩蘭退休后一直堅持坐診,經(jīng)常給病人墊付醫(yī)藥費,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這位來自鄭州的老奶奶,成為家喻戶曉的“名醫(yī)”,而“醫(yī)者仁心”四個字,更是在她身上得到了詮釋。
2015年,鄭州隴海大院二十多老老少少登上感動中國頒獎晚會的舞臺。39年前,這個大院出生長大的高新海高位截癱,從那兒以后,一批又一批的鄰居,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就開始默默承擔起照顧他的任務(wù)。39年的不離不棄,隴海大院,也成為當代中國鄰里情感的最好代名詞。主持人白巖松發(fā)出感慨:“這是一個叫隴海大院的大院,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期待生活的那個大院。這是河南的一個大院,也是中國的一個大院。”
作為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感動中國》14年來,向全國觀眾推薦了100多位感動人物。其中,來自河南的任長霞、洪戰(zhàn)輝、魏青剛、王百姓、李劍英、謝延信、李隆、武文斌、李靈、胡佩蘭、劉洋等人物和團體,先后13次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稱號。如今“王寬家”更是將溫情延續(xù),用“小家”感動“大家”。
【2016年度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觀后感07-30
感動中國觀后感11-13
觀《2020感動中國》有感12-27
09-14
感動中國袁隆平事跡材料11-18
觀《2005年感動中國》有感01-02
觀《感動中國》有感(15篇)12-20
《地理中國》觀后感12-14
觀《2020感動中國》有感15篇12-27
感動中國演講稿開場白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