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_国产91高跟丝袜_99精品视频99_三级真人片在线观看

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

時間:2023-10-24 09:47:56 春鵬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偨Y一般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

  【摘要】 通過對精神科病人發(fā)生便秘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jù)原因,采取相應的方法,防范和護理病人,使病人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預防和解除便秘,達到減輕病人痛苦的目的。

  【關鍵詞】 便秘

  便秘是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常見病癥,常伴有頭痛、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便秘的含義:①排便次數(shù)減少,排便時間間隔2-3天或更長時間。②糞便量不足或變得異常干硬。③排便費力伴有不快,痛苦感,或便后未盡感。因而,熟悉引起患者便秘的原因,并給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精神病人發(fā)生便秘的常見原因

  1.1 抗精神病藥物的應用

  抗精神病藥物的不良反應之一是具有抗膽堿能作用,它作用于邊緣系統(tǒng)會引起排尿困難、排汗困難;瞳孔放大而致視力模糊和怕光,唾液分泌障礙而致口干;腸胃蠕動障礙而致便秘,嚴重者可出現(xiàn)腸麻痹、尿潴留。

  1.2 生活習慣方面

  病人住院期間,菜譜較單一,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少,加上沒有很好地多喝開水,造成液體量攝入不足和膳食纖維素的缺乏。而由于纖維素的缺乏,糞便的體積減少,粘稠度增加,腸內運動緩慢,水分過量吸收而導致便秘。

  1.3 活動量減少

  住院病人的活動空間有限,一些精神癥狀如行為孤僻和懶散的病人不愿意活動;長期服藥引起頭暈等不適癥狀的病人懶于活動;年老體弱的病人,生活能力差,也不能參加一定的活動,由于種種原因,病人活動量減少,缺乏體育鍛煉,使腹部肌張力降低,結腸平滑肌松弛,結腸蠕動變慢而容易發(fā)生便秘。

  1.4 排便習慣

  病人自知力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及自控能力差,不能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時間長了,也會便秘。

  2 便秘的防治及護理

  2.1 加強健康宣教 每天護理查房時了解病人的排便情況,如三天未解大便,要給予及時處理,并向病人耐心解釋便秘產生的原因,解除其緊張不安的情緒,使病人掌握一定的生理衛(wèi)生知識,告訴病人只要配合治療和護理,保持心情舒暢,便秘會克服的。 2.2 合理飲食 與醫(yī)院營養(yǎng)科共同協(xié)商制定易于消化排便的飲食計劃,建立合理的食譜,增加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忌讓病人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并為病人制定飲水計劃,鼓勵患者多飲開水,督促患者進食前30min飲溫開水200ml-300ml,每日飲水2000-2500ml,以保證機體有足夠的水分。牛奶有較好的通便作用,飲用180-360g常可達通便的目的,可以鼓勵病人飲用。經常給病人買些新鮮的水果,易于通便。

  2.3 豐富住院生活,加強鍛煉。盡量給病人提供活動的空間,鼓勵病人到文體室活動,讓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力勞動,協(xié)助搞好病室衛(wèi)生,如鋪床,疊被等活動,做體操等活動鍛煉病人。指導患者腹部按摩的方法,協(xié)助病人定時做腹部按摩,雙手指重疊,自右下腹開始順時針方向環(huán)形按摩,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鐘,促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

  2.4 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囑病人每日起床后喝一杯溫開水,或淡鹽水,可起到沖洗腸道,排毒通便的功效。指導患者每日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尤其對精神衰退、思維障礙、生活能力低下者,護士要督促其排便。

  2.5 加強病情觀察 對于年老體弱、長期臥床、意識障礙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智能發(fā)育不全的患者應重點觀察。定期檢查患者的腹部,發(fā)現(xiàn)患者煩躁不安,腹痛、腹脹要進食詢問,查明原因,給予對癥處理。

  2.6 病人排便困難時,可用甘油栓、開塞露等通便劑,也可按醫(yī)囑給予口服緩瀉劑如果導,大黃蘇打等藥物,亦可用番瀉葉代茶飲,通過軟化糞便,潤滑腸道,刺激腸蠕動而促進排便。必要時使用肥皂水灌腸,促進排便,幫助病人解除痛苦。

  2.7 對于頑固性便秘者,盡量選用抗膽堿能及鎮(zhèn)靜等副作用小得藥物,以使藥物副作用引起的便秘減少到最低限度。

  總之,在精神科護理中,便秘是精神科病人的常見癥狀,因此對這方面的護理至關重要,我們可采取每天了解病人排便情況,并記錄的方式。對于三天未解大便的患者,根據(jù)病人的體質需求及藥物的敏感性不同,給予果導,番瀉葉,開塞露等。必要時為病人用肥皂水灌腸,以解除痛苦。

  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

  便秘是指排便困難、排便次數(shù)減少(每周少于3次)且糞便干硬,便后無舒暢感。本人對我病區(qū)病人便秘情況的觀察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取2007年9月―2008年8月住于病區(qū)的153例病人(均為女性),其中精神分裂癥135例、抑郁癥6例、精神發(fā)育遲滯7例,躁狂發(fā)作5例(均符合CCMD―3 的診斷標準)。年齡在15―80之間。

  2 方法和結果

  于常規(guī)護理工作中,在每日13點對病人測體溫、脈搏、呼吸時詢問并記錄大便情況。連續(xù)3 日未大便者66 例,占43.14%

  3 原因

  3.1 藥物的影響

  據(jù)有關文獻報道,精神藥物所致便秘的發(fā)生率為41.76%--42.76%。大多數(shù)抗精神病藥物具有抗膽堿作用和鎮(zhèn)靜作用,使腸道的張力減弱,蠕動減少,腺體分泌減少而造成便秘.另外,臨床上為預防椎體外系反應而常規(guī)加用鹽酸苯海索片,鹽酸苯海索片與抗精神病藥物合用使抗膽堿作用增強,更易引起便秘。

  3.2 缺乏運動

  由于病人處于封閉式管理中,活動范圍;另外,由于運動及行為障礙、精神衰退導致生活疏懶,主動活動減少,使腹部肌張力降低,結腸平滑肌松弛,腸蠕動減慢而造成便秘。

  3.3 飲食因素

  病人長期住院,飲食結構單一,粗纖維食物較少;病人家屬探望少,進食水果較少;另外,病人處于集中管理中,因此飲水量也相對較少。

  4 護理干預

  4.1 心理護理

  關心、安慰患者,耐心解釋,說明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藥物副反應,是一種功能,可以有很多方法解決,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同時,要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鼓勵患者自行排便。

  4.2 生活護理

  加強用藥后的觀察,對缺乏自知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病人督促、提醒其排便,并做好基礎護理;對恢復期病人,指導其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4.3 飲食護理

  4.3.1 進餐適量,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韭菜、芹菜等);水果,(香蕉、梨等);粗糧,(玉米等)。膳食纖維是食物被消化后的主要殘渣,是形成糞便的主要成分,可刺激腸壁產生腸蠕動。

  4.3.2 保證足夠的飲水,每天督促飲水不少于2000ml,特別是早晨飲用一杯溫開水。適量水分可以腸道,促進正常的腸蠕動,利于排便。另外可適當飲用些蜂蜜。

  4.4 適當?shù)腻憻?/p>

  適當?shù)腻憻拰颊叩谋忝赜辛己玫男Ч,因此,根?jù)醫(yī)院條件,盡量給病人提供活動的空間和設施。組織病人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如:跳繩、廣播操、踢毽子等。鼓勵病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如:整理床鋪、協(xié)助工作人員一起打掃衛(wèi)生。

  4.5 指導腹部自我按摩

  睡在床上,雙腿彎起來,腹肌放松,將一手掌放在肚臍正上方,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從右到左沿結腸走向按摩。當按摩至左下腹時,應適當加強指的壓力,以不感疼痛為度,按壓時呼氣,放松時吸氣,每次10 分鐘左右。一般選擇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時,按摩前應排空小便,且不宜過飽或過于饑餓的情況下進行。同時教病人進行肛提肌鍛煉。

  4.6 藥物治療

  根據(jù)醫(yī)囑給予一些藥物,如:

 。1)果導片:可刺激腸壁加速蠕動,從而達到清除糞便的效果。

  (2)開塞露:注入后可刺激直腸壁,反射地引起排便,并有作用。

 。3)麻仁軟膠囊:可促進和提高正常小腸排便和排便次數(shù),軟化腸道內容物。

  (4)番瀉葉:泡茶飲用,進入大腸腔刺激腸蠕動,從而產生瀉下作用,但該藥治療依從性差,一般很少使用。

  5 小結

  便秘是精神科住院病人的常見癥狀,常伴有腹脹、腹痛、食欲不良,不僅給病人生理上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而且還會影響服藥的依從性,影響病情康復。因此,通過各項措施對患者進行干預,可有效地減少了便秘的產生,同時也使病人學到了一定的保健知識,并建立起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增加了服藥的依從性。

【精神科病人便秘的防治及護理】相關文章:

拓展老年病人健康指導的護理體會06-02

CCU病人睡眠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08-05

老年病人角色行為強化的原因及護理干預08-29

污染防治專業(yè)論文提綱05-02

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05-22

門診病人投訴原因分析及對策07-05

淺談如何指導病人正確煎服中藥06-15

醫(yī)源性膽道損傷的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06-13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思考06-04

探討大豆病蟲害防治技術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