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yī)學論文寫作四大步驟
不管是學生、醫(yī)生還是其他科研工作者,論文寫作都在其學生生涯和職業(yè)生涯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醫(yī)學論文對于許多醫(yī)務工作者和醫(yī)學科研人員而言也一樣的重要。那么要如何才能撰寫好一篇醫(yī)學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醫(yī)學論文寫作四大步驟,供大家閱讀借鑒。
資料的準備
1.圍繞課題收集資料和研究資料
收集資料分三步:
、俑鶕芯空n題選擇檢索工具;
②確定檢索方法;
、鄄殚喸嘉墨I。
收集資料時應注意下列內容:
、僭诜椒ㄉ涎赜们叭说模蛟谇叭说幕A上加以改進的;
②在理論認識上支持本文觀點的;
、矍叭搜芯康慕Y論與自己文章所述不同,需要加以說明的;
、芮叭藢Ρ疚乃芯康膯栴}存在爭議和正在探討的。
2.對研究材料的準備工作
、賹Σ牧系娜∩岷驼;
、趯嶒炗^察數據資料的分析處理;
③合理選用適當的圖、表和照片等。
3.提煉觀點,明確結果,提出結論
根據有關文獻資料和實驗觀察所得的資料,重新核對試驗設計中包含的思想,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分析:①哪些觀點在理論上成立,在試驗中得到證實;
、谀男┯^點在試驗中沒有得到證實,需要修改;
、勰男┈F(xiàn)象和指標超出原來設想,可能有新的啟示,需要進行新的分析。
擬定提綱
提綱是論文的輪廓,應盡量寫得詳細些。根據擬定的內容不同可劃分為標題式提綱和提要式提綱。
標題式提綱:以簡明的標題形式把文章的內容概括出來,用最簡明的詞語標示出某部分或某段落的主要內容。
醫(yī)學論文寫作步驟
醫(yī)學論文的寫作,是科研及臨床實踐的書面總結工作,通常要經過寫作前的準備、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數據的統(tǒng)計學處理、構思、擬定提綱、起草文稿、修改潤色等步驟,其每一個步驟都是十分嚴謹的。但是,不同類型或體裁的論文,其寫作步驟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1、寫作前的準備工作
醫(yī)學論文的寫作過程,如同其他文學作品、新聞通訊、工作總結一樣,在寫作前需要經過認真、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論文的質量。撰寫論文沒有充分的準備工作很難寫出好的文章。在寫文章前,必須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1.1明確文章的主題和中心,做好理論上的準備工作主題是一篇文章的統(tǒng)帥,主題與內容必須相互呼應。主題即文章的選題,選題的新穎與否,直接影響文章的質量、可讀性。所以,在寫作之前,確定文章的中心是很重要的一點。多數人的思緒在動筆前往往是雜亂無章的,因此必須從這種認識上的混亂狀態(tài)中,理出一個清晰的頭緒來,明確文章的主題和中心,并圍繞這一中心,做好理論上的準備工作。例如,如果寫一篇關于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早期診治的論文,在寫作前,必須明確哪方面內容應該作為文章的中心。如果圍繞著患者的早期診斷,來確定文章的主題,應該在這個主題下,進一步突出其早期特殊臨床癥狀及影像學(如ct、mri)表現(xiàn)。這樣不但主題明確,文章的中心內容也十分清楚,就可以使文章的構思完整,內容結構也充實全面。相反,如果主題不明,內容勢必顯得支離破碎。
此外,在確定主題或選題時,一定要把握好"選題宜小不宜大、宜簡不宜繁"的原則,尤其是缺少經驗的初寫者,更應避免選擇難度大的課題,應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1.2收集文獻,整理資料寫作前應該對寫作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論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全面收集近幾年來的相關文獻,整理有關的文獻資料。通過查閱文獻,應該清楚該專題研究已經進行的動態(tài)和觀點,并把這些材料中所用的部分整理好,心里明確目前在這項研究及實踐中有哪幾種觀點,相同之處及不同之處,以準備在寫文章時引用,如何引用,又如何解釋。
在撰寫論文上,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推理合理、觀點明確。避免在寫作過程中,一邊寫作,一邊整理材料。這樣不但容易打斷思路,而且容易造成內容重復,相互重疊,甚至出現(xiàn)相互矛盾,還容易概念不清,內容不全,而使文章歸于失敗。
2、直接資料的準備和整理
一般認為,所收集的資料包括兩大類,一類為前人既往的工作狀況資料,即間接資料;另一類為自己實驗及實踐中所得出的數據、觀點等,即直接資料。直接資料的收集,這一部分工作應該是論文的中心,也是最能體現(xiàn)論文的科學性,最具說服力的工作內容。
2.1做好科學實驗或臨床實踐中的記錄、資料積累工作在科學實驗中,必須加強原始資料記錄、保管工作,隨時記錄觀察實驗的結果,作好原始記錄的積累工作。在進行臨床實踐科學研究中,也需要從研究一開始就做好材料的登記工作。要做好登記、統(tǒng)計工作,需要事先印制好觀察指標、療效登記表。從病案等臨床資料中摘取必要的內容,隨時填入原始記錄表內。原始記錄要做到真實、客觀、準確、可靠,反對弄虛作假、任意刪改等作弊現(xiàn)象,避免加入主觀成分。這應該說是作為科技人員的最基本的素質。對于實驗中所取得的結果,不論是陽性,還是陰性;也不管是符合預期的設想,或是不符合預期設想都要忠實記錄,不加入主觀成分,不憑個人的愿望取舍材料。在材料的記錄工作中,還要養(yǎng)成一次性完成,不重抄、轉記的習慣。要注意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使其符合科研設計規(guī)定,用詞準確,含義清楚。
2.2材料的合理取舍
所收集的科研資料,都要認真地鑒別分析,以后再決定合理的取舍。材料收集后,首先將全部資料細致地檢查一遍,將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去掉,將不全面的內容充實整理,將需要的材料分門別類收集,在材料的鑒別、分類、取舍時,要用"相關性"和"可比性"兩個尺度加以衡量。
2.2.1相關性
相關性也稱同質性,在實驗研究中,此方法主要用于本實驗組的資料鑒別。即把本質相同或相近的資料歸并在一起。例如:在觀察某一藥物降血脂的療效中,研究組有的病人服用這種觀察藥物后,出現(xiàn)了惡心、嘔吐、肌肉疼痛等癥狀或轉氨酶增高,在取材時,應該進一步鑒別清楚,服藥后所出現(xiàn)的消化道癥狀是該種降血脂藥物所致的副作用,還是與此項研究無關因素引起。如果確定為藥物的副作用,則該項資料應該保留,作為藥物的副作用在文章中分析;相反,如果消化道癥狀和轉氨酶升高不是藥物引起,而與其他因素有關,則不將此類資料納入統(tǒng)計范圍,以免影響藥效的檢測效果。在這一點上,應該保持思路清晰,該舍的舍棄,不該舍的不可舍棄。
2.2.2可比性可比性又稱齊同性,主要指兩組或兩組以上的資料之間進行比較時,這兩組之間除了受試因素之外,其他因素均應該相同。例如:研究藥物a治療腦血栓的療效,需設立其他藥物組或其他對照組,同時進行療效觀察。這兩組之間,除了受試因素,即所用的藥物不同外,病人的一般情況,如年齡、性別、病情程度等也都應該大致相同這樣,兩組不同的治療所取得的療效,才能相比。否則,如果兩組病例的情況不同,不是經過隨機分組原則分組,而是加入人為的因素分組,兩組所取得的資料就缺乏可比性,所取得的療效就無法進行比較與分析。
提要式提綱:是在標題式提綱的基礎上較具體地概括出各個層次的基本內容,實際是文章的縮寫。
擬寫草稿
1.順序寫作法:按照醫(yī)學論文的規(guī)范體例或提綱順序闡述自己的觀點,分析實驗數據。
2.分段寫作法:論文的中心論點已明確,但對某一層次的內容沒有考慮成熟,可先寫已成熟的段落,不受順序的先后限制,采取分段寫作,最后依次組合而成初稿。完成全文后,需進行前后對照檢查,使全文風格一致,層次清楚,銜接緊密。
修改
修改是對初稿內容的進一步深化和提高,對文字進一步加工和潤色,對觀點進一步訂正。
修改過程中需注意下列問題:
1.文題是否相符;論點是否鮮明;
2.論據是否充分;論證是否嚴密;
3.布局是否合理;結論是否科學客觀;
4.用詞是否符合醫(yī)學術語;
5.文稿是否符合醫(yī)學寫作規(guī)范或稿約。
【醫(yī)學論文寫作四大步驟】相關文章:
四大醫(yī)學論文寫作要點12-03
臨床醫(yī)學論文寫作技巧步驟12-25
醫(yī)學論文撰寫的步驟和醫(yī)學論文的發(fā)表03-05
醫(yī)學論文寫作12-11
醫(yī)學論文寫作11-15
醫(yī)學論文撰寫的方法和步驟11-20
醫(yī)學論文寫作 - 正文01-05
醫(yī)學論文實驗寫作11-22
醫(yī)學論文寫作要求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