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開設花樣跳繩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花樣跳繩從活動形式而言是單純的體力運動,其實它是大腦發(fā)出指令,通過四肢和肢體的密切配合,完成一系列精細復雜、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以此達到健身娛樂效果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它的自身優(yōu)勢是不容忽視的,文章在分析花樣跳繩自身價值的同時,探討高校開展花樣跳繩的可行性及對策,為豐富校園活動,傳承民族體育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達到終身體育效果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花樣跳繩可行性對策
跳繩運動的健身效果非常全面,長期從事跳繩運動,能有效提高個人的反應速度素質、動作速度素質和有氧耐力素質,并且能塑造勻稱健美的體態(tài),促進身體協(xié)調能力的發(fā)展,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而高校隨著多樣的選修課的開設,跳繩則退居于身后,僅僅作為課堂中調節(jié)內容,有甚者連基本的跳繩都不會,但是南于課堂練習時問不夠,跳繩的健身效果并不明顯,僅僅以一分鐘跳繩的鍛煉手段,義不能有效引起學生鍛煉的興趣;犹K不是簡單的身體活動,需要手腦結合完成令人眼花繚亂的花式,它的健身優(yōu)勢是不容忽視的。目前,作為一項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高校中開設花樣跳繩的并不多,將花樣跳繩引入課堂,不斷豐富和完善學校體育課程,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培養(yǎng),使我同的民問體育文化能得到良好的傳承。
1 花樣跳繩的價值分析
1.1花樣跳繩延續(xù)中華傳統(tǒng)體育
跳繩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南宋以來,每逢佳節(jié)都跳繩,稱為“跳繩、跳白索”,原屬于庭院游戲類,后發(fā)展成民問競技運動。跳繩是一種在環(huán)擺的繩索中做各種跳躍動作的體育游戲[1]。作為民族傳統(tǒng)的一項運動,可以說跳繩老少皆宜,為大家所熟悉,是不可或缺的民族傳統(tǒng)項目,也是伴隨著大多數(shù)現(xiàn)代人成長的一項運動。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fā)展中心學術研究部主任、中國首位體育史專業(yè)博士學位獲得者崔樂泉說:“民族傳統(tǒng)體育進校同活動對學校、對體育都有積極的影響,不僅僅中、小學,大學也應該開展傳統(tǒng)民族體育活動。”同家體制健康測試中的跳繩作為一項測試項目,以一分鐘跳繩的個數(shù)來反映學牛身體素質的一項指標。隨著外來項目的增多,跳繩作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逐漸淡出學生的休閑娛樂的舞臺;犹K在高校的引入不僅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增加學校體育趣味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們了解我同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讓民族傳統(tǒng)體育得到了有效傳承[2]。
1.2花樣跳繩的引入符合陽光體育運動的需要
按照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85%上的學生每天至少鍛煉一小時并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格等級以上,此外,還需要掌握至少兩項日常鍛煉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質健康水平切實得到提高。在高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同時,大學生面對學業(yè)的壓力、場地的局限、運動的枯燥等問題,花樣跳繩簡單、方便、有趣,既可以群體練習義可以單人練習,義適合不同的場地,并不受天氣、氣候的影響,開設花樣跳繩促使大學生課內外鍛煉的結合,達到陽光體育運動的要求。
1.3花樣跳繩的健身、表演價值提高校園生活品質
通過實驗研究,跳繩可以增強人的心肺功能,鍛煉學生手腳協(xié)調,穩(wěn)定地控制身體核心部位,各方面的身體素質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跳繩時握住繩頭的手與繩之問不問斷進行摩擦,有效刺激手上的穴位,使手上的經(jīng)絡氣血暢流,增強了腦細胞的活力,因此跳繩也是一項健腦運動。跳繩時雙腳不斷的跳躍刺激腳掌,能加快胃腸蠕動和血液循環(huán),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繩王胡安民總結了跳繩運動的價值,“跳繩運動可快可慢,是一根繩的運動,腦、手、腳、身、繩融合無問,能練習協(xié)調性、速度、耐力和彈跳力,既可健美,義能增強意志,還能防治疾病。”[3]
在2010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式上,來自上海體育學院躍動花樣跳繩隊的同學們?yōu)槭澜绺鞯氐挠慰瞳I上了精彩的花樣跳繩表演――“繩舞飛揚”,計游同觀眾領略了體育與文化演藝結合的創(chuàng)意演出,將花樣跳繩生這種優(yōu)秀民間體育項目展現(xiàn)給不同國家的人們。集體的花樣跳繩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融人舞蹈、雜技、娛樂花樣等多元素表演,使之藝術性、觀賞性更突出。因此,花樣跳繩具有很高的表演價值。
1.4花樣跳繩促進了學生良好品質及團隊、創(chuàng)新意識的形成
花樣跳繩因為動作復雜,具備一定挑戰(zhàn)性,不僅需要基本的耐力和協(xié)調能力,同時還需要學生能克服自己的體能極限,提高心理調節(jié)和自我調控能力,能正視失敗,又能持之以恒,從失敗中一次次總結與冷靜分析,保持良好、果斷、堅忍不拔的品質。
花樣跳繩之中的集體動作不僅需要隊員精湛的運動技術,更需要隊員相互密切的配合。每一個集體花樣動作的完成,都需要成員經(jīng)過多次的練習,在失敗中學會控制負面情緒,并能積極面對困難,通過相互的鼓勵和有效的溝通交流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直到體驗最終的成功。在完成共同的目標的過程中,學生的身體、心理、意志、情感和適應能力都得到極大的鍛煉,同時也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團隊協(xié)作的意義,學會關心、愛護、信任別人。
花樣跳繩的花式需要手腦配合才能發(fā)揮最佳的效果,跳繩運動花式繁多,可單人也可集體,并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大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條件來思考花式,能主動探討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個問題,學生自主思考能力,教師可慢慢引導學生在已學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
2 開設花樣跳繩的可行性分析
2.1高校的基本條件
2.1.1校園環(huán)境、文化氛圍
加拿大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蒂芬・利考克教授曾經(jīng)說過:“對大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生活與環(huán)境”?梢,環(huán)境對學生的熏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高校校園體育器材、設施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改善,為學生從事體育運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犹K對場地、器材要求相對不高,容易組織開展。各高?梢愿鶕(jù)自身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校同各種條件開展,如可以在田徑場上進行開展,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的林蔭道以及校園周邊道路上進行開展等。高校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既滿足學生個體身心健康的需要,符合學校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的需要。良好校園文化氛圍是高校開展花樣跳繩運動的有利條件。高,F(xiàn)有的基礎設施條件、文化氛圍完全可以滿足花樣跳繩運動的開展。
2.1.2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越來越多的業(yè)余時間被網(wǎng)絡、電子產(chǎn)品占據(jù),從事體育鍛煉的時間越來越少,讓大學生“走下網(wǎng)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的呼聲日益高漲,大學生體質一年年下降,不是說大學生的體質天生就差,而是缺乏科學、有效、持續(xù)的鍛煉,花樣跳繩從簡單到難,從單調到多樣的花式,從個人到集體,它既能夠增強大學生體質,健全大學生人格,又能培養(yǎng)學生們終身體育的技能和意識,還可以弘揚大學精神[4]。
2.2開設花樣跳繩的技術分析
2.2.1成熟的技術
陜西是跳繩的故鄉(xiāng),多次掀起跳繩熱。陜西成熟的跳繩技術和氛圍給開設花樣跳繩提供有益的借鑒。跳繩花樣繁多,可簡可繁,花樣跳繩技術發(fā)展成熟完善,共有十二大類、六十多套繩路、三百多種跳法。十二大類為:繩操、繩舞、繩拳、繩技、繩陣、趣味跳繩、跳長繩、跳雙繩、多繩交叉跳、跳繩的行進動作、跳繩接力賽、和跳繩拉力賽等。各類跳繩又分為各種繩路,如繩操有“跳繩八節(jié)操”、“中老年人繩舞操”等。各種繩操又有不同的跳法,變幻莫測、無窮盡也。成熟的技術為課堂中花樣跳繩的內容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獲取花樣跳繩技術的途徑廣泛,通過圖書、電視、網(wǎng)絡、協(xié)會等方式都能獲得花樣跳繩的技術支持。
2.2.2師資條件
在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的全力推動下,通過全國跳繩比賽,陽光體育活動,花樣跳繩等級動作,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等形式向全國推廣。目前舉辦了五屆全國跳繩公開賽.在16個省市開展了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同時與教育部積極合作,爭取把花樣跳繩運動作為在校學生貫穿于全學年的體育教學項目;犹K師資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教師的教學能力,而廣大體育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具備管理學、心理學等專業(yè)知識,通過培訓和學習,完全有能力勝任花樣跳繩的教學高作[5]。
3 建議與對策
3.1重視組織宣傳與普及
花樣跳繩是一項有著豐富文化價值和健身教育價值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各高校領導應該充分認識到開展花樣跳繩的意義和價值所在,為組織開展花樣跳繩運動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如利用學校社團組織、校同網(wǎng)絡對花樣跳繩的文化和精神進行宣傳,或定期在校舉辦各種形式的花樣跳繩比賽,通過比賽檢查花樣跳繩水平,同時加強對花樣跳繩的宣傳力度,促使花樣跳繩在校園的蓬勃開展。
3.2“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 花樣跳繩的引入可以從小范圍的課堂實驗班開始,效果良好再大面積推廣;教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擇優(yōu)選擇,真正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課堂內嚴謹?shù)倪\動強度的控制與保證學生的運動負荷和鍛煉效果;靈活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濃厚的興趣,課堂活躍的教學氛圍;有效的評價手段如:課內競賽、表演等等,讓學生獲得運動的成就感。
3.3注重課內外一體化
跳繩運動對器材裝備要求不高,只需一條繩、一套輕便的衣服以及一對適當?shù)倪\動鞋便可,所需的地方也不大,課下很適合學生自南練習,有限的課堂時間練習,并不能達到有效的健身效果,它需要課下鼓勵學生從自身情況出發(fā),自覺參與花樣跳繩的練習,這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體育精神,又豐富了體育校同文化,更培養(yǎng)了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課堂內的花樣跳繩是基礎,課外的自我練習則是延伸與擴充,只有將兩者和諧的結合起來,才能滿足學生自我發(fā)展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需求,真正達到陽光活動一小時的目的。
3.4安全教育
跳繩的事故時有發(fā)生,多為摔倒導致的四肢骨折、半月板損傷等問題,所以在進行花樣跳繩的同時,教師應進行安全教育,首先對場地選擇雖然花樣跳繩對場地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狹窄的空問不便于集體的花樣跳繩練習,另外更要注意周圍的設施是否會造成潛在的危險;其次是自身服裝的要求,很多學生在課下運動時圖一時方便,穿高跟鞋、牛仔褲等等問題,不經(jīng)意中會受到一些傷害,這些傷害完全可以避免;再次,課堂上教授正確的鍛煉方法,一些常見處理應急事故的方法,讓學生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最后,對特殊體質的同學要注意嚴格控制運動強度及運動負荷。
參考文獻:
[1]http://www.crsachina.com.
[2]聶鍇.花樣跳繩的體育文化價值研究[J].陜西教育,2012(6):31.
[3]段紹斌,劉易華. 民問體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學校體育的整合――民問傳統(tǒng)體育項目花樣跳繩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7):89.
[4]黃忠興.跳繩運動對偏頗質女大學生體質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3(8):730-731.
[5]邱爽.福建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開設花樣跳繩的可行性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9):97-99。
【高校開設花樣跳繩的可行性研究】相關文章:
音樂論文-體育舞蹈在我國高校開設的必要性03-23
體育舞蹈在湖北省民辦高校開設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03-15
PLC控制的花樣噴泉系統(tǒng)03-29
開設文科物理課程的初步探索03-18
關于開設大學英語選修課的探討03-18
商務英語課程開設方式探討03-01
高中開設班級合唱的實踐與思考音樂論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