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水滸傳有感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體會,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水滸傳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何為殉道?所謂的殉道者,是一群為了心中信仰目標不惜獻上自己生命的人,他們的宿命大多都只有一個,以自己的生命,把歷史的車輪向著正確的軌道上推去。
——題記
“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边@便是宋公明宋江的人生信條,他始終忠于國家,忠于當(dāng)時的朝廷。哪怕是國家負他,虧待他,他亦毫無怨言。
剛上梁山時,宋江是萬般無奈。仍然心系國家的他自然不愿意坐上第一把交椅,眾好漢一起相勸,宋江才愿當(dāng)上這頭領(lǐng),后來又在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時立了一面“替天行道”的杏黃旗,又添兩面牌匾,上書“常懷貞烈常忠義,不愛資財不擾民!币员碜约阂黄倚。
宋公明雖落草為寇,但心中常想著國家和朝廷,后遂與朝廷議和,接受招安。便助朝廷平定叛亂,不為功名利祿,為的是國家安定統(tǒng)一。從此四處征戰(zhàn),每一戰(zhàn)無不是拼盡了全力,每一戰(zhàn)無不是深謀遠慮,終于使得叛亂平息,國家安定下來,宋公明倍感欣慰,自己終究沒有負了“忠義”二字。此時的宋江本該衣錦還鄉(xiāng),擁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但當(dāng)時奸臣當(dāng)?shù),哪里卻容得下這等忠義之士?于是乎,宋江被賜以毒酒,但他并未感到一絲的不公:“今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說罷,將這毒酒一飲而盡。他直到臨死,始終都是愛著這個國家的,他甘愿為此獻上生命,這簡短的話語之中,藏著的是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秦時的商鞅,自己被五馬分尸,但保證了新法的推行,最終使秦國的實力遠超六國;宋時的岳飛,這位抗金名將力挽狂瀾,最后卻冤死于“莫須有”;《感動中國》中的排雷英雄杜富國失去了雙眼和右臂,換來的是一片干凈安全的大地,他們的偉大,正是源自于他們的努力和自我犧牲。
其實,報效祖國不總是需要流血與犧牲。成為祖國的棟梁不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嗎?
然而,歷史的車輪正是在無數(shù)人的努力和獻身下,毋庸置疑的向著更美好的方向移動著。我們今日的安逸生活,不正是靠著前人的努力奮斗而得到的嗎?我們何嘗不可以,以自己的滿腔熱忱去回報我們?nèi)諠u繁榮的祖國嗎?
【讀水滸傳有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水滸傳》有感:讀水滸傳有感05-04
讀水滸傳有感01-10
讀《水滸傳》有感[精選]09-23
(經(jīng)典)讀《水滸傳》有感08-16
讀《水滸傳》有感[精選]08-09
讀《水滸傳》有感(經(jīng)典)08-11
(精選)讀《水滸傳》有感08-18
[經(jīng)典]讀《水滸傳》有感06-30
讀《水滸傳》有感06-20
(經(jīng)典)讀《水滸傳》有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