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通用11篇)
在我們上學期間,大家對主題班會一定再熟悉不過了,主題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通過主題班會來澄清是非、提高認識、開展教育。是不是正在為策劃一個主題班會而發(fā)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1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廣大少年兒童在學習實踐中認識了解身邊的好人好事,營造學習、弘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的高尚情操,培養(yǎng)少年兒童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感情。
2、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好人好事和別人的優(yōu)點。
二、活動地點:
教室
三、參加對象:
學生
四、活動準備:
1、在全班通告5月份德育活動主題,讓全體同學了解。
2、召開班干會議,商討確定本次主題班會組織形式和具體實施方案。
3、布置學生查找閱覽“我身邊的好人”書籍和音像資料,并做好摘抄和讀后感。
4、以《我身邊的好人》為題要求每位寫一篇隨筆。
五、活動過程:
。ㄒ唬⒏餍£犝,報告人數(shù)。
。ǘ⒊銎,全體敬禮。
。ㄈ、唱隊歌。
A:我們是春天的幼苗,老師精心把我們照料,茁壯的綠葉上有您的汗珠,鮮艷的蓓蕾上有您的微笑。大家知道此時此刻我們正在想啥?請猜猜謎語就知道了!
小小紅三角,天天跟我跑,只要脖上戴,“五自”記心里。你若猜不著,向我瞧一瞧。(手指胸前)是什么?
同學們齊答:紅領(lǐng)巾!
B:小小四方角,意義可不小,星火合成旗,隊會少不了。是什么?
同學們齊答:隊旗!
A:隊會開始唱,歌聲多嘹亮。先烈是榜樣,使命記心上。是什么?
同學們齊答:隊歌!
B:大家知道我們少先隊的隊歌歌名是什么嗎?
齊答:——《少年先鋒隊隊歌》
A:在響亮的回答聲中,我們開始了今天的隊會,我們這期隊會的主題是(AB大聲齊說):“紅領(lǐng)巾心向黨——尋訪我身邊的好人”
。ㄋ模⒗首x身邊的好人故事,談讀后感想。
讓3-5位同學講自己搜集“我身邊的好人”故事,然后由學生自由發(fā)言,談感想,評短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ㄎ澹μ柸胱,猜一猜誰是“我身邊的好人”。
讓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隨筆《我身邊的好人》,但不準說出文中主人公的姓名,然后讓其他同學根據(jù)文中事實,來猜猜主人公是誰。以此來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好人好事和別人的優(yōu)點。
六、結(jié)束總結(jié):
1、班主任:同學們,今天我們xx中隊“紅領(lǐng)巾心向黨”主題活動,在同學們的認真準備下,終于成功舉行了。大家通過活動,了解到身邊更多的感人故事。老師真心希望,大家能緊隨黨的領(lǐng)導,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積極實踐,為黨續(xù)寫新的一頁。現(xiàn)實中我們的班級里,就有很多同學,在默默無聞的為班級為大家做著好事。如熱愛勞動的xx;如已回到家中,為了完成值日又趕回學校的xx;還有那位不知名的“護花使者”……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善的種子,只要把我們的愛心付諸行動,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身邊的好人”。
2、主持人B:全體立正,敬禮……禮畢。xx中隊”紅領(lǐng)巾心向黨”活動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2
目標:
1.能夠認識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2.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3.明確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對自己對社會產(chǎn)生的效果。 重點: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
難點:明確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對自己對社會產(chǎn)生的效果。
過程:
一、導入
師:中國歷來有“禮儀之邦”之稱,歷代的讀書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養(yǎng),講禮貌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更要內(nèi)化為個人素質(zhì),要曉之以“禮”,才能導之以行,誠信是明禮基礎(chǔ)上進一 步的要求,是對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礎(chǔ),人無信而不立。今天的我們更應(yīng)該繼承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弘揚時代精神,從 我做起實踐公民道德規(guī)范。今天我們就來拾起這個古老的話題, 開展一次主題為“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班會課。
二、從整體感知道德規(guī)范
師:作為學校的學生社會的公民,我們必須合格, 尤其在“以 德治國”的重大舉措前,什么應(yīng)放在首位呢?( 生:公民道德規(guī)范。) 師:是的,很好,公民有公民的道德規(guī)范,哪位同學說說 20 字“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內(nèi)容是什么 ?生回答,師總結(jié):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愛國守 法 明禮誠信 團結(jié)友善 勤儉自強 敬業(yè)奉獻)
師:同學們,今天的班會課,我們將圍繞這個“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主題開展活動。
三、活動板塊一:孝敬父母
師: 先作一個小小的調(diào)查, 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學請舉手。 (學 生舉手作答)再進一步看你為你的父母生日送過祝福嗎?(學生回答) 師: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 學生,父母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師:其實,
是不是節(jié)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時與父母的融洽相處,用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師:想一想:如果說孝敬父母,我們必須做 到哪些方面?生:(學生討論后回答) 師: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有五個方面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1.聽父母的話,接受勸告。
2.對 父母有禮貌。
3.體貼父母。
4.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不向父母要超 越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東西,不為難父母。
5.像孝敬父母那樣孝敬祖 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師:是的孝敬父母從點點滴滴做起的`,并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四、活動板塊二: 尊敬師長
師:老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們成材的辛 勤的園丁,為我們付出無私的勞動,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師。師:你是如何去尊敬老師的?生回答。師總結(jié):語言是行動的向?qū),行動是語言的實踐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的。尊敬師長就應(yīng)該做到: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從語言做起;好好學習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以行動來說明。
師:如果,人人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團結(jié)起來,共建我們的祖國;那么,我們的中華 民族就一定能成為世界上最文明、最高尚、最強大、最富強的民族!
五、師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加深了對公民道德規(guī)范的理解,我們不僅要從思想觀念上認識到應(yīng)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更應(yīng)該從行動上做到從我做起,實踐公民道德規(guī)范。
六、課后活動
師:今天回去再安排大家一個活動,給父母洗一次腳,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并在自己的日記上寫下自己的感受。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3
活動目的:
為了響應(yīng)合肥市衛(wèi)生文明城市的創(chuàng)建號召,通過班會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道德的重要性,并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嚴于律己,做一個“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道德”的小學生。
活動要求:
以班會課的形式激勵學生多思多想多觀察,找出身邊的不文明行為。糾正身邊的不文明行為。
活動時間:
班會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最近我們學校一直在倡導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道德的一系列活動,那你們在這個活動中有什么想法和好的.建議嗎?讓我們一起告別不良的文明行為,爭做新文合格小學生吧!
二、過程
。ㄒ唬┑谝黄v文明
1、導入: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更不能忘記傳統(tǒng),應(yīng)該力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讓文明之花常開心中,把文明之美傳遍新文校園!
2、接下來,老師要考考同學們,看誰搶答地快,記得在老師說開始之后就舉手哦。
別人幫助你時,你要說:謝謝。
不小心踩到別人時,你要說:對不起。
人家向你道歉時,你要說:沒關(guān)系。
客人來到我家時,你要說:請進。
放學了,你要和老師、同學說:再見。
在校園里見到老師,你要說:老師,您好。
3、同學們真棒,那這些都是我們用到的什么呢?(禮貌用語)是呀,我們都是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那大家看看接下來的這段視頻,看看這里面的人都干了些什么,從他們身上,你想到了什么呢?(學生觀看“講文明樹新風”視頻)
4、師:看了剛剛這個視頻,你有怎樣的想法呢?(我們應(yīng)該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講文明、愛衛(wèi)生。)是呀,我們除了要做個有禮貌講文明的孩子,我們還要愛衛(wèi)生。
。ǘ┑诙v衛(wèi)生
1、接下來,請同學們欣賞以下一些圖片。(學生觀看)看完之后,你有怎樣的感想呢?(生答)
2、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欣賞另一組圖片。(學生欣賞)
3、觀看了以上兩組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創(chuàng)建一個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的影響:
避免滋生蚊蠅、傳染疾病,有益健康
愉悅身心,提高學習效率
在打掃衛(wèi)生的過程中,鍛煉勞動實踐和合作能力,培養(yǎng)吃苦耐勞精神,增強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提高審美水平和文明素養(yǎng)。
4、接下來再看看我們最喜歡去的地方。(肯德基、麥當勞)肯德基、麥當勞餐廳衛(wèi)生環(huán)境非常好,大家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好衛(wèi)生工作的嗎?以衛(wèi)生間為例:肯德基15分鐘/次,麥當勞30分鐘/次,打掃人員每次打掃后都要簽名,檢查人員也是如此。從中,我們受到什么啟發(fā)?
5、啟發(fā):打掃衛(wèi)生達到規(guī)定的次數(shù),不能偷工減料。人人都愛護環(huán)境,人人講衛(wèi)生,我們的衛(wèi)生就會越做越好。學校活動以學習為主,不可能頻繁打掃衛(wèi)生,但早中晚一天三次是必不可少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動手,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校園。
。ㄈ┫旅嫖椅覀冞M入到第三篇講道德
1、鼠標點擊《寬以待人》和小品《不小心》,出現(xiàn)鏈接。
2、請大家欣賞道德小故事《寬以待人》和小品《不小心》。從這個小故事或小品中,你想到了什么?如果你是小品中的小明,你會怎么做呢?(鼓勵學生將小品再表演一次)
三、總結(jié)
經(jīng)過今天的學習,你覺得今后你應(yīng)該怎么做。我們要從現(xiàn)在做起,力爭做一個“講文明、講衛(wèi)生、講道德”的小學生。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4
一、活動目的:
1、開展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班會,展現(xiàn)我班朝氣蓬勃、團結(jié)向上的時代風采。增強道德意識,進一步完善自我。
2、增強班集體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二、活動準備:
1、發(fā)動同學們從網(wǎng)上查資料,找有關(guān)書籍和名言。
2、訓練主題班會的主持人,訓練學生朗誦,排訓相聲。
3、課件,公益廣告,朗誦音樂,宣誓詞等。
三、活動流程:
1、播放一則公益廣告。
2、學生朗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3、主持人串詞。
四、活動過程:
(1)分小組討論,并將討論的結(jié)果以每小組為單位,由組長總結(jié)。討論內(nèi)容:生活中你經(jīng)歷過的'一件不道德的事,和一件道德的事。
。2)欣賞“道德”有關(guān)的圖片,激勵學生從小做個有道德的人。
。3)學生表演道德相聲《道德》。
。4)生讀自找的道德名言,齊讀師找的名言。
五、輔導員講話,全班宣誓:
“愛國守法,明禮誠信,遵守公德,尊敬師長,刻苦學習,勤儉自強,團結(jié)友善,助人為樂,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從現(xiàn)在做起,從我做起!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5
一、主題班會的目的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讓學生能正確地區(qū)分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道德與不道德的行為,更進一步地理解道德,把行動落到實處,積極行動起來,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二、主題班會前的準備
。、場地的準備 教室的布置
2、器材的準備 投影儀
。、材料準備 PPT、自拍自編的avi視頻短片
。、貼近生活選材,同學自編自演的小品節(jié)目
三、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入主題
通過當今社會上有道德行為的事例和不道德行為(自己拍攝并制作短片)的展示,主持人引導,通過同學們對道德的討論與深思,得出道德的定義及含義。
。病⒌赖率呛芎唵蔚模魏瓮瑢W其實都可輕而易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多次讓同學踴躍發(fā)言,讓他們大量列舉周圍許許多多有道德行為的事例,通過主持人的引導,告訴同學們其實“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很簡單,鼓勵同學們從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只要稍微注意那么一點點,任何同學其實都可輕而易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人人都有德,我們的家庭才會幸福,校園才會美好,社會才會和諧,我們的國家也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3、主題班會的主題—學生道德,即在學校我們怎樣做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采取分組討論,每組推舉出來的同學,代表當組發(fā)言,主持人總結(jié)(播放自拍自編的反映有道德主題的avi視頻短片),并用PPT展示做一個有道德的學生必須具備的`十點。
。、讓一個同學談?wù)剠⒓舆@次主題班會的感想。
。、班主任總結(jié)及寄語
。丁W校領(lǐng)導和嘉賓的發(fā)言與點評
。、宣誓(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在家庭,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尊師愛友,做個好學生;在社會,遵紀守法,奉獻愛心,做個好公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宣誓人:xxx)
8、主題班會結(jié)束(歡送領(lǐng)導和嘉賓時,同學們起立合唱《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四、活動效果
通過發(fā)生在我們周圍一些道德與不道德行為avi短片的播放以及同學們精彩的表演,形象生動地詮釋了道德與不道德各種各樣的行為,使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任何一個同學只要稍微注意自己的行為一點點,同學們其實都可輕而易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人人都有德,我們的家庭才會幸福,校園才會美好,社會才會和諧,我們的國家也才會更加繁榮昌盛。”
同時這次主題班會穿插了學生的討論與多次發(fā)言,真正體現(xiàn)了主題班會的特點,“讓同學們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進來,做主題班會的主人,自己來說,來談,來思考,來行動”。
組織了同學宣誓,有了自己的誓言,就有了奮斗的目標,同學們,會把今天的誓言變成明天的行動。
我覺得這次主題班會的舉行已達到了預(yù)期的效果,這次主題班會開得較為成功。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6
一、教學時間:
20xx年4月12日
二、教學主題:
《感恩父母》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孝敬父母、學會感恩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zhì)。
2、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能夠在日常行為中做到感恩父母以及他人。
五、教學過程:
1、導入主題: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營造氛圍
2、想一想:我們父母的偉大之處?
3、吟詩:《游子吟》,講解其中的意思
前兩句講的是: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將遠游的孩子趕制新衣,是一種母親為即將遠行的孩子趕制新衣的情景。緊接兩句寫了老母一針一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jié)實一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nèi)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一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4、老師講有關(guān)感恩的故事。
A、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對母子被埋在廢墟之下,八天,整整過了八天。當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他們時,七八個月大的孩子安然無恙,而母親,卻永遠的離開了人間,在那陰冷、沒有水、沒有食物的環(huán)境中
是母親用乳汁延續(xù)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用力咬破手指
讓孩子吸吮自己的鮮血,直到最后一滴生命流逝。
B、觀看視頻《黃香溫席》:
黃香小時候,家中生活很艱苦。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黃香非常悲傷。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親生病期間,小黃香一直不離左右,守護在媽媽的病床前,母親去世后,他對父親更加關(guān)心、照顧,盡量讓父親少操心。
冬夜里,天氣特別寒冷。那時,農(nóng)戶家里又沒有任何取暖的設(shè)備,確實很難入睡。一天,黃香晚上讀書時,感到特別冷,捧著書卷的手一會就冰涼冰涼的了。他想,這么冷的天氣,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地睡覺。小黃香為讓父親少挨冷受凍,他讀完書便悄悄走進父親的房里,給他鋪好被,然后脫了衣服,鉆進父親的被窩里,用自己的體溫,溫暖了冰冷的被窩之后,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親的心。黃香溫席的故事,就這樣傳開了,街坊鄰居人人夸獎黃香。
9歲的小黃香就是這樣孝敬父親,人稱溫席的'黃香,天下無雙。他長大以后,人們說,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愛百姓,愛自己的國家。事情正是這樣,黃香后來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負眾望,為當?shù)乩习傩兆隽瞬簧俸檬拢⒕锤改傅墓适,也千古流傳?/p>
5、心靈表白
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有話對爸爸媽媽說嗎?現(xiàn)在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一句是什么?
6、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
。1)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不當面頂撞父母,不和父母發(fā)脾氣。
(2)生活節(jié)儉,無浪費現(xiàn)象,不亂花錢,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
。3)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減輕父母負擔。
。4)努力學好各門功課,經(jīng)常主動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不讓父母操心。
六、總結(jié):全班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實父母并不需要我們以后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點滴做起;有時候關(guān)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個祝福、一句問候、一朵鮮花、一個擁抱,甚至只是一個微笑。
七、家庭作業(yè):今天回家爸爸媽媽做一件事(如:洗碗、端飯、拿筷子、掃地等)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7
活動的目的:
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思想道德行為規(guī)范
活動時間:
20xx年6月6日
參加:
三年級全體學生
地點:
地久二小三年級教室
活動內(nèi)容:
以《公民道德建設(shè)實施綱要》、《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本內(nèi)容,深入開展學生行為規(guī)范教育,正確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傾聽的習慣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技能。學生在課堂上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話,傾聽同學的發(fā)言,這樣才能積極地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才能保證課堂活動有效地進行。
2、善于思考的習慣善于思考,主要是指體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zhì),它有利于提高學習質(zhì)量,有利于培養(yǎng)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強人的發(fā)現(xiàn)、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能力。因此,同學們要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fā)言。
3、敢于提問的習慣善于發(fā)現(xiàn),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課前預(yù)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標記。勤于思考,敢于質(zhì)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發(fā)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4、與人合作的習慣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團隊觀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發(fā)創(chuàng)新的火花。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5、自主讀書的習慣閱讀是文化積累和文化建構(gòu)的重要途徑,對人的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要養(yǎng)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樂于讀書,愿意和書交朋友,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瀏覽不健康網(wǎng)站。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6、認真書寫的習慣認真書寫不僅能提高作業(yè)的準確率,而且對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養(yǎng)成認真負責的習慣有積極的意義。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確執(zhí)筆,做到、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凈,不亂用涂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號都要規(guī)范,格式要美觀。
7、自評互評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別人。通過評價,引發(fā)學生對自己或他人的反思,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目的。
8、搜集資料的習慣搜集資料是一種基本的學習技能和習慣。能利用查閱圖書、上網(wǎng)瀏覽、實地考察、走訪調(diào)查等渠道主動搜集與學習相關(guān)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對搜集的各種資料能進行分析、歸類、整合。
9、動手操作的習慣新課程特別強調(diào)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動手操作的好習慣。學生能獨立完成教科書上所要求的各類操作實驗,操作步驟正確。
10、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yè),是進一步理解、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復(fù)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yè)。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自己的各種能力。
二、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tài)。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種財富。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自覺使用文明用語,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向別人請教,態(tài)度要誠懇。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2、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答應(yīng)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yīng)向?qū)Ψ秸f明原由,用誠摯的態(tài)度向?qū)Ψ奖硎厩敢。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3、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未經(jīng)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要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珍惜時間。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丶液螅R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當天事當天畢。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2、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xiàn),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主動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孝敬父母,以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3、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目前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我們要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隨便撕扯作業(yè)本。不隨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節(jié)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后隨時關(guān)緊開關(guān)。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財物要愛護,輕開關(guān)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4、規(guī)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上下學排路隊,不亂穿馬路,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過路口,注意避讓車輛。購物、上車時自覺排隊,不加塞,集會時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場合遵守紀律,不大聲喧嘩。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shè)施,不亂踩綠地,不隨手折花枝,不亂涂亂劃。
5、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疊被褥,自己洗衣物。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6、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chǔ)。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jié)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內(nèi)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7、講究衛(wèi)生是每一個人應(yīng)有的生活習慣。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小學生養(yǎng)成講究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xiàn),既體現(xiàn)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我們要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內(nèi)無污垢,身體無異味。飯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愛護環(huán)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里。不在墻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掛。
行為一旦變成了習慣,就會成為人的一種需要。當你再遇到這類情景的時候,不用過腦子就會這樣做。如果不這樣做,就會覺得很別扭。這說明行為已經(jīng)具有了相對的穩(wěn)定性,具有了自動化的作用。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習慣成自然”。蔡元培先生也曾說過: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人的健康人格,而培養(yǎng)健康人格應(yīng)從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入手。小學生是養(yǎng)成行為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
結(jié)束:同學們,讓我們積極地行動起來,投身與活動中,早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少先隊員吧!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自立的含義及其重要性,知道自立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懂得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逐步培養(yǎng)自立能力,努力過獨立的生活;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園”中的活動,初步了解中學生自立的含義,認識自立這種優(yōu)秀品質(zhì),體會自立對生活的意義。
通過閱讀短文《不自立,永遠不能成為大自然的一員》,更深刻地領(lǐng)悟自立自強精神的重要性。
結(jié)合活動中提出的問題,學習“心靈導航”,從理性的層面理解自立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要學會自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自立自強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zhì),明白個體生命的可貴之處在于養(yǎng)成自立自強的精神,體會自立對個人、國家和民族的意義,進一步培養(yǎng)自信自立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如何培養(yǎng)自立精神
課時安排:
1個課時
教學方法:
材料分析法、活動法、討論法、解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一些關(guān)于自立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本環(huán)節(jié)目的是結(jié)合學生的理解,引出本課的主題--自立,并引導學生說出什么是自立。):
(課前在黑板上寫下一段話)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師:同學們,從上面這段話,那你想到了什么?
(在課堂上,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房間要自己整理,學習要靠自己,作業(yè)要自己做,有難題要自己思考,自己的抽屜要自己整理……其實,這些答案,就是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所要面對的“自立”問題。)
教師歸納:自立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意味著我們要長大成人,離開父母的羽翼保護,獨立生活;意味著要靠自己的力量。創(chuàng)造生活。
請同學們閱讀“探究園”的來自校園的報道,再次領(lǐng)會自立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表現(xiàn);初步理解自立的含義。(學生交流討論:
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說說你對中學生“自立‘的理解。
二、故事新編(本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他們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認識到自立的重要性):
(口述一段故事,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給故事加上結(jié)尾。)
故事情節(jié):有位學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學,父母把他送到大學,幫他登記報到,買好飯菜票,在宿舍幫他掛好蚊帳,鋪好被子,整理好柜子。臨走時,父母千叮囑,萬交代,孩子拉著媽媽的手哭了。傍晚,他要去洗澡了……
師:同學們想想,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你找個好朋友一起編下去。
(學生興致勃勃,男生編了男同學進浴室,洗潔精當沐浴露,還忘記帶內(nèi)褲等,女生可有意思啦,還編了干凈衣服掉水里了,只能穿臟衣服出浴室,答案五花八門,其實好多都是他們在寄宿生活中的遭遇。)
師(繼續(xù)引導):所以,如果一個人不自立的話,會有什么壞處?
(學生的答案層出不窮,但總結(jié)起來就是:“不自立,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師總結(jié):雛鷹只有獨自在風雨中搏擊,才能擁有一對強有力的翅膀;一個人,只有自立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上走向自強,走向成功。
三、角色扮演(本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親身體會應(yīng)如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會自立):
故事背景:三國時期,劉禪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就因其事事依賴孔明;而孔明也僅僅是“授之以魚”,而非“授之以漁”,使得劉禪更加依賴孔明來處理國家事物?酌魉篮,劉禪“樂不思蜀”,蜀國從此沒落。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孔明,你會如何輔佐劉禪呢?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的分析恰到好處,認為劉禪太依賴孔明,所以要先讓劉禪不依賴孔明,比如讓劉禪自己到狩獵園打獵,生存,身邊不得帶一兵一卒;之后,多給劉禪一些管理國家的機會,培養(yǎng)劉禪管理國家事務(wù)的能力等)
四、課堂延伸(引導學生將理論用于實踐,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覺得自立在生活中重要嗎?
(生的回答是肯定的)
師:那你們自立了嗎?先從你們的生活小事坐起吧。現(xiàn)在請你們整理自己的書包和衣服,
要懂得,自立精神和能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識逐步培養(yǎng)。
1、 克服依賴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從生活小事坐起,學會自立!
五、板書設(shè)計:
一、自立是一種優(yōu)秀的品質(zhì)
1、自立的含義
2、成就偉大事業(yè)的人,都是自立的人
二、學會自立
1、克服依賴心理
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
六、作業(yè):
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間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9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感受父母長輩的養(yǎng)育之恩,體會家庭成員間的親情;學會用恰當?shù)姆绞奖磉_對父母長輩的感激、尊敬和關(guān)心,懂得孝敬長輩;知道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要互相尊重,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具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應(yīng)該相互溝通,平等相待。
2、.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見解;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學會與他人交流與合作;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事物與現(xiàn)象。
3、知道有關(guān)自己成長的事情,體會父母的養(yǎng)育之情;知道在家里應(yīng)具有哪些文明禮儀,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惺芨改傅酿B(yǎng)育之恩,感受親情
1、教師講解學生家長平時想對自己的孩子說卻又沒能說出口的心里話,并關(guān)注學生的表情和反應(yīng)。
2、教師提問。
讓學生說一說聽了后的感想?梢赃x擇那些聽了父母的話熱淚盈眶的學生回答,使課堂氣氛進一步升溫。(教師要盡可能地讓更多的學生談體會,以營造一個相通且相同的心理環(huán)境。)
3、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之后設(shè)問。
師:我們這節(jié)課的名稱是《我長大了》,你們談感受呢?這和我們的新課有什么關(guān)系呢?是不是多此一舉呢?
。ń處熥屑毬犕陮W生的'回答后,給予稱贊。)
。ǘ┪覀兠篮玫纳钍钦l帶來的
1、教師請學生借助投影儀向同學展示一些自家美好生活的照片,大家一起分享美好幸福的回憶。
2、 通過對照片的描述,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美好的家庭生活是父母長輩付出了努力和心血換來的,體會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三)我為溫暖的家做些什么
1、教師提出問題。
師:在這樣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中,同學們一天天健康地長大了。但是你們在享受溫暖生活的同時,有沒有想過自己也是這個家庭的一員,應(yīng)該為這個溫暖的家做些什么,對家庭應(yīng)該負有什么責任呢?
2、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完畢后,每組選派幾名代表陳述本組同學的觀點,并要說明理由。
3、教師在對每個小組的陳述進行評價之后,將學生寫的卡片貼在“溫馨寶典”――紅心卡上。
4、在集體討論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質(zhì)疑、解釋、補充等活動,逐漸地轉(zhuǎn)變了自己對家庭的認識,開始形成了主人翁責任感,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四)我的心里話
1、教師引導學生對父母說說心里話。
師:你們真是長大了,懂事了,說得多好啊,老師都感動了,要是你的爸爸、媽媽能聽到,一定會很高興的。你愿意說給他們聽嗎?
2、讓學生把自己的心里話盡情地說出來,使學生與旁聽的家長一起分享家庭的溫暖。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10
教學目標:
1.知道人各有所長,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
2.觀察同學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
教學重點:
懂得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道理。
教學難點:
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嗎?
二、新課
1.自己說一說
(1)引導學生觀察P6的四幅圖
前三幅圖從不同的角度指出什么是優(yōu)點和不足,第四幅圖沒有明確提出優(yōu)點和不足,而是提出問題“愛開玩笑,愛管閑事是優(yōu)點還是不在”,旨在告訴學生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善意的就是優(yōu)點,如果是惡意的就是缺點。
。2)說一說自己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
2.別人評一評
導入: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自己身上的優(yōu)點和不足,自己也說不清楚。還是請老師和同學幫助評一評吧!
A.分析例圖B.設(shè)計一張調(diào)查問卷,請其他同學填寫,了解一下同學對你的評價。
三、小結(jié)
無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好與壞,都要認真傾聽,并真誠感謝對方。
四、板書設(shè)計:
2.我的優(yōu)點和不足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老師眼中的我、用筆記一記
教學目標: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有意識地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
教學重點: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教學難點:如何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上節(jié)課,同學們了解了同學眼中的自己,這節(jié)課我們來了解一下老師眼中的你們。板書課題。
二、新課
1.老師眼中的我
。1)分析例圖
。2)了解一下老師心目中的.我是什么樣的,并將老師的評價寫下來。
(3)怎樣對待老師和同學對我的評價?
。4)小結(jié)無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好與壞,都要認真傾聽,并真誠感謝對方。
2.用筆記一記
。1)分析例圖
。2)整理我的優(yōu)點和不足。
。3)讓好朋友評一評別人眼中的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三、小結(jié)
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后,就要學會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不足。這樣,才能使自己好上加好,越來越棒!
四、板書設(shè)計: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 11
教學目標: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
2.讓學生對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種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學習。
3.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確的事,積極主動地去做;不對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學重點:使學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對的事情不去做。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比較不同行為與個人名譽的關(guān)系,以良好的言行 維護自己的名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問:一個小朋友叫小虎,看見別人做什么事,就跟著做,結(jié)果做了錯事。他的毛病在哪里?
學生回答。
師問:應(yīng)該怎樣做呢,請聽一段故事?
。ㄒ唬┱埻瑢W朗讀擴展資料1:《摘梨》 師問:許衡是怎樣做的?為什么? 學生回答
師小結(jié):許衡做得很對,他知道不是他的東西,他不應(yīng)該拿的。說明他是個是非分明的人。課文中的方小強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請同學們看一看。
。ǘ┱埻瑢W朗讀有關(guān)文段。
師問:方小強沒有幫助去幫助別人打架,也沒有幫助表弟打架,而是
批評了表弟和小剛,因為他倆做得都不對,最后還讓他們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過這兩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強了,他也因此被評為“是非分明的`好隊員”,你佩服他嗎?如果當時小強去幫助他打架,事情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分組表演一下。看哪組表演得好?
同學分組表演,教師點評
師小結(jié):同學們都已經(jīng)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結(jié)果,不是同學間傷了和氣,就是相互記恨,團結(jié)就沒有了,凝聚力也沒有了,勢必給集體帶來不良的后果。
板書: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
二、課堂練習: 選一選
一天下午放學,一名六年級的大同學在路上攔住了一名四年級的小同學要錢,那名小同學說沒有,這名六年級的同學就動手打人。這時,還有兩六年級的個子小一些的同學站在旁邊,他會怎樣做呢?
如果你遇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1)跟著那名同學打小同學,要小同學的錢。 ( )
。2)站在旁邊看熱鬧。 ( )
。3)趕快離開現(xiàn)場,免得找麻煩。 ( )
(4)走上前去制止。 ( )
。5)找別人來幫忙,救護小同學。 ( )
板書:
二 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見
不要盲目跟隨
下思考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小學道德教育主題班會】相關(guān)文章:
道德教育主題班會05-06
(通用)道德教育主題班會09-03
道德教育主題班會(精選12篇)09-10
小學主題班會(精選)04-08
小學主題班會12-13
小學經(jīng)典誦讀主題班會10-09
【薦】小學主題班會09-27
小學“感恩”主題班會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