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心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一般資料:女,35歲,已婚,大專文化,中學教師,經(jīng)濟狀況良好。
求助者自述:近三個月來一直處于情緒低落狀態(tài),經(jīng)常感到委屈,有時獨自流淚,認為現(xiàn)實是冷酷無情的,覺得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來.工作生活沒有意思,對未來的婚姻生活悲觀失望,認為夫妻感情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終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飯,睡眠減少,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點小事就發(fā)脾氣。始終難以擺脫,猶豫再三,前來求助,希望得到心理咨詢師的指點。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自幼身體健康,未患過嚴重疾病。從小性格內向。聽一話,在大人眼中一直是個好孩子,沒有什么讓父母擔心的事。父母要求比較嚴格,從小到大生活一帆風順。24歲與現(xiàn)在的丈夫自由戀愛結婚。三個月前突然發(fā)現(xiàn)丈夫有外遇,就感覺天要塌下來,非常氣憤,悔恨交加,與丈夫大吵了一架。雖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諒他。
曾想到離婚,但顧慮重重。離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過,別人會怎么看自己;不離吧,自己又不愿再這樣生活下去。在這種矛盾沖突之下,日漸憔悴.情緒低落,脾氣暴躁。遇到別人談論婚姻問題時,就特別敏感、脆弱,后來甚至看到年輕人談戀愛都感到受不了。雖然還能堅持工作,但積極主動性較前降低,生活的興趣也大不如前了。
多選:1.會談過程中心理咨詢師已經(jīng)了解了(ACD)。
(A)求助者的成長經(jīng)歷 (B)求助者所持愛情觀
(C)求助者的癥狀表現(xiàn) (D)求助者的性格特征
多選:2.求助者的生理癥狀不包括( CD )。
(A)失眠 (B)厭食 (C)心慌 (D)頭痛
單選:3.求助者情緒問題不包括( D )。
(A)敏感脆弱 (B)情緒低落 (C)悔恨痛苦 (D)擔心害怕
單選:4.求助者的行為癥狀有( C )。
(A)生活難以自理 (B)做事猶豫不決 (C)31作消極被動 (D)回避社交活動
單選:5.針對求助者的問題,心理咨詢師不應該( A )。
(A)幫助求助著決定是否離婚 (B)幫助求助者積極調節(jié)情緒
(C)幫助求助者分析心理沖突 (D)幫助求助者發(fā)掘自身資源
單選:6.求助者的核心心理問題是( B )。
(A)情緒低落 (B)內心沖突 (C)悔恨痛苦 (D)憤怒不平
單選:7.求助者目前心理狀態(tài)屬于( A )。
(A)正常心理狀態(tài) (B)健康心理狀態(tài)
(C)神經(jīng)癥性心理問題 (D)精神病性精神障礙
多選:8.對該求助者心理與行為異常表現(xiàn)做定性分析的依據(jù)是( ASD )。
(A)有主動求治愿望 (B)對癥狀有自知力
(C)問題內容未泛化 (D)社會功能受損重
單選:9.求助者的自知力表現(xiàn)不包括( A )。
(A)對軀體疾病判斷正確 (B)對心理問題判斷正確
(C)對內心感受判斷正確 (D)對生活現(xiàn)實判斷正確
單選:10.求助者的咨詢問題最可能屬于( C )。
(A)器質性心理問題 (B)心理性生理問題(C)嚴重性心理問題 (D)一般性心理問題
單選:11.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不包括( D )。
(A)是現(xiàn)實和道德沖突 (B)內心痛苦無法擺脫
(C)情緒反應比較強烈 (D)問題內容尚未泛化
單選:12.求助者的沖突主要是( A )。
(A)要不要盡快離婚 (B)要不要告訴父母
(C)要不要選擇再婚 (D)要不要心理咨詢
多選:13.對于求助者丈夫的外遇行為,心理咨詢師應該( A )。
(A)保持中立態(tài)度接納求助者 (B)嚴厲批評她丈夫的行為
(C)首先替求助者打抱不平 (D)嚴格保護求助者的隱私
單選:14.求助者身上的積極方面不包括( A )。
(A)有嚴格的家教 (B)仍然堅持工作(C)有自我覺察力(D)主動尋求幫助
單選:15.按照埃利斯ABC理論,求助者的C不包括( D )。
(A)情緒低落 (B)責備丈夫 (C)要求離婚 (D)丈夫外遇
案例二
一、下面是某求助者的SCL-90測驗結果:總分202 ,陰性項目數(shù)27
多選:16、該求助者的測驗結果顯示( ABC )。
(A)有某些無法靜息、神經(jīng)過敏等癥狀
(B)有某些思維癥狀,如被動體驗與夸大等
(C)有某些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D)可能有一般的感知障礙
單選:17、該求助者的陽性項目均分是( B )。
(A)2.3 (B) 2.5 (C)2.7 (D)2.8
二、下面是某求助者的EPQ的測驗結果:
粗分 T分
P 5 60
E 11 62
N 12 70
L 3 40
多選:18、根據(jù)測驗結果,可以判斷該求助者為(BD )。
(A)傾向外向型 (B)典型外向型 (C)多血質類型 (D)膽汁質類型
多選:19、以下說法正確的包括( ACD )。
(A)該求助者可能比較難以適應外部環(huán)境
(B)EPQ原始分的轉化是換算出標準十分
(C)該求助者遇到刺激可能會有強烈反應
(D)EPQ成人問卷適用于16歲以上的受測者
案例三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42 歲,外資企業(yè)高級管理人員。
案例介紹:多年前,求助者的妻子出國留學,定居國外后向求助者提出離婚。離婚時,女兒判給求助者撫養(yǎng)。由于擔心自己再婚會讓女兒受委屈,求助者一直沒有考慮個人問題,獨自帶著女兒生活多年。幾個月前,求助者得知讀高中的女兒談了戀愛,非常生氣,并嚴肅地批評了女兒。讓求助者沒想到的是,女兒不僅絲毫沒覺得自己有什么不對,還說求助者是“老古董”,并說,如果求助者再干涉她的戀愛自由,她就要去國外和她媽媽一起生活。
女兒的話讓求助者又生氣又傷心,覺得為女兒付出這么多,但在女兒心中自己居然不如前妻,這讓他實在受不了。最近三個多月,求助者經(jīng)常生悶氣,還出現(xiàn)了頭痛、失眠等情況,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尤其看到談戀愛的高中生,就會聯(lián)想起女兒戀愛的事情,進而出現(xiàn)情緒波動.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好強,有責任心,工作認真負責,人際關系良好,身體健康,歷年體檢結果正常。
請根據(jù)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一、請對該求助者做出初步診斷,并說明診斷依據(jù)。(3分)
答:初步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診斷依據(jù):1、求助者身體健康,可以排除氣質性病變。2、根據(jù)區(qū)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原則,
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統(tǒng)一,精神活動內在一致,人格相對穩(wěn)定,沒有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
自制力完整,可以排除精神病癥問題。3、該求助者心理問題有顯示刺激引發(fā),內心沖突為常行,可以排除神經(jīng)病癥狀問題。4、求助者看到談戀愛的高中生出現(xiàn)情緒波動,說明其情緒出現(xiàn)泛化,可以排除一般心理問題。5、求助者主導癥狀是氣憤和傷心,情緒反應在正常范圍內,心理問題超過2個月,未滿半年,工作效率下降,表明社會功能受損,因此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二、請對該求助者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3分)
答:生理原因:未見明顯的生理原因。
心理問題:個性好強、存在不合理的信念,絕對化要求,糟糕至極。
社會原因:離婚、女兒不勸阻,談戀愛,并聲稱要和媽媽一起生活等負性生活事件,卻反有效的社會系統(tǒng)幫助。
三、良好的咨詢關系對心理咨詢有哪些重要意義?(3分) p1
答: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是保證心理咨詢成功的必要條件?梢允骨笾哂X得自在,幫助求助者減輕緊張不安與疑慮,有利于建立一個可以有效工作的咨詢關系。
四、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師對求助者積極關注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4分)p6\5
答:1、心理咨詢必須辯證、客觀的看待求助者,既要看到求助者的消極、灰暗、負性的失敗、缺點、與不足,還應該看到其長處、有點等積極、光明、正性的一面。
2、積極關注不僅僅是咨詢師積極關注、還應幫助求助者積極關注自己、看到自己長處和優(yōu)點等,自己發(fā)揮自己內在的潛能與資源。
3、積極關注時應該避免盲目樂觀。
4、積極關注時尤其應該避免消極。
5、積極關注也應該尊重現(xiàn)實、實事求是。
6、積極關注的目的是促進求助者自我發(fā)現(xiàn)與潛能開發(fā),達到心理健康地全面發(fā)展,這也是咨詢的最高境界。
案例四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0歲,大學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是某重點大學三年級學生。求助者不僅學習成績優(yōu)異,社會活動能力也很強,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半年前,求助者代表學院參加全校的辯論賽。由于賽前準備充分,求助者順利帶領隊友闖入決賽。沒想到,求助者在決賽中幾次出現(xiàn)口誤,惹得對手和臺下觀眾哄堂大笑。最后,求助者所在團隊沒有獲得名次。這件事以后,求助者一直悶悶不樂,他認為自己連累了整個團隊,覺得自己辜負了老師和同學們的信任,甚至認為自己根本就是不堪重任。兩個多月來,求助者情緒低落,煩躁不安,學習效率下降,學生會的工作也經(jīng)常出錯,借故不參加有比賽性質的校園活動,不像以前那樣經(jīng)常和朋友、同學交流,常常一個人在宿舍里發(fā)呆。求助者的同學擔心他繼續(xù)這樣消沉下去,建議他來接受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是獨生子,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父母都是醫(yī)生,對求助者管教比較嚴格。求助者自幼學習成績優(yōu)異,一直是班干部,好強,追求完美。身體健康,歷年體檢結果平常。
請根據(jù)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一、請對該求助者做出初步診斷,并說明診斷依據(jù)。(3分)
答:初步診斷:嚴重心理問題
診斷依據(jù):1、求助者身體健康、體檢結果正常,因此排除器質性病癥;2、根據(jù)區(qū)分心理正常與異常的原則,求助者主客觀統(tǒng)一,心理活動協(xié)調一致,人格相對穩(wěn)定,自制力完整,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可以排除精神病問題;3、求助者因在在大賽中發(fā)揮失常,導致歉疚的心理問題,是與現(xiàn)實刺激引起,是常行的內心沖突,可以排除神經(jīng)性病癥問題;4、求助者不愿意參加比賽性的活動,說明情緒已經(jīng)泛化,時間超過2個月,但在半年內,社會功能受損程度較為嚴重,因此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二、請簡述心理咨詢保密原則中保密內容及保密例外。 (3分) p3
答:1、保密內容:心理咨詢過程中求助者暴漏的內容、心理咨詢過程中與求助者的接觸過程。
在沒有征得求助者同意的情況下,心理咨詢師不得隨意透漏上述信息;心理咨詢師也不得隨意打探求助者與咨詢無關的個人隱私。
2、保密例外:求助者同意將保密信息透漏給他人;司法機關要求咨詢時提供保密信息;出現(xiàn)針對心理咨詢師的倫理或法律訴訟;心理咨詢中出現(xiàn)的法律規(guī)定和保密問題限制,如出現(xiàn)虐待兒童、老人等;求助者可能對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可傷害或死亡威脅的;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傳染性疾病。
三、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詢師采用合理情緒療法解決求助者的問題,請簡述合理情緒療法的原理與步驟。 (4分) p132
答:ABC理論是合理情緒療法的核心理論,它是埃利斯關于非理性思維導致情緒障礙和神經(jīng)癥的主要理論,其主要觀點是強調情緒或不良行為并非由外部誘發(fā)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高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情緒。
在ABC理論中,A代表誘發(fā)事件;B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及評價即信念;C代表繼這一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
操作步驟:(1)心理診斷階段,明確求助者的ABC. (2)領悟階段。 (3)修通階段。
四、在本案例中,咨詢師與求助者共情時應注意什么?(3分)
答:(1)咨詢師應走出自己的參照框架而進入求助者的參照框架。
(2)咨詢師必要時要驗證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4)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言。
(5)表達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達共情應考慮到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背景。
【心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題】相關文章:
管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題02-26
管理咨詢師案例分析題:國內飲料行業(yè)的發(fā)展案例02-26
管理咨詢師案例分析題:鋁制品廠案例12-27
管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精選02-26
管理咨詢師考試案例分析02-26
物流案例分析題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