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鵪鶉的飼養(yǎng)技術
鵪鶉體長18厘米,體小而滾圓,褐色帶明顯的草黃色矛狀條紋及不規(guī)則斑紋,雄雌兩性上體均具紅褐色及黑色橫紋。雄鳥頦深褐,喉中線向兩側上彎至耳羽,緊貼皮黃色項圈。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鵪鶉的飼養(yǎng)技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鵪鶉的疾病防治
雛白痢
是常見危害大的細菌傳染病。病鶉精神萎靡。糞便呈白色漿糊狀。在病鶉飼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惡林均有一定效果。籠舍要保持清潔干燥,溫度穩(wěn)定,防止過密擁擠。
球蟲病
為腸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行性疾病,病鶉羽毛松亂,糞便帶血。可將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按0.2%的比例拌入飼料或溶于飲水中。連服4-5日即可見效。
潰瘍性腸炎
這是家養(yǎng)鵪鶉的一種具有高度傳染能力的疾病。鵪鶉弓背,雙目緊閉,拉稀,雙氫鏈霉素,泰樂菌素均為較好的治療藥物。四環(huán)素,呋喃類也有一定療效。
白喉病
多發(fā)生在梅雨季節(jié),病鶉眼腫流淚,食欲不振?蓪0.1%的二甲氧基嘧啶鈉粉拌喂或溶水飲用。同時還應把病鶉的頭在0.5%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馬立克氏病
也是鵪鶉常發(fā)的一種病毒性疾病,病鶉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癱瘓,貧血,兩翅下垂,排綠色稀糞。剖檢時常見內臟型,表現(xiàn)為心臟、肺、腺體、胃、肝、腎、睪丸及卵巢出現(xiàn)單個或多個腫瘤。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以預防為主。對初生鶉皮下注射馬立克疫苗效果較好。
大腸桿菌病
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包括急性敗血癥、臍炎、氣囊炎、肝周炎、腸炎、關節(jié)炎、肉芽腫和卵黃性腹膜炎等。該病是一種條件性疾病,改善環(huán)境是預防該病發(fā)生的有效措施。犬腸桿菌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臍部和皮膚創(chuàng)口感染。杜絕使用腐朽變質和受霉菌、大腸桿菌污染的飼料。加強鵪鶉飼養(yǎng)管理,勤刷水槽及飲水器具,使用優(yōu)質飼料,增強抗病力。
石灰腳病
病原體為突變膝螨,多寄生在鶉脛部和趾部。病鶉脛部和趾部發(fā)炎,有炎性滲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黃色結痂。嚴重時可引起關節(jié)腫脹,趾骨變形,行走困難,生長受阻,產(chǎn)蛋下降。治療時可用20%硫磺軟膏涂擦患部,每天2次,連用3-5天。也可以用溫水洗去脛部和趾部上的痂疲,然后用0.1%敵百蟲溶液浸泡4-5分鐘。
支氣管炎
是鵪鶉支氣管炎病毒(QBV)所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特點是流淚、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鼻竇發(fā)炎,蔓延迅速,死亡率高。QBV通過接觸及空氣傳播,火雞和雞也可能人工感染,但不濕臨床癥狀。鵪鶉發(fā)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100%。潛伏期4-7天。病鶉精神萎頓,結膜發(fā)炎,角膜混濁,流淚;鼻竇發(fā)炎,時有膿性分泌物,甩頭;打噴嚏,咳嗽,呼吸促迫,氣管羅音;肺、氣管發(fā)炎有病變,內有大量粘液;氣囊膜混濁,呈云霧狀,有粘性滲出物;肝有時發(fā)生壞死病變;腹膜發(fā)炎,腹腔有濃性滲出物。常聚堆在一起,群居一角;時而出現(xiàn)神經(jīng)癥狀。成鶉產(chǎn)蛋下降,生畸形蛋;疾∑陂g在飼料與飲水中添加0.04%-0.08%的土霉素和金霉素,并適當提高雛室及鶉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可減少死亡。另外要加強防疫工作,嚴防帶毒者與鵪鶉接觸。
雙球菌病
是由雙球菌引起的以拉稀、歪頭為特征的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閉目昏睡,呼吸困難,羽毛蓬亂無光。多數(shù)病鵪鶉歪向一側,不斷倒地,人工扶起,歪著頭又倒地,個別倒在地上采食。腹瀉嚴重,排黑色粘性或白色稀便。有的關節(jié)腫大,腹部腫脹發(fā)紫。產(chǎn)蛋小或產(chǎn)軟蛋、白皮蛋、棕色蛋,產(chǎn)蛋率顯著下降。病程7-21天。病理變化有:體表脫毛處皮膚發(fā)紅,腹腔內有漿液性、出血性或漿液纖維性滲出物。小腸壁增厚,腸管變粗,腸粘膜有彌漫性出血斑點,有的潰瘍面有高梁粒大小的黃色干酪樣物,撥去干酪物可見紅色的潰瘍凹陷。
肝臟腫大,被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或黃色條紋。脾臟腫大1-2倍,有出血斑點。腎腫大3-4倍,色暗。輸卵管發(fā)淡。防治方法:鏈霉素2g,用水溶液拌料24kg;0.05%的痢菌凈飲水,均連用7天。間隔5天,再用上法連服7天,可治愈。在服藥期,對舍及飲用具經(jīng)常清洗消毒,保持鶉舍環(huán)境衛(wèi)生。
鵪鶉的孵化
鵪鶉可用孵化器人工孵化,第1-6天孵化的溫度為38℃,濕度60%,第7-14天孵化溫度為37.8℃,濕度為50%,第15-17天落盤到出雛器中,溫度為37.7℃,濕度為65—70%。每間隔2小時翻卵一次,翻卵角度為90度。
通風可以利用孵化器的通風孔。照卵一般在孵化的第5-7天進行頭照,第12-13天進行二照。
鵪鶉的飼養(yǎng)
雛鳥出殼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雛箱內進行飼養(yǎng),第1-3天育雛箱的溫度為35℃,以后逐日下調溫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為30℃,第21天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溫下飼養(yǎng)即可。喂飼的原則是先飲水,后開食。
可分為單飼式和群飼式。單飼式即一個籠內飼養(yǎng)一只雄鳥或雌鳥,制籠材料可用鐵絲網(wǎng)及竹木等,籠長90厘米,寬20厘米,高15厘米,隔成5小籠,籠底網(wǎng)孔大小以鵪鶉的糞便能通過,而腳趾不會踩入為宜,間距大致為1厘米。
鵪鶉籠采食面網(wǎng)孔較寬,使它們能伸出頭頸采食。籠外面掛食槽和水槽。群飼式即采用大籠小群飼養(yǎng),以10只左右為宜。
鵪鶉的飼料
有玉米面、米糠、豆餅粉、麩皮、魚粉、骨粉、葉粉、食鹽、青菜、昆蟲等。飼料更多樣化,營養(yǎng)要全面,可以選擇品質好、適口性強、營養(yǎng)比較齊全、價格便宜、貨源比較充足的飼料來組成配合飼料。
鵪鶉食料以半濕料為主,每天喂食5次,每天每只給精料30克左右。鵪鶉喜溫暖、怕寒冷。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冬季舍內應加溫,室溫應保持在10℃以上。
拓展閱讀:鵪鶉的做法
一、鵪鶉蛋的做法介紹
香煮鵪鶉蛋
準備材料:鵪鶉蛋若干,茴香,桂皮,醬油,料酒等調味料
操作步驟:我們先將鵪鶉蛋以及所需材料統(tǒng)統(tǒng)清洗干凈。接著將蛋放到鍋中加入清水,茴香,桂皮煮著,然后在煮的過程中,用勺子輕輕敲碰鵪鶉蛋,將其外殼弄破,注意把握力道,不要將其全打碎。然后加入醬油,料酒等調理味燉煮,等到煮的差不多的時候,關火燜1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鵪鶉蛋美容湯
準備材料:鵪鶉蛋若干,銀耳,百合,桂圓肉,蓮子,冰糖,枸杞等
操作步驟:我們先將鵪鶉蛋清洗干凈之后,煮熟剝掉外殼備用。接著處理銀耳,再將百合,蓮子等這些食材放到鍋中燉煮(銀耳需浸泡后加入其中)。大概煮一個小時候之后加入銀耳,改小火燉煮半個小時左右。最后加入鵪鶉蛋以及冰糖,一起燉煮15分鐘左右,撒上枸杞燜2-3分鐘就可以食用。
家常鵪鶉蛋
準備材料:鵪鶉蛋,豬肉,各種調味料等
操作步驟:我們先將豬肉清洗干凈之后,用熱水過一遍。同時把鵪鶉蛋也清洗干凈煮熟備用。接著我們起好油鍋,將豬肉切片之后,放到油鍋中爆炒3分鐘左右,然后加水燉煮。最后把剝好的鵪鶉蛋放到肉中一起煮熟,加入料酒以及醬油,直到煮熟調味之后,就可以出鍋裝碗品嘗了。
鵪鶉蛋很小,如果不仔細剝殼的話,很容易破壞蛋白。那么該怎么剝才好呢?我們先將鵪鶉蛋煮熟,接著放到密封的盒子里倒入少許的清水,用手搖一搖,大概搖晃5分鐘左右即可打開剝殼,這樣剝起來就方便多了。
二、鵪鶉蛋有何營養(yǎng)價值
鵪鶉蛋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高,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鈉等礦物質及核黃素等,對結核病、高血壓、代謝障礙等有助益。同時,鵪鶉蛋甚至還對因食蝦蟹或某些藥物引致的過敏反應有抑制的作用。
鵪鶉蛋豐富的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賴氨酸、胱氨酸、維A、維B2、維B1.鐵、磷、鈣等營養(yǎng)物質,可補氣益血,強筋壯骨。功效:補氣益血,枝風濕,強筋壯骨。
鵪鶉蛋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豐富,還有高質量的多種磷脂,激素等人體必需成分,鐵、核黃素、維生素A的含量均比同量雞蛋高出兩倍左右,而膽固醇則較雞蛋低約三分之一,所以是各種虛弱病者及老人、兒童及孕婦的理想滋補食品。鵪鶉蛋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腦磷脂、卵磷脂、鐵和維生素等。但是對于人體需要攝入的量來說,鵪鶉蛋膽固醇還是太高,不宜多吃。
鵪鶉蛋外觀小巧,但營養(yǎng)價值很高。日本《養(yǎng)鶉》一書曾把鵪鶉蛋與人參、蝮蛇并論為佳品,且對肺病、肋膜炎、哮喘、心臟病,神經(jīng)衰弱有一定療效。適用人群:適宜嬰幼兒,孕產(chǎn)婦、老人(應注意膽固醇含量較高)、病人及身體虛弱的人食用;腦血管病人不宜多食鵪鶉蛋。
同時,鵪鶉蛋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強身健腦、豐肌澤膚等功效。鵪鶉蛋對貧血、營養(yǎng)不良、神經(jīng)衰弱、月經(jīng)不調、高血壓、支氣管炎、血管硬化等病人具有調補作用;對有貧血、月經(jīng)不調的女性,其調補、養(yǎng)顏、美膚功用尤為顯著。
三、鵪鶉蛋好還是雞蛋好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看起來和雞蛋只有大小之分的鵪鶉蛋其實卻比雞蛋貴很多,有時候甚至能高出一倍的價格,那么,很多人就要問了,難道鵪鶉蛋的營養(yǎng)價值比雞蛋還高?有沒有必要買比雞蛋貴這么多的鵪鶉蛋。
事實上,相同重量的雞蛋和鵪鶉蛋所含營養(yǎng)素其實基本相同,差異不大,雞蛋、鵪鶉蛋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基本一樣。要說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雞蛋里維生素A的含量是鵪鶉蛋的4倍以上。
2、鵪鶉蛋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卻多于雞蛋,特別是維生素B2的含量是雞蛋的2倍,它是生化活動的輔助酶,可以促進生長發(fā)育。
3、鵪鶉蛋中的膽固醇含量少于雞蛋。
4、鵪鶉蛋中的磷脂含量高于雞蛋。
由于鵪鶉蛋的價格是雞蛋的2倍左右,而它們的營養(yǎng)成分又相差不大,都是優(yōu)質蛋白,吸收率都好,所以日常生活中不妨以雞蛋為主,這樣更經(jīng)濟、食用更簡便些。
當然,對不同的人群還是可以區(qū)別對待的。比如6歲以下的幼兒,可以選擇吃鵪鶉蛋,每天3~4個為宜(3~4個鵪鶉蛋相當于一個雞蛋),因為同樣重量的鵪鶉蛋中磷脂的含量高些,有助于孩子的大腦發(fā)育。
而中小學生學習負擔重,用眼比較多,可以選擇吃雞蛋,每天2個左右,雞蛋中維生素A含量高,它對視力發(fā)育有利。
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議普通成年人每天吃0.5~1個雞蛋。高血脂患者保險起見,每周不要超過2、3個雞蛋(黃)。但是有肝膽疾病的人吃雞蛋,要根據(jù)身體情況選擇少吃或不吃蛋黃。
四、孕婦能吃鵪鶉蛋么
和雞蛋一樣,孕婦是能吃鵪鶉蛋的,只是孕媽媽在吃鵪鶉蛋的時候也要注意適量食用,最好合理地葷素搭配,全面而不至于過量地補充各類營養(yǎng)素。
孕婦吃鵪鶉蛋的好處有:
1、補充人體所需的元素
鵪鶉蛋含有接近20種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孕婦吃了有助于補充人體所需元素。尤其是蛋白質的含量特別高,100克鵪鶉蛋中就有含蛋白質12.8克。所以鵪鶉蛋特別適合孕婦食用。
2、防治孕期高血壓
面對“孕婦吃鵪鶉蛋好嗎”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鵪鶉蛋不但是營養(yǎng)滋補佳品,還是治療許多疾病的良藥。由于其含有維生素P等成分,孕婦吃了有防治孕期高血壓的功效。
3、促進胎兒大腦發(fā)育
鵪鶉蛋磷脂的含量高,磷脂有助于腦部發(fā)育。所以如果你要問小編“孕婦吃鵪鶉蛋好嗎”,小編可以告訴你,孕婦吃鵪鶉蛋可以促進胎兒的大腦發(fā)育。
溫馨提示:孕媽媽吃鵪鶉蛋不宜過量食用。因為鵪鶉蛋黃含膽固醇高,所以不能過量吃,否則會引起孕期高膽固醇,一般一天3~4個最佳。
【鵪鶉的飼養(yǎng)技術】相關文章:
如何養(yǎng)殖鵪鶉-鵪鶉的養(yǎng)殖技術08-14
綠殼蛋雞的飼養(yǎng)技術05-25
如何飼養(yǎng)馬蜂-馬蜂的養(yǎng)殖技術09-16
如何飼養(yǎng)金魚-金魚的飼養(yǎng)方法06-25
烏梢蛇的飼養(yǎng)08-05
蝎子的人工飼養(yǎng)方法及飼養(yǎng)技巧09-03
鵪鶉蛋與雞蛋的營養(yǎng)09-26
柴雞的飼養(yǎng)管理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