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體育課的籃球訓練教學
論文關鍵詞:籃球教學;基本功;技術特點;訓練方法
論文摘要:本文從青少年籃球運動隊訓練的需要入手,對籃球的基本功和基本功教學進行了詳細的 分析 和探討;豐富了籃球基本功教學的教法和 內容 ,滿足當今青少年籃球運動訓練的需求及籃球運動本身的特點。
籃球技術水平的鞏固提高依賴于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愛好和基本功的情況的好差,而在基本功的練習當中,因其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實用性,由此也吸引了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近年來,隨著 體育 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籃球教學也應從形式、教學、內容安排上進行改革。從片面追求投籃命中率、力量訓練,忽視基本功教學的誤區(qū)中走出來,重視基本功的教學,使學生通過基本功的籃球技術練習,為提高籃球技術水平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基本功的教學將貫穿于青少年籃球教學及籃球比賽中。
1 籃球基本功的內容 比賽實踐證明:籃球基本功的質量和數(shù)量是隊員在比賽中運用對抗技術水平高低和整體效果好壞的關鍵。作為一種“在激烈的對抗和快速多變的比賽中所必須優(yōu)先掌握的、最重要的和最起作用的基本因素,包括技術因素、戰(zhàn)術因素、身體因素、心理因素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綜合動作功能與能力”;@球基本功至少包括:
1.1 技術基本功。是指在建立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的規(guī)格基礎上,突出其對抗性,在規(guī)則允許的范圍內準確運用技術的能力水平。一般包括了傳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移動,搶藍板球,防守對手,搶球,打球和斷球等基本技術。
1.2 戰(zhàn)術基本功。是指建立在個人戰(zhàn)術行動和二三人的戰(zhàn)術基礎配合上的全隊戰(zhàn)術數(shù)量、質量和水平。籃球基本戰(zhàn)術一般分為進攻與防守兩個部分。
1.3 身體素質基本功。這是技、戰(zhàn)術基本功得以發(fā)揮的前提。隊員只有具備發(fā)揮技術戰(zhàn)術能力所必需的速度、彈跳、力量和耐力,才有可能具備在地面對抗中快速超越的能力、在高空爭奪中超群的彈跳能力、在短兵相接的激烈對抗中的爆發(fā)性快速力量的能力,以及在長時間爭奪中保證技戰(zhàn)術得以正常發(fā)揮的耐用久能力。此外還包括心理自控基本功等方面。
1.4 籃球基本功的應用和教學
從調查結果,考慮到籃球基本功教學的可變性和系統(tǒng)性的特點,對運動隊訓練設計了新的教法和教學原則:
1.4.1 技術基本功的教學 。
一般包括了:傳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移動,搶藍板球,防守對手,搶球、打球和斷球等基本技術。
2 關于傳接球技術教學 籃球中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傳球方式:
胸前傳球:從胸前傳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傳球方式。
(雙手)擊地傳球:擊地傳球通常用來將球從防守隊友張開的手臂下傳出。
(雙手)頭上傳球:我們經(jīng)?吹皆诨@球比賽中搶到籃板球的隊員用這種方式將球傳給位于遠處前場處于有利位置的隊友。
教學中增加傳球技術的二人練習比重,通過各種傳接球技術動作的練習,逐漸形成了基本戰(zhàn)術的鄒形,如傳切配合,突分配合等。
3 關于投籃技術教學 籃球技術中有多種不同的投籃方式,一般有:單手原地投籃,行進間單手高手投籃和跳投。如果你想成為球隊中的主要得分手,你就需要掌握幾種不同的投籃技術。應根據(jù)你所處的具體比賽情況來判斷采用哪種技術。如果你站立持球,并處在自己的投籃攻擊區(qū),你可以采用原地投籃或跳起投籃。如果能夠運球至籃下,你就可以采用跑動上籃的技術。
4 關于運球技術教學 運球在籃球訓練或比賽中相當重要。應該用手指運球,而不是手掌。運球高度最好不要超過腰部。開始先 學習 在原地運球,熟練后可以一邊運球一邊走動。增加個人控球能力的教學重點內容,減少以投籃教學為主的教學比重。在控球能力的教學中,大大增加二人的對抗練習,通過練習提高了動作的實用性,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讓學生體能對抗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想象力,以完成各種攻防技術。
5 關于持球突破技術教學 持球突破是持球隊員得球后,在開始運球前,結合非中樞腳的蹬跨變化、推放球技巧和運球技術等,迅速超越對手的一項攻擊性很強的技術。一般是在接到球、且防守者又很靠近時使用。持球突破與投籃、傳球等的結合及相互轉換,更能提高運用效果。
6 關于移動技術教學 移動是籃球比賽中為了改變位置、方向、速度、爭取高度等所采用的各種腳步動作的總稱,是籃球重要的基本技術之一。增加腳步移動動作的教學內容。如低重心滑步、起動、急停、變方向跑等練習,隊員需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持之以恒,刻苦練習腳步動作,才能對籃球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7 關于搶藍板球技術教學 藍板球是 影響 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學好搶籃板球技術必須要具備勇猛頑強的作風和每秒必搶的思想及行動準備,還要掌握籃板球反彈的基本 規(guī)律 。教學中增加以比賽形式進行沖搶籃板球的訓練,要求個人有迅速判斷反彈位置的能力,腳步動作快速搶占有利位置,起跳及時等等。
8 關于防守對手技術教學 一般教學中的防守基礎配合是二、三個防守隊員利用合理的技術、協(xié)調的動作破壞進攻的一種 方法 。配合方法主要以:防守配合包括擠過、穿過、繞過、交換防守、關門、補位和夾擊等配合。
9 關于搶球、打球和斷球技術教學 搶、打、斷球技術是防守中具有攻擊性的技術,在比賽中的作用也是相當重要的。教學中的要求:進行搶、打球時,要保持正確防守位置,控制身體平衡,搶、打球動作要果斷,主要以小臂、手掌、手指短促動作突然搶、打球。
戰(zhàn)術基本功的教學 。戰(zhàn)術基礎配合包括進攻與防守兩個部分,攻防各有不同的配合方法。
9.1 進攻戰(zhàn)術。主要包括了:快攻、進攻人盯人,進攻全場區(qū)域緊逼;進攻區(qū)域聯(lián)防等。進攻中幾個人間的基礎配合,是組織全隊進攻戰(zhàn)術的基礎,常用的有傳切、突分、掩護、策應四種。
9.1.1 在教學訓練中首先要使學生了解配合的概念、運用時機、配合方法和要求。重點 分析 配合時機的捕捉和利用、配合條件的選擇以及隊員之間配合動作的協(xié)同和應變等。
9.1.2 教學訓練中應注意強調培養(yǎng)和提高協(xié)作精神和配合能力。
9.1.3 教學訓練中應狠抓基本技術,如移動擺脫、假動作、傳接球、投籃等,注意增加練習的數(shù)量,提高練習質量。
9.1.4 教學訓練中應強調假動作與變化、配合時機、配合意識、配合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訓練與提高。
9.1.5 應狠抓困難條件下的練習與提高,通過教學比賽來鞏固,提高配合的質量。
9.1.6 注意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具體條件和特點進行訓練。
9.1.7 練習方法要從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和實戰(zhàn)需要出發(fā),任何一個練習方法都要考慮時機、方向、地點、條件、動作和變化以及突然性、合理性等諸因素。
9.1.8 適當增加半場“三對三”教學比賽,與現(xiàn)行世界流行的街頭“三人”制籃球比賽接軌,讓運動員的基本技術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 發(fā)展 。
9.1 防守戰(zhàn)術。防守戰(zhàn)術有防守基礎配合、人盯人防守、區(qū)域聯(lián)防、全場區(qū)域緊逼、混合防守等方法。當前防守的總趨勢是向攻擊性方向發(fā)展。防守基礎配合是組成全隊防守戰(zhàn)術的基礎,它包括有交換、穿過、繞過、擠過、關門、補防和夾擊7種。防守基礎配合的攻擊性在于積極主動的破壞對方的習慣配合,最大限度的控制對方隊員的活動和隊員之間的聯(lián)系。防守基礎配合的質量好環(huán),取決于個人防守能力和協(xié)同防守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 跟專家練籃球(愛康叢書)馬振洪著
[2 ] 籃球教學改革中的基本功教學初探
【中職體育課的籃球訓練教學】相關文章:
籃球腳步技術的教學與訓練02-26
體育課上籃球的教學技巧02-07
探析中職學;@球運動隊訓練能力11-19
中職籃球選項課有效教學的嘗試11-24
論中學階段的籃球教學與訓練02-26
高中籃球訓練教學有效性之探討02-26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