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薩米的心理困境及其突破
摘要: 盧梭說:“青年期是一個狂風暴雨的危險時期。”《A&P》中的主人公薩米正出于青春期。由此,我們可以從這個角度對小說中薩米種種的表現(xiàn)進行一個清楚的解讀。
關鍵詞:青春期 心理 困境 突破
在閱讀小說《A&P》時,我們似乎看到薩米的種種表現(xiàn)都是可笑的,比如一看到穿著泳衣的三個女孩,馬上就有了好像不潔的種種幻想、聯(lián)想,尤其在經理斥責了三個女孩之后表現(xiàn)出了很可笑的英雄主義行為:憤而辭職以表達對經理的不滿,還幻想以此來引起女孩對他的注意。但要是從青少年時期的特點這一角度看,應該漸漸就會對他有所了解。
青春期的特點是情緒、情感強烈,有明顯的兩極性;蚴羌印⒄駣^,顯得十分熱情;或是動怒,感到泄氣,變得消沉起來。另外,此時青年的情緒明顯不穩(wěn)定,有波動性的特點。他們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當遇到順利的情境時,就顯得格外興致勃勃,充滿各種幻想,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力量倍增;但是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對信念就產生動搖,出現(xiàn)沮喪、灰心的情緒。青年人這種情緒多變不穩(wěn)定是與青年期生理和心理特點有關的,也與青年人的經驗不足有關。情緒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態(tài)度的體驗。因此,青年人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當青年的需要得到滿足時,他們就產生滿意的、,快樂的、積極的情緒。相反,當需要不能得到滿足時,便產生消極的、悲觀的、抵觸的情緒。青年人這種激蕩、狂熱、消沉的多變情緒,主要是由于主客觀的矛盾,即青年需要與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所造成的。作為社會成員,他們一方面感到體力和智力已達到成—年—人水平,迫切地要求生活獨立,希望擺脫他人的束縛,并產生各種各樣的強烈的社會性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對社會的復雜性,對自己愿望及行動的合理性,往往還缺乏足夠的認識。這樣就使得個體需要、不合理的需求與社會規(guī)范常常處于矛盾狀態(tài)。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就易出現(xiàn)狂熱、消沉等不良情緒。
青少年處于青春期時,有很敏感的認知能力,也具有較高的自尊自信意識,自我中心意識極強,自我控制力弱。人格和心理意識較多傾向于自我作出的評價而非他人作出的評價。文中三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很可能來自附近的海濱避暑勝地,穿著兩點式泳衣步入商場毫不羞怯,坦然面對眾人目光,她們的目的是要展現(xiàn)自己的青春活力和人體之美;倫格爾斥責她們的時候,她們雖有點尷尬,但仍堅持認為自己穿著得體。這是青少年叛逆的一種放式。小說主人公山米,完全是從自身的人格和心理意識來評價他周圍的事物。他在小鎮(zhèn)生活了十九年,對小鎮(zhèn)的一切了如指掌:“兩家銀行,一座公理會教堂,一家報紙店,三家房地產商辦公室,再次破裂的下水道”。如此簡單讓薩米覺得小鎮(zhèn)古板乏味,生活極其枯燥無聊。在他眼里,中年家庭主婦是一群老氣橫秋、愚蠢笨拙的家伙,她們丑如妖巫,衣厚褲肥,本來已花枯月落,卻偏要發(fā)弄成卷,臉抹上紅,虛假至極,令人及其厭惡。在另一個人看來,小鎮(zhèn)也許是平靜有序,生活恬淡,商場里的主婦雖上了年紀但仍有愛美之心。這完全不同于薩米眼中的小鎮(zhèn)。這主要是青春期的薩米不穩(wěn)定的人格和心理意識導致,他無法給予這個小鎮(zhèn)及其居民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從另一方面表明薩米極其不喜歡這個小鎮(zhèn)。處于20世紀60年代美國青年運動的社會背景中,薩米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他同其他同時代的青年人一樣,追求自我,否定一些傳統(tǒng)價值觀念。所以薩米時刻希望有個什么改變或者新的事物出現(xiàn)。但是在那個小鎮(zhèn)沒有那種改變或新事物,雖然討厭,薩米也不得不遵循著小鎮(zhèn)的生活循序,一天天的生活著。這對薩米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困境。而三個穿著泳衣的女孩的出現(xiàn),不僅對鎮(zhèn)上守舊刻板的人是一種視覺震動,對薩米來說也是更是薩米突破青春期,進一步長大成熟的一個誘因和助力。三位著泳裝的少女在商場的出現(xiàn)引起一陣騷動,一來他們的穿著打扮與眾不同,有傷當?shù)仫L化;二來他們的行為挑戰(zhàn)傳統(tǒng),不合常規(guī),他們沒有像其他的購物者那樣購物而正好與其他的人逆向而行。所有這些都與周圍的人們形成極大的反差。這在客觀上讓商場的人對她們看得更清楚,也更讓他們吃驚。以至于這些“有人放炸彈都會臨陣不慌”的顧客都大為震駭。當他們看見“皇后”肌膚雪白的肩膀的時候,他們都“猛地一震,驚得一跳,或者正在說話的時候突然驚得目瞪口呆而說不出話來”。有幾個家庭主婦還以為自己看錯了,甚至走過以后還掉轉頭去確認自己的親眼所見。但這種鮮少的“外來之物”卻正符合了飽受小鎮(zhèn)封閉、保守、枯燥單調之苦的薩米的期望,讓他感受到他自身生活之外的一種激情。同時,這與薩米處于青春期也有很大的關系。性的成熟給青年的情緒上帶來了一時擾亂。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已長大成長,該有某種需要了,但此時他們心理還不很成熟,還不如成年人,因此出現(xiàn)了身心矛盾,這種矛盾常常成為青年情緒激蕩的誘因。甚至有的心理學家認為,青年人情緒的變化完全是由于性成熟造成的。薩米已經十九歲了,生理已經成熟,對異性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渴望,心中充滿著種種羅曼蒂克或者王子與公主的憧憬?傁朐谂⒆用媲氨憩F(xiàn)以吸引她們的注意。因此,當三個穿泳衣的女孩已出現(xiàn)他的面前時,就引起了薩米強烈`的興趣,惹的他心癢難撓,并對她們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觀察。柔婉圓潤、秀美端莊、姿態(tài)輕盈、有曲線等。在薩米的眼中,少女們的臉蛋似漿果一般,“胖妹”臀部甜潤圓柔,
“女王”(Queen)的乳房像兩個扣制精美的香草冰淇淋;(胖妹)臀部下方與大腿根部的交界處有兩彎弦月般的曬痕;(公主)金黃色的發(fā)髻自然飄逸,兩條白皙、修長、芭蕾明星般的腿;高挺著頭,唇不露齒,表情肅然,講話時音輕調平;走路時腳跟先著地,然后將重力緩緩移到腳尖,似乎每一步都在體驗地板的質地。
薩米對泳裝少女人體的欣賞,包含著一個青春少年對美麗女性的愛戀,甚至是本能的情欲。這表現(xiàn)在薩米對女孩性感部位的特別關注和近乎肉麻的描寫(見前段)。最能說明薩米的愛戀和情欲的是當他看到“公主”從兩個乳房中間的空窩處取出1元美鈔,那聽鱈魚罐頭在手里越發(fā)沉重(由女孩的動作所引起的生理幻覺),并以從未有過的細心輕柔地、小心翼翼地展開那張“來自那兩個扣制精美的冰淇淋之間的”美元(這是性欲的間接體驗,故愛不釋手)。從生理角度看,對年方19的薩米來說,有這種感覺是完全正常的。雖然對異性有著強烈的關注,但更多的是薩米對于少女青春美的欣賞和眷戀,這大大不同于斯多克塞和麥克馬洪。斯多克塞是兩個孩子的爸爸,是有著性經歷的,對于少女的身體所流露出來的青春之美,明白身體的誘惑,他的感覺跟薩米的截然不同的,同時又生活在那個封閉、保守的小鎮(zhèn),因此一見到三個身穿泳衣的少女,他就“感覺要暈了”。麥克馬洪則更是一種赤裸裸的、屠夫式的眼光看待三位少女。薩米因此對他倆是不屑的,暗嘆“可憐的寶貝們。她們有什么法子呢?”。有了對美的欣賞和愛戀,就自然產生了同情和共鳴。泳裝少女的出現(xiàn),正是薩米對生活現(xiàn)狀感到無聊和厭倦的時候。泳裝少女敢于反傳統(tǒng)而為之,必然會贏得在精神痛苦中掙扎的同代人薩米的敬仰和共鳴,于是同情便產生了。薩米把他傾慕的女孩當成女王(Queen),一心想當一個令她們意想不到的英雄,成為一個讓她們欽羨的騎士。
當三個女孩遭到超市經理羞辱時這種騎士精神在薩米身上發(fā)揮到了極至。他以辭職這一犧牲自己的行為來反抗倫格爾加在他的“女王”身上的羞辱,試圖保全心中對美的那份感受,更希望能得到“女王”欣賞的目光。但結果是出乎他的意料的。薩米一時沖動之下不僅丟掉了工作,心中的“女王”也不見了蹤影,可謂是雞飛蛋打。但正是由于這一連串的事情以及對他造成的打擊,讓他對自己沖動的行為有了實實在在的反省,并意識到了這個小鎮(zhèn)不會去包容他所謂的出格的行為,意識到以后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會是多么艱難。有了這種心態(tài),就完全不同于事情發(fā)生之前的那種少年輕狂。他開始,也不得不認真的面對這個世界。以后薩米也許會試圖接受小鎮(zhèn)的生活,也許會遠走他鄉(xiāng)追尋自己的夢想,但薩米已經切切實實的從青春期的心理困境,即心中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現(xiàn)實世界的刻板保守的對立中走了出來,深刻的了解了一些這個社會,開始理性的對現(xiàn)實做出反應,真正地從心理上長大了,完成了人生成長的關鍵一步。
參考文獻:
[1] 哈旭嫻.直覺與習俗的撞擊——簡析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說《A&P》主題[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5)
[2] 靳涵身.約翰·厄普代克短篇小說(A&P)賞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8,(1)
[3] 高紹邦。從社會道德視角看短篇小說A&P[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1)
【薩米的心理困境及其突破】相關文章:
突破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績效管理的困境03-21
有關轉型期的社會心理困境與心理調適03-13
論教育在個體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中的困境及其出路03-26
心理應對能力及其培養(yǎng)03-27
困境與對策--03-18
關于糾結與斷裂-大眾文化審美時間體驗的現(xiàn)代性內涵及其困境03-19
造成學困生心理問題的因素分析及其緩解對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