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安溪色種的沖泡方法與技巧
安溪色種創(chuàng)制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品種有大葉奇蘭、黃棪(黃旦)、梅占等。色種中各品種茶的形、色、味各有特色。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安溪色種的沖泡方法與技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茶水比
茶葉沖泡時,茶與水的比例稱為茶水比。茶水比不同,茶湯香氣的高低和滋味濃淡各異。據(jù)研究,茶水比為1:7、1:18、1:35和1:70時,水浸出物分別為干茶的23%、28%、31%和34%,說明在水溫和沖泡時間一定的前提下,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絕對量就越大。
另一方面,茶水比過小,茶葉內(nèi)含物被溶出茶湯的量雖然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湯濃度卻顯得很低,茶味淡,香氣薄。相反,茶水比過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湯濃度過高,滋味苦澀,而且不能充分利用茶葉的有效成分。試驗表明,不同茶類、不同泡法,由于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不同飲茶習(xí)慣,對香、味濃度要求各異,對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泡茶水溫
水溫高低是影響茶葉水溶性物質(zhì)溶出比例和香氣成分揮發(fā)的重要因素。水溫低,茶葉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發(fā)出來。但水溫過高,尤其加蓋長時間燜泡嫩芽茶時,易造成湯色和嫩芽黃變,茶香也變得低濁。而且,煮水時水沸過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這種水泡茶時,茶湯應(yīng)有的新鮮風(fēng)味也受到損失。
現(xiàn)代科學(xué)證明,茶水比為1:50時沖泡5分鐘,茶葉的多酚類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溫不同而有異。水溫87.7C以上時,兩種成分的溶出率分別為57%和87%以上。水溫為65.5C時,其值分別為33%和57%以上。
不同茶類,因其嫩度和化學(xué)成分含量不同,對泡茶所用水溫的要求也不同。細嫩的高級綠茶類名茶,以85-90C為宜;氣候寒冷時,由于茶具溫度低,對泡茶用水的冷卻作用明顯,宜用沸水沖泡。
沖泡時間
茶水比和水溫一定時,溶入茶湯的滋味成分隨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因此,沖泡時間與湯色和滋味濃淡爽澀關(guān)系密切。例如,茶水比為1:50用沸水沖泡1分鐘,茶多酚和咖啡因的浸出率分別為38%和28%,茶湯中茶多酚與咖啡因比率為3.3,茶湯滋味淡薄;
沖泡5分鐘時,這兩種成分的浸出率為88%和57%,兩者比率為2.9,滋味適宜;而沖泡10分鐘時,兩種成分的浸出率分別為96%和92%,其比率為4.4,滋味濃澀。因而,一般紅茶和綠茶以沖泡5分鐘為宜。
經(jīng)過強烈揉切作用形成的紅碎茶和綠碎茶,顆粒細小,茶葉成分容易浸出,沖泡3-4分鐘即可;加奶或糖等調(diào)飲而作一次性沖泡時,可沖泡至5分鐘。
沖泡烏龍茶時需用沸水澆淋壺身,保溫性好,而且茶水比大,沖泡時間可適當(dāng)縮短,第一次“洗茶”,不宜超過1分鐘,第二、三、四次沖泡依次延長,分別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鐘即可。
這樣沖泡,茶湯不至于出現(xiàn)前濃后淡的現(xiàn)象。緊壓茶一般用煮漬法沏茶并進行調(diào)飲,最好把茶葉風(fēng)味成分一次性充分提取出來,獲得較高濃度的茶湯,要求煮沸10-15分鐘。
置茶有序
泡茶時置茶有三種不同方法,先放茶葉后注入沸水,稱為下投法;沸水注入約三分之一后放入茶葉,泡一定時間再注滿水,稱為中投法;注滿沸水后再放入茶葉,則為上投法。
不同茶葉,由于其外形、質(zhì)地、比重、品質(zhì)成分含量及其溶出速率不同,要求不同的投茶方法,做到置茶有序。身骨重實、條索緊結(jié)、芽葉細嫩、香味成分含量高以及品賞中對香氣和湯色要求高的各類名茶,可用上投法。
條形松展、比重輕、不易沉入水中的茶葉,宜用下投法或中投法。不同季節(jié),由于氣溫和茶冷熱不同,投茶方式也應(yīng)有所區(qū)別,一般可采用“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
【安溪色種的沖泡方法與技巧】相關(guān)文章:
安溪鐵觀音沖泡方法02-19
安溪鐵觀音的沖泡方法10-11
沖泡安溪鐵觀音茶的方法10-16
安溪色種的加工工序10-18
安溪色種的主要品種有哪些10-05
菊花茶的沖泡方法(5種)07-30
老竹大方的沖泡方法及選購技巧06-25
不同的茶應(yīng)該如何沖泡-不同茶類的沖泡方法與技巧01-22
四種紅茶沖泡方法隨你選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