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論語譯注讀后感

時間:2021-04-30 10:37:06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論語譯注讀后感2000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可以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圣經(jīng),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規(guī)范,都得從這部書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譯注讀后感2000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書!熬汲几父缸幼印,顯然這種思想是非常利于統(tǒng)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群能夠安于現(xiàn)狀,而且還能聽命于朝。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注釋、解析,力圖通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大量的關(guān)于《論語》的研究文章。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光是關(guān)于《論語》的這種注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這里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可以說把儒家的學說推向了頂峰。那么,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注》——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于清末民初時期,自小接受正統(tǒng)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著深厚的功力。看楊先生的這部書,打開來馬上就能了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于研究之認真。《論語》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注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fā)現(xiàn),在注釋文字中,關(guān)于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jīng)據(jù)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梢,他對于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現(xiàn)在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可以讓人相對客觀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么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墩撜Z》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說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說:“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鬃佑眠@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于禮制的看法,

  著實可愛。看到這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現(xiàn)在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著胡子一邊氣憤地說,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么樣子!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鬃痈F其一生的時間要達到“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并且付

  諸于實踐的人已經(jīng)難能可貴了。

  那么,《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xiàn)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jīng)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于春秋末期,編輯完成于戰(zhàn)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于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泛濫,東周其時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fā)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而當時的孔子懷揣著一個偉大理想,游走于各國,希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希望通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jié)構(gòu)和禮數(shù)規(guī)則,來重新構(gòu)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著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著哪天把諸侯王趕下臺,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wěn)定下來了。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欲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fā)展帶來的就是欲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鬃拥乃枷胧窍胱屗腥硕己退粯樱龊米约簯械纳鐣巧,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于烏托邦了。其實通過后代的發(fā)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么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么說來,《論語》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嗎?也不是?鬃拥乃枷胫泻芏嗍巧婕暗轿覀冏约盒奚矸矫娴膯栴}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于現(xiàn)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意義的。說儒家類似于宗教也正是在此?鬃咏o大家構(gòu)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于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所以所有人都可以朝著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達到,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里擺著。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回,可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達到,可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么你就要接著修行,因為你知道現(xiàn)在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說你的仁已經(jīng)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達到,而你,連孔子還沒有達到。那么儒家可以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現(xiàn)在社會上也有很多說《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么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么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jīng)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一定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

  不可以亂理解的。當時,社會戰(zhàn)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不過可惜,他的思想并沒有得到實現(xiàn),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fā)展想違背了。還有“死讀書” 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學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yōu)則仕”,后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著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余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余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么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著《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

【論語譯注讀后感2000】相關(guān)文章:

論語譯注讀后感11-15

《論語譯注》前言04-24

論語讀后感200011-11

《論語》讀后感2000字11-01

論語譯注之子路篇08-29

論語譯注之顏淵篇08-29

論語譯注之子張篇08-29

論語譯注之子罕篇08-29

論語讀后感范文2000字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