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年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1~12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提出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
A.贊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魯納
D.凱洛夫
2.提出“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是在( )
A.1951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85年
3.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選拔班干部
C.關心學生身體健康
D.組織教育活動
4.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最早探討教育學問題的著作是( )
A.加里寧的《論共產主義教育》
B.馬卡連科的《教育詩》
C.克魯普斯卡婭的《國民教育與民主制度》
D.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
5.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A.備課
B.上課
C.考試
D.作業(yè)
6.現場教學是教學的( )
A.主要組織形式
B.基本組織形式
C.特殊組織形式
D.輔助組織形式
7.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 )
A.具體細則
B.基本要求
C.方針政策
D.主要技能
8.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國民學歷水平
B.提高國民素質
C.提高國民創(chuàng)新能力
D.提高國民知識水平
9.在德育工作中,要統(tǒng)一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建立“三結合”的教育網絡。這主要遵循的德育原則是( )
A.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B.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
C.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10.學生在參加課外校外教育活動時所體現的特點是( )
A.靈活性
B.自愿性
C.實踐性
D.全體性
11.實驗法所屬的教學方法的類型是( )
A.以直觀感知為主的
B.以實際訓練為主的
C.以探究活動為主的
D.以語言傳遞為主的
12.以跑、走、跳、投為主要內容的體育運動是( )
A.田徑
B.體操
C.球類
D.武術
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13.教育學等同于教育方針政策。
14.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年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
15.試簡析個人本位論的教育目的論。
16.簡述教育的社會功能。
17.如何轉化后進學生?
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
18.試述人的發(fā)展對教育的制約。
參考答案:
一、
1.B2.B3.A4.C5.B
6.D7.B8.B9.D10.B
11.B12.A
二、答案要點:
13.錯誤。教育學不等同于教育方針政策。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因此,客觀性是教育學的特點。而教育方針政策的制定既要體現人的主觀愿望,同時又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
14.錯誤。該觀點屬于教育心理起源論。它雖然看到教育中的模仿因素,但沒有看到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活動,把人的意識行為混同于無意識的模仿,導致了教育的生物學化。
三、答案要點:
15.(1)個人本位論認為,確定教育目的應該根據人的本性和需要。
(2)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健全發(fā)展的人,發(fā)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潛能。
(3)它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方面有一定的進步性,但是忽視了社會對教育目的的制約,是片面的。
16.教育對社會發(fā)展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與作用。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育的政治功能。
(2)教育的經濟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
17.(1)正確對待后進生,關心熱愛后進生。
(2)弄清情況,分析原因,對癥下藥。
(3)培養(yǎng)后進生的學習興趣。
(4)抓反復,反復抓。
四、答案要點:
18.
(1)教育要適應人的發(fā)展的順序性和階段性,循序漸進地促進人的發(fā)展。
(2)教育要適應人的發(fā)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
(3)教育要適應人的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和可變性,既考慮穩(wěn)定性,不任意改動教育內容和方法,又注意可變性,充分挖掘兒童發(fā)展的潛力。
(4)教育要適應人的發(fā)展的個別差異性,做到因材施教。
【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教育學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2016成考專升本《教育理論》試題及答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