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讀后感[合集]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弟子規(guī)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guī)讀后感1
《弟子規(guī)》中首先寫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孝順父母,與兄弟姐妹們友好相處。其次在所有生活中的行為舉止要小心謹慎,要信守承諾。以公正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任何人,并且親近有仁德之心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的事。
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呼喚我們的時候,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命令時,我們要馬上行動,不能偷懶,父母悉心教導時應該恭敬地聽從,父母責怪時,我們要順從且虛心接受。
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父母生病時,兒女應盡力照顧,如果病情加重,應日夜守在他們床邊。如果父母去世了,要守喪三年,經(jīng)常悼念著他們。自己的住所也應變更,不飲酒吃肉,守喪時講求禮節(jié),祭拜時要真心誠意。雖然父母去世了,卻也要當作他們?nèi)栽谏磉厱r一樣恭敬地對待。
冠必正紐必結(jié)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份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衣冠要整潔正統(tǒng),紐扣必須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系緊,以免走路時被絆倒;氐郊乙衙弊、外套、鞋子放到規(guī)定的地方。不要造成臟亂,導致滿地污穢。衣服貴在整潔,不一定要穿華貴的服飾而浪費錢財。穿著要考慮到自己的地位、身份,也要顧及家中的經(jīng)濟狀況。對于日常飲食,不要挑三揀四,吃的.食物要搭配得當、營養(yǎng)均衡,切勿暴飲暴食。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但凡說出的話,要講信用為先,如果不能對自己講過的話負責,就不要答應人家。至于欺騙,這是萬萬不能做的事。
《弟子規(guī)》中的這些教誡對于我們來說會是受用無窮的,古代才人智慧的結(jié)晶能夠得以傳承到現(xiàn)在實在是不容易。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修養(yǎng)著我們這一代,就如同《弟子規(guī)》對我的影響一樣。所以中華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團結(jié)奮進的無窮動力。
弟子規(guī)讀后感2
弟子規(guī)——我的經(jīng)典啟蒙老師《弟子規(guī)》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書,是人們的生活規(guī)范。
小時候,我很調(diào)皮,經(jīng)常惹禍。媽媽就給我買了一本《弟子規(guī)》。這本書講了很多古代名人精彩的小故事,從中引出許多道理,讓我很快就喜歡上了它。讀了《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規(guī)》中講到:"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不禁讓我想起了那年我還在念幼兒園大班時的一天,媽媽帶我去爬龍山,在下山時不小心摔成右手肘骨折了,媽媽整夜陪著我,在我傷口疼痛的時候,用輕柔的聲音安慰我,在我入睡的時候,她整夜陪在我的身邊,替我蓋被子,按摩傷口。等我睡著的時候,她才小睡一會兒。有一天早上醒來,我看見媽媽臉上掛滿了淚痕,眼里布滿了血絲。不懂事的我當時一點都沒放在心上,現(xiàn)在想起來,感覺十分慚愧,媽媽這樣子,就是因為我“身有傷”所以“貽親憂”啊!我們做子女的應該要體貼父母,盡量不要讓父母操心。
在《弟子規(guī)》里,我最喜歡的一段話是“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边@句話告訴我們要如何孝敬我們的父母,我想起了漢文帝劉恒親嘗湯藥的感人故事:漢文帝劉恒,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個兒子,災年被封為代王。漢文帝對母親非常孝順,從來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親得了一場大病,一病就是三年,臥床不起。這可急壞了劉恒,為了母親能早日康復,他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常常是衣帶不解,覺也不睡。有時看到母親睡熟了,才趴在母親的床前打一會兒瞌睡。劉恒親自為母親煎湯藥,每次煎完了,自己總先嘗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劉恒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我想,劉恒是皇帝,還這么孝順父母,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一定更把這種美德發(fā)揚光大,F(xiàn)在,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讓我們用一個個細小的進步,一天天的長大懂事,一次次的優(yōu)異成績來回報父母,因為我們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弟子規(guī)》,你就象是充滿智慧的長者,不,更象是我領(lǐng)略經(jīng)典的啟蒙老師,讓我在生活中不斷實踐,在領(lǐng)悟中不斷成長,衷心的謝謝你!有您的陪伴未來一定更美好!
弟子規(guī)讀后感3
《弟子規(guī)》是古代圣賢的智慧結(jié)晶,是教育子弟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特別是當今社會風氣不好,我們更應該以書中的思想光輝作為我們前進路上的明燈。以下是我閱讀書后的深刻體會。
首先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里主要是教誨我們讀書要專注,集中注意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注意力是心靈的窗子,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不進來。”就拿我們學生說吧,要想學習好,上課就要認真聽講,老師的一舉一動都要仔細觀察。為什么在講這個問題時老師聲音那么大;為什么講那個問題時,老師特意打了個手勢。如果聽課時東瞅瞅西望望,不能全神貫注,是聽不好課,掌握不好所學內(nèi)容的。
其次是“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告訴我們把握光陰及時努力,如果經(jīng)常熬夜玩電腦游戲睡懶覺會影響身體,人也會很快衰老的。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边@幾句話,受益匪淺,也是感觸最深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我寫作業(yè)時,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思考或查閱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jīng)常犯的.,這樣的學習效率通常不高,甚至常被父母批評,也讓老師跟著操心。我周圍還有些同學,經(jīng)常抱怨自己腦子笨基礎差,自甘落后。其實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他們對自己沒信心,因此就不能像學習好的同學那樣尋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
讀著這本書就像在讀一片天空,深邃悠遠。我要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從小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品行,為以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弟子規(guī)讀后感4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一本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的守則,從上幼兒園開始,就背誦了弟子規(guī),F(xiàn)如今,每年暑假我都會拿出來重新朗讀,而每次都會有新的認識,新的感受!
讀了《弟子規(guī)》后,最使我受到啟發(fā)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話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應該虛心接受,不能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理解了這段話的意思后,我不由得深感內(nèi)疚:平時爸爸媽媽叫我,我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做事,我也總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
《弟子規(guī)》還有這樣的一句話,我一直記憶猶新!坝H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幾年前,我奶奶來縣城看病后返回老家。爸爸每個周末都回去看奶奶,而且每次都要住幾天?吹絼e的小伙伴周末都出去玩,我就哭著給爸爸打電話,不停問他什么時候回來。爸爸說:“乖寶寶要聽話,你需要我,可是奶奶現(xiàn)在更需要我”當時我不明白,現(xiàn)在完全懂了。父母都有老去的一天,當他們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就是我們回報父母恩情的'時候,“烏鴉反哺,羊跪乳”動物都懂的,何況我們?nèi)肆耍?/p>
反復朗讀《弟子規(guī)》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團結(jié)同學!胺彩侨、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蔽覀兩钤谕黄{天下,同一個校園里。班里有的同學家庭條件不好,也有的父母不在身邊在外地工作的,每天上學總會出現(xiàn)丟三落四的,或者缺少必要的文具,我覺得他們更需要愛和幫助。早晨上學時,我常常多帶些口罩,橡皮和筆。爸爸看到總會笑著說,學雷鋒嗎?我說是的。我付出了愛,同時我也收獲了滿滿的愛。
《弟子規(guī)》是一面鏡子,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行為準則:“好學多問肯鉆研,勤勞篤行樂奉獻。明禮守法講美德,孝親尊師善待人!薄兜茏右(guī)》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反復閱讀,定能受益終身!
弟子規(guī)讀后感5
利用暑假,我好好學習了《弟子規(guī)》!兜茏右(guī)》里教我們許多良好的習慣、品質(zhì),對我們與人、親友、社會交往,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zhì)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
當我讀到只一句時,對這句中的“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辈辉趺疵靼,于是便好奇地翻開這句的解釋:讀書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這三到都要實實在在地做到。讀書是正在讀這一段就不要想到別的一段。這段還未讀完,不要應為沒有興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別的.一段,而東翻西閱,比坑定寫信來,按部就班地讀完。讀書是要有規(guī)范,讀一本書或一門功課,要有比較寬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為時間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開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誤事情,所以一規(guī)劃好就要開始趕緊用功。原來是這意思?磥恚兜茏右(guī)》中的文言文字雖少,但表達的意思卻很深奧,值得我們?nèi)W習,探究里面豐富多彩的人生哲理。
平時,我在寫作業(yè)時經(jīng)常分散注意力,一會兒玩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想別的事。記得有一次,我汗流浹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東西后,就急忙打開語文評價手冊來訂正。沒有仔細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題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寫了下來。結(jié)果,第二天老師批改完后發(fā)下來,我打開本子,上面寫著三個鮮紅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細的熟讀原文。“找到了,找到了!本褪沁@句,我高興地說?磥,只有認真仔細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
《弟子規(guī)》里還有著許多“規(guī)矩”,等著我們?nèi)W習,去理解,去體會。
《弟子規(guī)》里這些“規(guī)矩”看似平常無奇,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如果我們認真去踐行,給父母開來的快樂是無限的,給自己帶來的收獲也是巨大的,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好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將來,一定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
弟子規(guī)讀后感6
《弟子規(guī)》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它規(guī)定了學生的六門主修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要謹慎小心,言語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而且親近有仁德的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今天,我就讀了這本圣賢書
媽媽說,弟子規(guī)這三個字,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為什么?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學看什么叫《弟子規(guī)》?“規(guī)”是什么意思?就是規(guī)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guī)范。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了解這一本書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們?nèi)绾巫龊靡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
我輕輕翻開書,細細讀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是無比的贊嘆。
《弟子規(guī)》教給了我許多道理。我在弟子規(guī)中懂得了孝敬父母、老人;與朋友相處要團結(jié)友愛的品德;還知道了一些生活中必有的常識。以前,在和弟弟分蘋果時,從不謙讓?勺x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會起了“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這句詩,于是,就把大蘋果給了弟弟。以前,在爺爺面前,都會夸夸自己的學習?勺x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會想起“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這句詩。于是,就靜靜地聽爺爺?shù)慕逃。以前,我頭發(fā)不整就想出去玩?勺x了《弟子規(guī)》后,我就會想起“冠必正 紐必結(jié) 襪與履,俱緊切”這句詩,所以,我紅著臉兒跑回屋,頭發(fā)理好才出來。以前我沒有洗漱就想上學。可我讀了《弟子規(guī)》后,我想起了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凈手“這句詩。在我挑食不吃菜的時候,我想到了“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這句詩。在我馬虎小事時,我想起了“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這句詩……《弟子規(guī)》,它是一本教我們?nèi)绾巫鋈说囊恍┗A規(guī)范。每一個人能了解你應當如何做人,會使你個人的修身得到進步。長此以往社會就會得到大的進步,我們的民族也會興旺發(fā)達,生生不息。
《弟子規(guī)》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它伴我成長。
弟子規(guī)讀后感7
我好奇地手捧著老師剛剛發(fā)下來的《弟子規(guī)》讀了起來,“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讀著讀著,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不禁陷入沉思:
前幾天,是我和雙胞胎妹妹的生日,媽媽為我們準備了一大桌好吃的飯菜,還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又送給我倆每人一個芭比娃娃,我感覺今天自己是最幸福的。這時候,爸爸的一句話把我問住了:“你媽媽哪天生日,知道嗎?”我和妹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搖搖頭,看著爸爸媽媽。
“自從有了你們倆,你媽就再也沒過過生日……”
“你看你,挺高興的,跟孩子說著干啥?”媽媽打斷爸爸的話,又轉(zhuǎn)臉對我倆說:“快吃飯,別聽你爸的!
吃完晚飯,我回到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腦海里全是媽媽忙碌的身影:我和雙胞胎妹妹的出生忙壞了媽媽,因為爸爸要照常上班,所有的家務都要媽媽一人來做,還要照顧我們姐妹倆。好不容易熬到我們長大了一些,我已走得穩(wěn)穩(wěn)的了,可妹妹連站都站不起來,媽媽著急了,帶她去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妹妹患有腦癱,不能走路,智力也會很遲鈍?蓩寢尵褪遣桓市模瑤е妹萌チ耸畮准裔t(yī)院,結(jié)果都一樣。但媽媽并沒有放棄,只要聽說能治好妹妹的病,就是再遠媽媽也會帶妹妹去,幾年下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但是媽媽沒有低頭,永遠把微笑掛在臉上。對于我和妹妹,媽媽也總是盡量滿足我們的'要求,每年過生日都會送我們禮物,做好多好吃的,F(xiàn)在我在讀小學,無論刮風下雨,媽媽每天按時接送我,其余時間,除了做家務,就是照顧妹妹,由于妹妹的身體狀況不能上學,媽媽就在家做起了她的老師,用我的舊書教她識字,學數(shù)學。媽媽每天這么累,為了妹妹,為了我,媽媽付出了多少呀,可我又曾為媽媽做過什么?黃香年僅九歲,炎炎夏日時,就給父母的蚊帳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清涼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蟲和蚊子扇開,讓父母好安心睡;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體溫使父母的被子暖和,讓父母睡得舒服,可我呢,我都十三歲了。
媽媽呀,女兒真想快快長大,能幫幫你。媽媽,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我一定會照顧好妹妹,照顧好你和爸爸。
弟子規(guī)讀后感8
《弟子規(guī)》那本金色的小書,短小而精悍。傳承著中華五千多年的傳統(tǒng)文化,凝聚著一輩輩人。
那一個笑聲與淚水交織的夏天,別了母校,剛摘下紅領(lǐng)巾,滿帶稚氣的我考上了華泰。剛開學,學校就發(fā)了一本小小的書——《弟子規(guī)》,還要全文背誦。剛開始,我只是應付著讀著。一天早上,家中停了電,出于無聊,我隨手拿起那本小書看了起來。漸漸才發(fā)現(xiàn)它——《弟子規(guī)》的內(nèi)容如此精彩。
我讀它、品它,學會了許多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兜茏右(guī)》中的《入則孝》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讀了弟子規(guī)中的的《入則孝》后,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原以為為父母做幾件家務事就是“孝”了,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其實什么是“孝”我一點都不懂。反而,父母對我百依百順,照顧到家,我想要的東西想方設法的滿足我,還反倒覺得父母為自己做的是理所當然,甚至有時候他們對自己過于擔心還覺得他們很煩,討厭他們。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記得有一次,吃飯的時間到了,媽媽喊我吃飯,而不聽話的我卻始終沉迷于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中不肯離去,媽媽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應付,等到爸爸媽媽都吃完了,我也沒有去。等到節(jié)目結(jié)束了,我有感覺肚子餓了,走出房間一看,桌上已沒有飯菜了。我氣憤極了大喊:“媽媽,我要吃飯,怎么沒有了呢?”媽媽急急忙忙的從房間走出來:“沒有了!你要吃飯?我給你去做!庇谑菋寢尲贝掖业臑槲胰プ鲲垺6疫在埋怨著…,F(xiàn)在回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父母為我們做得太多太多,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他們用他們溫暖的大手緊握你的小手;當我們生病時,是他們將我們擁入他們暖和的懷抱;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是他們?yōu)槲覀兡托牡闹v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無私的付出。你們發(fā)現(xiàn)過嗎?他們頭上已悄悄爬上歲月的痕跡——因我們而生——那一絲絲銀發(fā)……
感恩父母,他們只需要你以后過得好就好,他們只需要你在他們工作勞累時在他們耳邊輕輕說的那一聲:我愛你們。
品讀《弟子規(guī)》,品讀《入則孝》,實踐《弟子規(guī)》實踐《入則孝》。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做人基本準則——《弟子規(guī)》吧!
弟子規(guī)讀后感9
我讀了《弟子規(guī)》以后,有些詞、句子不能理解,經(jīng)過老師一講,差不多全懂了。像:父母呼,應勿緩。這句的意思是:父母叫你,聽到必須回答,不能遲鈍。還有:父母教,須敬聽。就是說父母教你必須洗耳敬聽。
我還聽老師說,這是古人所經(jīng)歷的一些事,得出的道理,一些是教我們要尊老愛幼,一些是要我們好好學習等等。
我喜歡天天讀著我們祖先的杰作《弟子規(guī)》,這本書融合了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兜茏右(guī)》先后有序地講解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guān)愛兄弟,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事,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guī)范。這本書分為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心有余力,則以學文。
首先,《弟子規(guī)》告誡人們要孝敬父母親,友愛兄弟姐妹。其中,孝悌是中華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又曰“舉忠臣與孝子之門”,這是因為守孝道者必有一顆善良仁慈之心,推此仁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北啬芊⻊沼诖蟊,為天下人謀利益。所以,有人提議把孝道列為考察干部的必備條件,這并非沒有道理。從治身,到治家,再到治國,孝行是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安樂生活的重要因素。
其次,《弟子規(guī)》告誡人們要親愛民眾,親近仁者。一個人如果對親人、同學、朋友、客人親仁,必定會贏得廣泛的'尊敬,從而樹立起崇高的威信。我國領(lǐng)導人的親民形象贏得了東西方社會的普遍贊譽。我們也經(jīng)常說:“同學哪怕失去了一根稻草,老師也愿意用金條去換回!崩蠋煂W生的一片愛心,也贏得了學生對老師的無限尊敬,而這正是一個班集體沖破困難走向輝煌的重要保證。
《弟子規(guī)》,你雖然只是一本小小的讀物,但是里面卻隱藏著大大的力量,大大的智慧。我擁有了你,就等于擁有了一件寶貝,所以我喜歡你。我會永遠地把你珍藏起來,時時刻刻念著“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瑾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弟子規(guī)讀后感10
這三個字,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了,''''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為什么?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所以我們說,《弟子規(guī)》中的"規(guī)"是什么意思?它就是規(guī)范、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guī)范。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了解這一本書的用意在哪里?就是教我們?nèi)绾巫龊靡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所以,我們都應該"弟子規(guī)"學好。
南京十校四年二班鄧鈺穎指導老師:劉瑾
放假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留的作業(yè)里面有一項背弟子規(guī)的作業(yè),我在放假的第七天,我背會了,說實話其實很難被,后來,媽媽給我把下面的解釋,讀了一遍,我才一點兒一點兒背下來的,媽媽說;"背《弟子規(guī)》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認真,再把低下的解釋讀了,基本就能背下來了。"
這時,我按媽媽的方法去背,這背了七天,我背完之后,我決定把以前的壞毛病都改掉,要把壞毛病改稱好習慣。
第二天早上,我八點多起床了,一看媽媽去上班了,我想:我今天可以給媽媽一個驚喜,我起來穿好了衣服,梳完頭,我就開始干活了,等媽媽回來我就打掃到一半,這時,媽媽要干活,我說:"媽媽,不用你,我來就可以了。"
媽媽說:"你今天怎么這么聽話呢?"
我說:"我以后天天都會這么聽話的。"
我覺得《弟子規(guī)》真能把孩子們的壞習慣改為好習慣。
所以,我希望將來我一定要我的孩子也背。
弟子規(guī)讀后感11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guī)范。它教導我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與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并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通過學習弟子規(guī)讓我受益匪淺,它不知不覺地影響了我的一言一行。弟子規(guī)信里面有這樣一句: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巧語,污詞,市井氣,切戒之。這句話的意思是:話只要說得有理有據(jù),不在于多;不切實際的花言巧語,反而令人討厭。尖刻挖苦和下流骯臟的話都不要講;粗俗的小市民習氣,都要堅決戒除。
我曾經(jīng)也有過這樣的事情,話說的很多,一點依據(jù)也沒有,讓我的同學很討厭,當別的同學和我吵架時,我也曾經(jīng)說過很多臟話,不但沒解決我們之間的'矛盾,還在其他同學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學完弟子規(guī)后,我嚴格按照弟子規(guī)的規(guī)范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樣遇事不冷靜,而是盡量想辦法和同學溝通交流,及時解決矛盾,同學們之間更加團結(jié)互助和睦相處了,也真正做到了兄道友,弟道恭事諸兄,如事兄。使我感受深刻的還有學習篇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告訴我們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讀書要專注,專注才能夠深入領(lǐng)會文章的意思,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嘴讀啊讀,背啊背,就是背不過,就是因為我都沒用心去讀。學習弟子規(guī)后,我終于明白了自己是不懂得讀書的要領(lǐng),所以考出來的成績不理想。從此,我學習時都是提前做好預習,做到心眼口合一,真正的用心去感受,去體會,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的勁頭也更足了,成績明顯提高了,我變得比以前更自信了!
記得我原來讀書時,經(jīng)常是囫圇吞棗,讀一篇文章,眼睛在那看著,讀了好幾遍不知道文章說的什么,要不就是老師讓背誦的東西我在那弟子規(guī),就像浩瀚海洋中一盞指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路,它移默化的影響著我,改變著我,讓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會一直踐行弟子規(guī),讓文明時刻伴隨我成長!
弟子規(guī)讀后感12
《弟子規(guī)》是我們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以及求學的基本行為準則。在這一學期,我們學校也開展了學習《弟子規(guī)》的課程。
在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每個學生都必須熟讀《弟子規(guī)》,并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通過一段的時間的學習,我發(fā)現(xiàn)身邊的同學除了能熟讀外,已基本上能進行背誦了,可我卻一直僅僅停留在對《弟子規(guī)》的熟讀上,背誦卻根本無法全部完成。
我一直自信我對語文的偏愛,我也一直自豪于我相對優(yōu)秀的語言成績,但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我卻總是落后于其他同學。為此我感到無比的苦惱,有時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學習語文的能力。我糟糕的情緒一天天在我的生活和學習中發(fā)散開來,每天無精打采,學習也整天提不起興趣,可是越是這樣,我學習《弟子規(guī)》的進度越是變得緩慢,而且我的'成績開始下降。
這一切都被媽媽看在眼里,媽媽原以為我是在和朋友相處過程出現(xiàn)了一些誤解,原以為過一時半會就會好轉(zhuǎn),但我的狀況卻是一落千丈,那天下午放學回家后,媽媽把我叫到一邊仔細地了解了情況,才知道我情緒不好的根源在于在學習《弟子規(guī)》上。
媽媽對我說《弟子規(guī)》其實是一個為人處世的準則,是一個人良好行為習慣及高尚品德養(yǎng)成的基本標準,要想用最短的時間背會《弟子規(guī)》,你必須從根本上理解《弟子規(guī)》每一條所包含的意思,并在生活中不斷進行實踐運用。背誦學到的僅僅是《弟子規(guī)》的皮毛,只有真正把《弟子規(guī)》運用到你的一言一行中,才是學習《弟子規(guī)》的最高境界。
媽媽的開導讓我豁然開朗,從那天開始,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一一比照著《弟子規(guī)》去做,通過很短的時間,我學習《弟子規(guī)》的進程突飛猛進。因為我對《弟子規(guī)》的每一條理解都比較到位,并且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都進行了落實,我的原來許多不良的生活與行為習慣都在學習《弟子規(guī)》的過程中得到了糾正,與此同時,我也很快在學習《弟子規(guī)》上超過了同班的其他同學,真正成為一名學習《弟子規(guī)》的標兵!
弟子規(guī)讀后感13
《弟子規(guī)》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讀后,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尊敬師長和父母,怎樣和兄弟姐妹融洽相處,怎樣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等等!兜茏右(guī)》是我們兒童的啟蒙讀物,是養(yǎng)成良好個人行為的指南,我認為它是所有人一生的必讀書目之一。
《入則孝》這一章講的是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孝敬父母,還有兄弟和諧,誤要歧視窮人,不能巴結(jié)富人等。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這句話: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叫黃香的孩子。因為他的母親早逝,所以黃香對養(yǎng)育他的父親非常教順。夏日,他見父親床非常熱,他便拿著扇子扇床,直到床涼為止。冬日,父親床上很冷,他便親自幫父親暖被窩。母親早逝,父親撫養(yǎng)他長大,他知恩圖報,便有了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那時才九歲,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秉S香才那么小,就懂得孝順親人,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的的人。黃香的孝心,是一個孩子從內(nèi)心深處自然萌發(fā)、激發(fā)出來的孝,又是出于天性的、并盡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孝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親仁》一章中,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這一句話也讓我受益匪淺。你能跟高尚的人做朋友,你就會懂得很多,會變得很有愛心,過錯也會減少。如里你跟小人做朋友,你就會變得越來越壞,麻煩也會自己找上頭來。所以,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跟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盡量不要跟德行有缺陷的人做朋友。
《弟子規(guī)》這本書所宣揚的忠孝仁愛、禮義廉恥、慎言敏行、嚴于律己、改過遷善等道德規(guī)范,它可以鑄就我們的精神靈魂,同時培育了我們追求和諧、謙和好禮、誠信克己、與人為善、勤儉廉正、刻苦耐勞和精忠愛國的優(yōu)良素質(zhì)。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的瑰寶,當你細細品味它的精髓,你就會茅塞頓開,平時里的點滴感悟都在圣賢的教誨中有明確的答案;你就有一顆寬愛的心,愛社會、愛祖國、會感恩、會尊重別人、會廉恥、會與人和諧相處。
希望中華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多的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靈,讓我們的社會走向一個美好的未來。
弟子規(guī)讀后感14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句話是不錯的,書確實能領(lǐng)導人類進步。在我的家里,映入眼簾的全都是書的身影,尤其是我的房間,簡直是一個書的世界。從我小時候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讀過了許許多多的書,有《史記》,有《論語》,有《后漢書》……但是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那本“國學經(jīng)典”《弟子規(guī)》了!
《弟子規(guī)》這本書是依據(jù)至圣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學生的生活規(guī)范,他規(guī)定了學生主修的六門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這本書里不知含有多少人生哲理。其中,“父母教,需敬聽,父母責,需順承!边@兩句令我深表慚愧。記得有一天放學后,我約了幾位小伙伴一起去工商局痛痛快快的打了一場籃球,一直打到了晚上10點才回家,回到家之后,媽媽大聲斥責我,而我不但不聽從,反而破口大罵:“你以為你誰!瞎嚷嚷!”現(xiàn)在,我一想起這件事,就感到非常對不起媽媽,媽媽頭上那一絲絲白發(fā)都是因為我造成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網(wǎng)上看到過這樣一段視頻:一個沒有錢上學的孩子,卻被父母教育得那么井井有條,他和父母每天都去撿別人扔掉的`菜,拿回家洗了洗,自己用刀切成片,放進鍋里炒,炒好了,聞一聞,真香。∽约涸囈辉嚑C不燙才有條不紊地喂媽媽吃,媽媽吃飽以后自己才吃,弟子規(guī)中的“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彼麄兗易龅搅耍《覀兡,等爸爸媽媽做好飯菜之后,還要爸爸媽媽請我們吃。
這次語文期末考試的口語交際,講的是一個小男孩和媽媽一起坐地鐵,中途一位阿姨帶著小寶寶上車,小男孩主動讓了座,然后在媽媽休息時,用手為媽媽墊著頭,還幫媽媽背包。這個小男孩真是一個孝道,懂得感恩的人,我真敬佩這小男孩,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尊敬老師,孝敬父母!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蔽矣X得《弟子規(guī)》對我的一生都會有幫助,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弟子規(guī)讀后感15
“孝”這個字,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第一次聽到,仿佛似懂非懂,漸漸,都讀過了許多關(guān)于孝心的文章,或許我才真正的明白,但似乎有點晚了,長大懂事的我,不可能再像小時候一樣黏著爸爸媽媽、去講肉麻的話……這些,全都被我爛在肚子里,留下的卻只有那些十分客套客氣的話語。應該是因為《弟子規(guī)》的存在吧,把我對孝的理解更加深刻、明白……
“你怎么了?”“是不是發(fā)燒了?”“讓我摸摸看”“要不要去醫(yī)院啊”“今天想吃什么”……好熟悉的臺詞啊、每次你一生病了,這些都是會在你身邊圍繞著的話語,是不是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呢?那,如果是父母生病了。你會不會先嘗嘗藥,嘗嘗他的藥苦不苦,燙不燙,你會不會晝夜都不離開他,守在他身邊,伺候在他身邊呢?你會不會盡心盡力,全心全意,沒日沒夜的照顧她?妳會不會擔心父母,擔心他們會不會照顧好自己?妳會不會去嘮叨父母,嘮叨他們要按時吃藥、多喝水?拜托聽聽自己的聲音,妳做到了么?如果做到了。我想、這就是孝道。
從小到大,好像一直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父母去世了怎么辦?”我希望父母可以一直一直陪我到老,但又能怎么樣么?古人說守孝要二十七個月,因為哺乳期是二十七個月,所以在古代,只要有父母去世,都必須要守孝,搬在父母的陵墓旁邊,吃素、陪著他們。我懂我,只要是為了父母,我什么都做,就算受傷,我始終堅信—“孝心一定會感動天地!”我一定不會始亂終棄,因為我愛她們、真的好愛……
學習古人的孝心,我愿自己真的`能說到做到,但又糾結(jié)的不想做到,因為我不想為父母守孝,不想父母離開我的身邊,希望他們高高興興、健健康康的,這樣或許慵懶的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做到呢?即使會被人誤會、指罵,但我覺得已經(jīng)值得了,因為我的不孝,但那也代表了我所愛的父母、妳們---一切安好!
【弟子規(guī)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弟子規(guī)》全文04-28
弟子規(guī)心得11-23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6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6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6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7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7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7
弟子規(guī)讀后感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