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精選7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F(xiàn)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1
按照要求,我利用寒假仔細閱讀了彭興順教授的《教育就是喚醒》,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睆母旧险f:教育就是要喚醒人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
全書分為八講,內(nèi)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通讀下來,我認為不光是喚醒教師,同時還要喚醒家長。我作為一名教師也是一位家長,讀了這本書受益良多。
一、喚醒教師
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喚醒教師對職業(yè)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yè)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yè)發(fā)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作為教師,喚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對學生我們要有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學生一旦得到信任,他們的內(nèi)在動力就會被激發(fā),他們就會顯得聰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對一些后進生時,教師更應從培養(yǎng)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啟發(fā)誘導,激發(fā)興趣,去喚醒學生內(nèi)在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同時,喚醒也是教育的藝術。面對學生,教師要有一雙賞識的眼睛,這樣可以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教師要有一顆靈動的心,時時、事事貼近學生,使學生天性中最優(yōu)美、最靈性的東西發(fā)揮出來。
二、喚醒家長
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yǎng)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喚醒家長的發(fā)現(xiàn)智慧,開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有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作用。作為家長,我們要引導孩子確立人生目標,因為選擇什么樣的目標,就可能會有什么樣的人生。當孩子朝著某個目標奮斗時,還需要我們家長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熱諷、指手畫腳的旁觀。告訴孩子:當一個人能夠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追求夢想,無論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個樂章奏得響亮,這就是成功。
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重視和加強孩子責任感的培養(yǎng),讓孩子學會負責,對國家發(fā)展、個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責任感是支持孩子人生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質(zhì)人格的.保證和動力,是一個人將來立足于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品質(zhì)。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深刻的,而且是終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現(xiàn)的責任感的強弱,是孩子最先獲得的責任感體驗。因此,家長一定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要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這也是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同時還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點,互相溝通,肯定進步,發(fā)揚成績,糾正錯誤,并適時調(diào)整教育方案,這樣孩子的責任心就可逐漸形成。所有這些,都要求家長能夠持之以恒。而家長本身的持之以恒又給孩子起到了示范作用,促進孩子責任心的養(yǎng)成。
育人育心,澆樹澆根。喚醒教師、喚醒家長都是為了喚醒孩子,喚醒他們的責任和良知、喚醒他們追逐自己的夢想,成就美好的明天,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2
近日拜讀了彭興順老師的專著《教育就是喚醒》,如獲至寶,感慨良多。書中講到:教育的功能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是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是的,教育應當是幸福的,就是要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xx同成長,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新教育的四大改變:一是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二是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三是改變學校的發(fā)展模式,四是改變教育的科研范式。即使我們通過不懈努力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可我們堅信:我們所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到效果,可是只要不灰心,就會不斷走向成功。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是印證了泰戈爾說的.: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眴拘押⒆樱褪且獑拘押⒆拥呢熑闻c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正如文化是體現(xiàn)為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味。品味、道德、智慧是文化積累的總和,而這一切正是我們的追求。
新教育在實施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中確定“每月一事”,從微笑開始學會交往、從吃飯開始學會節(jié)儉、從演說開始學會表達、從走路開始學會規(guī)則、從種棵樹開始學會公益、從寫日記開始學會自省。讓孩子在主題活動中學會交往、懂得節(jié)儉、守規(guī)則……這正是孩子們成長的需要。
新教育十大主題活動每一項都主張讓孩子參與和體驗,這正是秉承了對生命的尊重。締造完美教室是讓每個生命創(chuàng)造奇跡、魅力社團課程是讓孩子的生命自由生長。原來,參與過、體驗過才會留下痕跡,豐富的課程和生活,才能豐富孩子們的世界,點亮孩子們的笑臉。
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讓我們一起為了幸福的教育而努力,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3
彭興順教授所著《教育就是喚醒》一書,讀來頗有感悟。
其中有一個章節(jié)講到"終身學習——教師持續(xù)發(fā)展的源頭活水",
談到學生可以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老師的不學無術。而要避免不學無術,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誠哉斯言!
目今能夠靜下心來讀書者寡矣!浮躁的社會,物欲的大比拼。果有潛心讀書鉆研者,卻大多會被視為另類,不為他人所容。嘗記訪學英倫之時,借住一當?shù)厝思,進門首入眼簾的便是一座依墻而立的書架,上面擺滿了厚薄不一,林林總總的各類書籍。而房主人——一位已過古稀之年的英國老兵,仍每天堅持閱讀,認真做批注,在我歸國之前,還贈我一本有關中世紀歷史的典籍作為紀念。我每天出門上課坐公交,發(fā)現(xiàn)車上乘客都是"低頭一族",但是大家不是在玩手機看視頻,而多是在讀書看報紙。教育專家朱永新說:"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由此觀之,此言不虛也。
我們生活中一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知識的淘汰更新速度一日千里。如果不能堅持每天進行廣泛深入的閱讀,不斷攝取現(xiàn)代文明所帶來的知識養(yǎng)分,何談教書育人?恐怕自己先要被大浪淘沙了。
愿大家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為中華教育的千秋偉業(yè)添磚加瓦!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4
暑假期間,我有幸靜心閱讀了彭興順的《教育就是喚醒》這本書,讀后讓我感觸頗深。正如書中開篇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笔堑,教育就是“喚醒”,一詞用的十分貼切,教育就是喚醒人們心靈最美好的東西,喚醒人們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也喚醒我們對教育的思索,對今后工作的思索。
教師要首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學生做好榜樣,用美德占據(jù)孩子的心靈。教師的師德要在愛中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教師要具有無私的愛,必須高度重視個人修養(yǎng),端正教學思想,更新知識結構,以高尚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博大無私的愛去感染學生,成為學生心中的楷模。在教育工作中,只有關心熱愛自己的學生,學生才會親近你,才樂于接受你的傳道授業(yè)解惑。
教師要寬容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當然也要嚴寬適度。對學生的承諾要兌現(xiàn),講誠信,懂得感恩?傊蠛⒆幼龅降淖约菏紫纫龊,才會為人師表,為學生樹立楷模,才能談及教育。
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這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們更要注意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一個人的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xù)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師一定做好學生的在校習慣養(yǎng)成教育,并且與家長密切配合。
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問,教給學生有用的知識,更要教會他們思考,教會擁有知識的方法;不僅要有一顆慈母之心,將自己所有的愛都奉獻給我們的學生,還要用自己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不僅要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還要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要不斷鼓勵每一位學生,給予他們自信,還要不斷發(fā)現(xiàn)學生進步的軌跡,肯定他們努力的結果……讓我們給孩子多一些寬容,少一些訓斥;多一些關愛,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賞,少一些打擊,那么你的寬容、關愛、欣賞就會澆灌出一片生機和蔥綠,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fā)光。
做老師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人記住,更不是為了讓學生感謝,但讓學生終身難忘的好老師,就是對從事這份職業(yè)的最高獎賞。教師的工作是寂寞的,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燈下面對潔白的四壁,靜靜地守候寂寞,撲去心靈的塵土去守望教育,構筑教育的理 想;更多的時候,我們會在黑夜里瞑思苦想,悄悄地等待成長, 揮去眼前擋住我們前進的細沙,追求教育的真諦。
讀完這本書細細反思,正如書中自序所說,我感覺到教育就是一份責任,也是一份壓力,更是一份動力。對每一位孩子不敢說放棄,也不能說放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激勵喚醒,讓每一花蕾努力綻放……。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5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與喚醒。”教育的功能就是喚醒人們心靈當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們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人生。
通過讀完本書我深有體會,深深地感悟到: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作為老師,我們要具備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業(yè)不精,人師之大忌;德不正,為人師之大害!弊鳛橐幻聲r期的教師,我們必須始終敬畏道德規(guī)范,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提升自我心理素養(yǎng)。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要做一個“愛教”、“會教”的好老師。
自古以來,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老師也一樣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才成功。但現(xiàn)實往往事與愿違,孩子們的差異參差不齊,教育家陳鶴琴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通過對本次的學習,讓我明白了教育不僅僅需要愛,還需要愛的智慧,愛的科學和愛的藝術,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暫時沒有教好的孩子!因此,用心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童心、責任心和信心。教育孩子的過程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要學會觀察,善于傾聽,及時做好家訪,其次,要理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最后要親近孩子,“親其師,信其道”,說明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再教育中的重要性,所以對于學生要做到關懷、寬容、關注和賞識。
“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边@是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彼哉f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對于孩子的教育過程,就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導致孩子不良習慣養(yǎng)成的原因有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所以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作為家長、老師以及社會,都應該給孩子做好示范,以身作則,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道路,并且在引導的道路上要講究科學,循序漸進,多鼓勵孩子,給孩子樹立自信心,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力股,老師應該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位孩子,善待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并去開發(fā)他的潛能,給孩子提供成功的動力,這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任務,也需要家長的共同配合,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目標,增強自信心理,激勵孩子對自己的目標付出實際行動,并一步一步為之奮斗,最終走向成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用美德去占據(jù)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勇于承擔責任,裝滿寬容上路,始終守住誠信,還要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孩子的心是一塊奇怪的土地,需要老師、父母與社會去共同灌溉,讓孩子的心靈沾滿了美德。
因此,喚醒孩子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6
在我校讀書月活動中,學校給每位教師購買了一本書——《教育就是喚醒》,從書名就能看出是一本很吸引人的書。我利用課余時間拜讀了這本書,說心里話,確實學到了不少的教育理念,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遇到了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看了這本書后,有些問題也就不算問題了。彭興順教授這本書共有八講,主要是從教師和家庭兩個環(huán)節(jié)闡述教育。其中我印象較深的是第二講和第五講的內(nèi)容。
現(xiàn)在我就第二講《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和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的內(nèi)容談談我的感想。第二講開篇就問:我們做什么樣的教師才是好教師?好教師的重要條件是什么?答案有愛心、能力、專業(yè)素質(zhì)、責任感、親和力、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情意等等。大家都說的不錯,教師除了具有這些條件外,彭教授認為就是"愛教、會教"四個字。我也挺贊同教授的說法,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是愛學生,再就是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書中把教師分為幾種類型:第一種,生存型教師——無奈的苦涯,看書中所舉的例子,自己偷偷的笑呢,其實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例子中的某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較消極或被動教學,把教師的工作看成無可奈何的選擇,我是不是要重新認識我的思想問題呢?改變一下我的思路呢?我能不能把這份工作看作是一種享受呢?第二種,享受型教師——吃苦也是享受。有時想老師應該懷著滿腔的熱情投入工作,并在教師這一平凡的職業(y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教師快樂地與學生交往,欣賞地享受著自己教學中的成就。學生成長,教師快樂。我現(xiàn)在的教學中,基本能達到這種類型的教師,和學生們在一起很快樂。愛孩子、愛學校、愛事業(yè)——而當教師。
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教育是一首詩》中說:"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樂的心情……享受著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種生活的詩意;你能從平凡中品味出偉大,從失敗中咀嚼出成就;你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走進每一個孩子的心房;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幸福從此熙熙攘攘。"看完名人所說的,是不是真的感到幸福的多。第三種,發(fā)展型教師——創(chuàng)造的快樂。作為這一類型的教師,我們確實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師的工作中,我們都應把教師看成是教育活動的反思者,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步。如果教學沒有反思,讓自己的認識停留于知其然而不去探究其所以然,是不明智的教育觀念。教師在教學中,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受新思想、新理論,更新自己的觀念,自覺調(diào)整決策與行為,在提高認識水平的同時也爭取實踐的成功。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在《漫談邊教學邊研究》一文中說:"他在教學中始終處于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中,始終處于體驗與享受教育教學的幸福與快樂中,職業(yè)道德更為堅定,專業(yè)精神也不斷豐盈。"我們在工作中就缺少創(chuàng)造性及研究性教學的精神。
書中第五講《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不管作為家長,還是教師,在我的生活及教師生涯中,我認為孩子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很關鍵的,尤其是小學的前三年和中學七年級是培養(yǎng)孩子的行為習慣關鍵幾年。蘇聯(lián)作家烏申斯基所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所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第五講主要從三個方面談到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好習慣成就好人生、不良習慣成因分析和如何培養(yǎng)良好習慣。良好習慣有利于事業(yè)發(fā)展,有利于家庭幸福。不利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發(fā)源地,許多不良習慣表現(xiàn)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往往是在家長身上。一是家長缺少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意識,認為樹大自然直,未能抓住機遇的最有利時機。二是家長對孩子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孩子們所做的事情都讓大人做了,表面上是在幫助孩子,實際上卻在阻礙孩子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有的家長雖然想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另外,存在缺陷的學校教育也是學生不良習慣的生長區(qū),在家庭中的不良習慣帶到學校,學校在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孩子的其它方面,不良習慣一直延續(xù)下去,后果在不斷蔓延難以收拾,并且老師的習慣也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學生。最后,不盡如人意的社會影響是學生不良習慣的助推器。
本講中的第三部分是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在書中教給了我們很多,例如,以身作則,良好示范(舉了很多這方面的例子);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強調(diào)四個字:開始,堅持。在教育中行為習慣的要抓住兩個轉(zhuǎn)化,即從認識向行為的轉(zhuǎn)化,從行為向習慣的轉(zhuǎn)化。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要有以下的習慣的養(yǎng)成:
1、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均衡營養(yǎng);
2、作息習慣:早睡早起,形成規(guī)律;
3、自理習慣:力所能及,自強自立;
4、學習習慣:積極主動,步步為營。
習慣的養(yǎng)成要講求科學,循序漸進。教育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教育也是一門學問(好好學習,好好經(jīng)營自己的家),孩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頭事。
我看完的這本書后,從書中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是一種學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有些問題是我們家長所犯的通病?赐陼约河兴此,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需要改正,掌握正確的方法,教育我的學生和孩子。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7
拿著彭興順老師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喚醒》一書,一一閱讀下來,感受頗深。讓我明白了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喚醒,喚醒是生命與生命的交融,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鼓舞和喚醒!苯逃墓δ軓母旧险f,就是要喚醒人們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人性發(fā)出燦爛的光輝;喚醒人們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蘊藏在人腦中的巨大潛能得以開發(fā);喚醒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深切感悟,使人們在創(chuàng)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喚醒教師,就要喚醒教師的愛與責任,自覺踐行師德規(guī)范;喚醒教師對職業(yè)的.審美情趣,不斷升華職業(yè)境界;喚醒教師的雄心壯志,追尋專業(yè)發(fā)展之道;喚醒教師的育人擔當,不拋棄,不放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要改變孩子,先改變家長。喚醒家長,就要喚醒家長的示范意識,抓住習慣培養(yǎng)的教育根本,著眼孩子的終身發(fā)展;喚醒家長的發(fā)現(xiàn)智慧,開發(fā)孩子的優(yōu)勢潛能,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澆樹要澆根。喚醒孩子,就要喚醒孩子的責任與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喚醒孩子追逐人生夢想,成就自己美麗人生。
不一而足,有見地的語句比比皆是。全書分為七講,內(nèi)容分別是守望道德星空、發(fā)現(xiàn)教師職業(yè)之美、就這樣成為名師、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養(yǎng)孩子習慣、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點亮孩子心中的那盞燈、用美德占領孩子心靈。
喚醒的過程就是如此,不是要求別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應該主動去做什么,只有這樣做就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體驗到自己的潛力、體驗到生命的活力與無限發(fā)展的可能,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喚醒。一個喚醒的生命才會讓自己的生命變得精彩而充滿陽光。
【教育就是喚醒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育就是喚醒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2篇)05-17
《喚醒心中的巨人》讀書筆記11-09
喚醒護理讀書筆記通用04-28
喚醒護理的讀書筆記(精選5篇)05-23
喚醒護理讀書筆記范文(通用5篇)06-07
兒童文學閱讀中的喚醒教育分析09-26
《寬恕就是愛》讀書筆記07-14
《最愛的狗狗就是你》讀書筆記01-09
喚醒自己的格言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