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征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注明,不再出現(xiàn)于文后參考文獻中。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1
[1] Krumhansl, C. L. 2002. “Music: A Link betwe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A]. In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11 [C]: 45-50. Oxford: BlackwellPublishers.
[2] Mitnick, K. D., and W. L. Simon. 2002. 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 [M]. Indianapolis: Wiley.
[3] Ekman, P. 2003. Emotions Revealed: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 [M]. New York: Henry Holt & Co./Times Books.
[5] Quentin Newark. 2007. What Is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 Design Handbooks [M].RotoVision.
[6] Berryman, Gregg. 1990. Notes on graphic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M].Crisp Publications.
[7] Bojko, Szymon. 1972. New graphic design in revolutionary Russia [M]. LundHumphries.
[8] Thompson, Bradbury. 1988. The art of graphic design: Bradbury Thompson [M]. YaleUniversity Press.
[9] Ades, Dawn, Brown, Robert K.,Friedman, Mildred S.1984. The 20th-century poster:Design of the avant-garde [M]. Abbeville Press.
[10] White, Jan V. 1988. Graphic design for the electronic age [M]. Watson-GuptillPublications.
[11]吳國欣.標志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
[12]朱鍔.現(xiàn)代平面設計巨匠田中一光的設計世界[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13](日)Works 社編輯部編著.日本平面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 2005[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14]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15]何家訊.現(xiàn)代廣告案例——理論與評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6]張金海. 世界經(jīng)典廣告案例評析[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
[17]威廉 阿倫斯著,丁俊杰,程坪,苑菲,張溪. 當代廣告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18] [日]直條則夫著,俞純鱗. 廣告文稿策略-策劃、創(chuàng)意與表現(xiàn)[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2.
[19]湯義勇. 招貼設計[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0]李巍. 廣告經(jīng)典故事--超級名牌的廣告戰(zhàn)略[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21]王紅衛(wèi). 商業(yè)海報設計 創(chuàng)意解析范例導航(附光盤)[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2](美)斯科勒司,(美)偉德爾. 創(chuàng)意海報版式設計[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8.45~48.
[23]周進. 世博會視覺傳播設計[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22~30.
[24]朱維理. 大型活動標志設計實戰(zhàn)案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5]梁明珠. 城市旅游開發(fā)與品牌建設研究[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26](日本)秋山孝. 秋山孝海報作品集[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62~67.
[27]朱鍔. 日本海報設計的形態(tài)[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51~60.
[28](英)赫利. 什么是品牌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29](美)馬特·馬圖斯. 設計趨勢之上[M].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78~86[30]劉金平. 視覺青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
[31]金志國. 一杯滄海:我與青島啤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2]香港設計中心,藝術與設計出版聯(lián)盟. 設計的`精神[M].遼寧: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3](日)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55~57.
[34](日)原研哉,阿部雅世. 為什么設計[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24~32.
[35](日)佐藤可士和.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M].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2009.
[36]季峰. 中國城市雕塑:語義,語境及當代內涵[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36~39.
[37]王建國. 城市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59~65.
[38]宋連威. 青島城市老建筑--人文青島叢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05.
[39]胡飛. 藝術設計符號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0]朱永明. 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圖形、符號與語言[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4, 1 (2):53~56.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2
[1]「美」Galen Gruman:InDesign CS2寶典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7.10
[2]張之益:現(xiàn)代動漫技術與“大動漫” 中國文化報 2010.4
[3]鄭 瑤: Photo CS3中文版圖像處理教程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8
[4]陳博潤:中文版InDesign CS2設計制作 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 2008.5
[5]魯 虹:進入新世紀的'中國當代藝術 深圳:雅昌藝術網(wǎng) 2006.3
[6]金 揚:電腦美術設計標準色譜 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 2008.3
[7].李鐵 張海力.--動畫角色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8].尾澤直志.圖說動畫規(guī)律--給角色賦予生命力[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9].羅進豐.生命的幻想--3D數(shù)字角色動畫[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10].王柏 陸藝南 王宏武 馬銳.Window環(huán)境下動畫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計算機動畫的理論與實踐[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5.
[11].呂峰,詮釋動畫片的美術設計風格--藝術理論,2007.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3
[1]詹靜.新車型導入項目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2007:15
[2]陳放.項目策劃[M].2000:245-246
[3]崔龍.汽車企業(yè)研發(fā)部門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2009:8
[4]張麗娜.項目風險識別的控制圖方法研究[M].2008:12-14
[5]劉麗娟.對汽車行業(yè)管理戰(zhàn)略標準化的.思考[J].2006,3(l):21-24
[6]張子劍.復雜裝備研制風險管理研究[D].2007:6-7
[7]康斌.長安福特國產(chǎn)新車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D].2006:13
[8]盧向南.預測與決策分析[M].2000:156-157
[9]李懷彬.淺析中國的汽車產(chǎn)品管理制度走向[M].2004:l-ll
[10]汪應洛.系統(tǒng)工程[M]第二版.2000:56-60
[11]施品貴.高技術項目風險評價方法研究[M].2005:4
[12]牛波.建設性項目群風險管理方法研究[D].2006:22-24
[13]王子博.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城市快速路施工風險評價研究[D].2009:13-1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4
[1]《民用核安全設備監(jiān)督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00號)
[2]TC176. IS09001: 2008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3]楊守全.管道預制工廠化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石油化工建設.2007(01)
[4]佚名.關于核電質量管理體系改進及實施研究.2012
[5]《進口民用核安全設備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HAF604)
[6]核電質量管理的兩個要點.《核標準計量與質量》.2003(03)
[7]魏瓊升.淺談工程項目管理質量控制.CUAD期刊庫
[8]《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制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HAF601)
[9]項目管理者聯(lián)盟.淺談施工項目質量管理.IT168網(wǎng)站
[10]彭海翔.淺析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與控制.《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09)
[11]黃逸太.核電廠建造階段的質量管理實施手冊.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12]中國核安全局.《民用核安全設備制造單位資格條件》
[13]中國能源報.核電行業(yè)質量管理需整合標準體系.2011
[13]中國核安全局.《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guī)定》(HAF003)及其導則.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9
[14]彭瑞華,金湘.核電建造質量管理體系構建的'考慮因素及其實施體會.《核標準計量與質量》.2010(03)
[15]李會敏,李潔,張凈.項目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體系研究.《核標準計量與質量》.2010(0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5
[1]王立雄,王愛英.建筑力學與結構--高校建筑學與城市規(guī)劃專業(yè)教材[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2]張季超.建筑設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M].2009.
[3]王鐵,王舒慧.現(xiàn)代建筑風水學[M].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9.
[4]欒景陽.建筑節(jié)能[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6.
[5]張海峰.住宅庭園設計[M].貴州:貴州科技出版社.2007.
[6]張綺曼.室內設計資料全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1.
[7]寧紹強,謝杰,衛(wèi)鵬.建筑設計表現(xiàn)技法[M].合肥: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
[8]賴德森.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9]張欽楠.建筑設計方法學[M].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0]克里斯汀·史蒂西.太陽能建筑[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11]張穎,李勇.可持續(xù)性景觀設計技術[M].武漢: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12]徐衛(wèi)國.快速建筑設計方法--建筑設計指導叢書[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
[13]黎志濤.建筑設計方法入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6.
[14]丁文劍.中國家具理念與建筑環(huán)境[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15]羅文媛.建筑設計初步[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16]林曉東.建筑設計[M].南京:江蘇科技技術出版社.2006.
[17]郝赤彪.景觀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18]李猛.財政分權與環(huán)境污染--對環(huán)境庫茲涅茨假說的修正[J].經(jīng)濟評論.2009(05)
[19]張克中,王娟,崔小勇.財政分權與環(huán)境污染:碳排放的視角[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11(10)
[20]鄭周勝,黃慧婷.地方政府行為與環(huán)境污染的空間面板分析[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1(10)
[21]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7(07)
[22]宣偉.財政分權與經(jīng)濟增長關系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9
[23]崔亞飛,劉小川.中國省級稅收競爭與環(huán)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數(shù)據(jù)的分析[J].財經(jīng)研究.2010(04)
[24]李猛.中國環(huán)境破壞事件頻發(fā)的成因與對策--基于區(qū)域間環(huán)境競爭的視角[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9(09)
[25]周權雄.政府干預、共同代理與企業(yè)污染減排激勵--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檢驗[J].南開經(jīng)濟研究.2009(04)
[26]夏鳳連.中國傳統(tǒng)裝飾紋樣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3
[27]銀丁山.視覺識別系統(tǒng)設計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區(qū)開發(fā)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
[28]應吉.社區(qū)公共服務設施布局策略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29]王鈺.大型體育設施與城市空間發(fā)展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30]譚玲玲.意象符號轉化視域下的紅色文化產(chǎn)品設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
[31]彭元.中國書畫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D].湖南科技大學2013
[32]王兢.南京城鄉(xiāng)統(tǒng)籌工作的思考和優(yōu)化[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33]倪太婷.城市老商業(yè)街地域性色彩景觀設計[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34]錢忱.產(chǎn)權式休閑養(yǎng)老社區(qū)設計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2
[35]李婷婷.大型綜合超級市場環(huán)境設計研究[D].南京工業(yè)大學2013
[36]應維佳.高層住宅景觀單方造價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4
[37]宋錫祥.歐盟REACH規(guī)則對我國化學產(chǎn)品出口企業(yè)的影響與法律對策[J].政治與法律.2009(05)
[38]喬生.國外綠色貿(mào)易措施動向及我國的對策研究[J].國際貿(mào)易問題.2007(10)
[39]黃桂琴,李慧英.反思我國環(huán)境法制建設,應對“綠色壁壘”[J].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學報.2004(04)
[40]陳學敏.綠色壁壘的`重新定位[J].世界環(huán)境.2004(01)
[41]李艷芳.論國際環(huán)境保護措施與世貿(mào)規(guī)則的協(xié)調[J].法學雜志.2004(01)
[42]王豐年,陳強.我國跨越綠色貿(mào)易壁壘的生態(tài)學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11)
[43]劉波.論中國環(huán)境標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法學論壇.2005(04)
[44]陳軍,張穎.我國防止國外污染轉移的現(xiàn)狀與對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5)
[45]沈木珠.WTO環(huán)境規(guī)則與我國環(huán)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創(chuàng)新思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04)
[46]龐玉嫻.我國現(xiàn)行環(huán)境資源法律制度的診斷與創(chuàng)新[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04)
[47]楊勇.現(xiàn)代城市公共設施候車亭的情感化設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6
[1]郭捷.《項目風險管理》.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7
[2]粟鎮(zhèn)宇.工藝危害分析方法及實踐[J].現(xiàn)代職業(yè)安全.2011(3): 36-40
[3]褚慎強.工藝安全管理[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4(7): 77-78
[4]盧有杰,盧蒙儀.《項目風險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5]范文成,葉小紅,常美玲等.氫溴酸右美沙芬片含量測定方法研宄.中國藥業(yè).2011,20(20): 31-32
[6]隋鵬程,陳寶智,隋旭.安全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5-16
[7]姚薇,王一喆.化學品風險評估制度建設進展和建議[J].環(huán)境工程技術學報.2011(5):431-436
[8]焦維.研宄質量風險管理在原料藥生產(chǎn)中的應用.中國化工貿(mào)易.2013(5): 148
[9]苗伯樂,寧丙文.拜耳過程安全管理方法[J].勞動保護.2013(3): 23-25
[10]陳得強、潘高.幾種項目風險評估方法比較[J].合作經(jīng)濟與科技2011,(8):50-51
[11]何長征.淺談鉆井HSE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博覽.2014(31 ): 17
[12]楊曉燕,天曉娟,劉澤源.氫溴酸右美沙芬片人體藥代動力學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四川醫(yī)學.2009, 30 (8): 1282-128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7
[1] 張炬. 北宋書論與畫論比較研究[D]. 吉林大學 2013
[2] 薛富興. 文化轉型與當代審美[J]. 文藝研究. 2001(03)
[3] 肖鷹. 青春偶像與當代文化[J]. 藝術廣角. 2001(06)
[4] 時宏宇. 王爾德唯美主義的現(xiàn)代闡釋[J]. 齊魯藝苑. 2003(01)
[5] 余穎. Agora--廣場精神的復興[J]. 規(guī)劃師. 2002(11)
[6] 秦軍榮. 漢語文學專業(yè)教育的學科體制化研究[D]. 武漢大學 2014
[7] 張寧. 文化主義與意識形態(tài)幻象[D]. 武漢大學 2011
[8] 顧 萍. 淺談對繪畫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自律與他律的理解[J]. 皖西學院學報. 2002(03)
[9] 周小儀. “為藝術而藝術”口號的起源、發(fā)展和演變[J]. 外國文學. 2002(02)
[10] 陳剛. 阿多諾對當代美學的意義[J]. 文藝研究. 2001(05)
[11] 伽茨,金經(jīng)言. 關于自律美學的'若干批判性思考[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及表演版). 2001(02)
[12] 李勝清. 藝術形式的意識形態(tài)含義解讀[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2)
[13] 程小牧. 自律與形式:看待現(xiàn)代主義的一種角度[J]. 江海學刊. 2002(01)
[14] 李俊. 藝術本質論:走出自律與他律的雙重困境[J]. 黃岡師范學院學報. 2001(06)
[15] 許敏玉. 商業(yè)視域下廣告審美研究[D]. 吉林大學 2013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8
[1] 趙雅妮,劉海. 青年文化的變奏:從“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審美”的文化消費[J].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12(01)
[2] 衛(wèi)華. 波希米亞運動與歷史先鋒派的藝術行為理路[J]. 求索. 2010(05)
[3] 劉海. 藝術自律與先鋒派--以彼得·比格爾的《先鋒派理論》為契機[J]. 文藝爭鳴. 2011(17)
[4] 劉海. 城市廣場:城市制約中的`空間政治[J]. 人文地理. 2011(03)
[5] 徐岱. 藝術的自律與他律[J]. 東疆學刊. 2006(03)
[6] 陳劍瀾. 從感性學到審美烏托邦--現(xiàn)代美學早期的一段問題史[J]. 江蘇社會科學. 2010(06) [7] 劉海. 倒塌的圍墻與崛起的讀者[J]. 長江學術. 2010(04)
[8] 杜吉剛. 文學藝術自律--西方前浪漫主義、浪漫主義批評的一個詩學主題[J].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0哲學成果 8(01)
[9] 阿格妮絲·赫勒,傅其林. 藝術自律或者藝術品的尊嚴[J]. 東方叢刊. 2007(04)
[10] 杜吉剛. 唯美主義批評在英國的興起與消歇[J]. 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11] 喬國強. 文學史:一種沒有走出虛構的敘事文本[J]. 江西社會科學. 2007(08)
[12] 胡亞敏. 審美·資本·日常生活--評周小儀《唯美主義與消費文化》[J]. 文藝研究. 2006(11)
[13] 劉思聰. 回到生活的藝術--簡述比格爾的先鋒派理論[J]. 文藝評論. 2006(05) [14] 劉嶸. 20世紀結構主義思潮對自律論音樂美學的影響[J]. 藝術百家. 2006(05)
[15] 陳思和. 《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前言[J]. 當代作家評論. 2006(05)
[16] 周朔. 審美形式、藝術自律、革命--馬爾庫塞藝術理論的三個關鍵詞[J]. 東岳論叢. 2006(04) [17] 王澤慶. 藝術自律的辯證法[J]. 文藝理論研究. 2007(04)
[18] 劉海. 審美內視與空間彌合--從文藝心理學角度解剖意境的本質[J].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7(04)
[19] 李彤. 藝術的自律和研究的自蔽--關于書法史研究的思考[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7(02)
[20] 劉海. 流行文化:作為“情感場”中后現(xiàn)代“情感消費”場域論[J]. 蘭州學刊. 2010(03) [21] 劉海. 日常生活審美化抑或審美符號化--對“日常生活審美化”命題的質疑[J]. 電影評介. 2010(01)
[22] 馮黎明. 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轉換:一場現(xiàn)代性焦慮[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9
[1] 高椿生:《舞蹈藝術審美講座》[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7
[2] 劉青弋、賈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賞析第一卷》[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9
[3] 于平:《舞蹈文化與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4] 孫景琛:《舞蹈藝術淺談》[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1
[5] 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話》[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3
[6] 戴元光,金冠軍:《傳播學通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20頁
[7] 沙蓮香:《傳播學:以人為主體的圖像世界之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
[8] 焦福民:《后臺時期戲曲傳播研究》[D],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4
[9] 于平:風姿流韻:《舞蹈文化與舞蹈審美》[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0] 何群:《試論藝術傳播及其方式》[J],齊魯藝苑,1997.2
[12] 黃秋野:《談舞蹈演員情感的培養(yǎng)與展現(xiàn)》[J],藝術教育2009. 10
[13] 何娟:《論民族民間舞蹈發(fā)展的時空關照》[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7.7第27卷第三期
[14] 華措:《從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遺存想到的.》[J],福建藝術,2008.1
[15] 李韻葳:《沉淀 融合 并存 中華民族舞蹈之我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6
[16] 石裕祖:《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2
[17] 肖靈:《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與民間舞蹈的教學》[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5.1
[18] 賈凡、王維克:《以影視媒介傳承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優(yōu)勢與不足》[J],作家雜志,2008.8
[19] 徐劍:《藝術傳播機制及其現(xiàn)代效應探究》[D],東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3
[20] 田宓:《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電視生存》[J],舞蹈世界,2006.5,P145
[22] 侯麗蓉:《關于少數(shù)民族舞蹈發(fā)展的探索》[J],劇作家,2008.6
[23] 李少斌:《略談民族舞的民族化》[J],舞壇走筆,2005.9
[24] 李龍生、費利君:《論藝術傳播的特點與界域》[J],藝教觀察,2007.6
[25]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出版社,1999
[26] 劉家亮:《試論藝術傳播批評》[J],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
[27] 王少青:《文藝傳播的特性與發(fā)展》[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1998.4
[29] 盤劍:《接受美學與電視劇觀眾學》[J],電視劇,1999.1
[30] 陳鳴:《試論藝術傳播的客體與主體》[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
[31] 朱錚:《論大眾審美文化的拆解因素》[J],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1
[32] 謝曉濱:《藝術傳播與接受美學》[J],江西社會科學,1994.5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10
[1]黃瑩.中國近代女子受教育權的產(chǎn)生[D].遼寧師范大學2014
[2]付婧.20世紀下半葉以來契丹(遼)音樂史學研究及其思考[D].沈陽音樂學院2014
[3]婁新藝.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與思考[J].成人教育.2013(05)
[4]滕斐.宋遼時期琵琶音樂歷史追蹤[D].沈陽音樂學院2014
[5]段志堅.云南近代教會學校的歷史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3
[6]段潤涵.抗戰(zhàn)時期重慶市民眾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4
[7]劉洋.二十世紀內蒙古赤峰地區(qū)學校音樂教育的歷史追蹤[D].沈陽音樂學院2014
[8]廉天雪.漢魏六朝時期中國古琴音樂的發(fā)展[D].沈陽音樂學院2010
[9]劉楠.民國時期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社會服務與改造[D].西北師范大學2014
[10]胡睿.明代河西走廊學校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11]陳曙光.論新課程改革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J].考試周刊.2013(57)
[12]胡禮妃.中職音樂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廣西教育.2012(43)
[13]薛蓮.傳承民間音樂,弘揚民族文化--蒼南職業(yè)高中民族音樂教學調查研究[J].北方音樂.2012(05)
[14]雷冠鋒.中等職業(yè)學校音樂教育的價值與功能[J].成才之路.2010(15)
[15]林莉.當代大學音樂教育的價值解析[J].大舞臺.2010(03)
[16]任宇虹.抗戰(zhàn)時期西遷高校對西南地區(qū)新文學基礎教育的影響[D].貴州師范大學2014
[17]戴琪.寰球中國學生會研究(1905-1927)[D].華東師范大學2014
[18]牛彩琴.近代寧夏南部山區(qū)的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19]林煒.福建教會學校的歷史演變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影響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11
[1] 金元浦.當代世界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概念及其特征[J].電影藝術,2006(3).
[2]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92.
[3] 肖永亮.數(shù)字媒體在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的地位[J].現(xiàn)代傳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龔小凡.關于數(shù)字新媒體藝術發(fā)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7(10).
[5] 金元浦.文化產(chǎn)業(yè)與體驗經(jīng)濟[J].21世紀商業(yè)評論,2006(1).
[6] 金元浦.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高端融合[J].中關村,2010(11).
[7] 金元浦.新技術革命與文化產(chǎn)業(yè)[N].膝望新聞周刊,2004-05-24.
[8] 李于昆.數(shù)字藝術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與思考[J].藝術百家,2006(2).
[9] 劉鋼.內容是核心渠道是關鍵-關于我國新媒體產(chǎn)業(yè)鏈的相關問題與思考[J].中國傳媒科技,2008(2).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 12
[1] 陳文紅. 在“藝術”之外思考藝術[J]. 文藝研究. 2005(01)
[2] 張相輪. 當代審美文化發(fā)生發(fā)展的自律和他律[J].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 2006(04)
[3] 陶巧麗. 在先鋒與自律的藝術之間[J]. 藝術界. 2006(02)
[4] 沈語冰. 現(xiàn)代藝術研究中的范疇性區(qū)分:現(xiàn)代主義、前衛(wèi)藝術、后現(xiàn)代主義[J]. 藝術百家. 2006(04)
[5] 施立峻. 藝術自律性與當代中國語境--從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美學的藝術自律性原則理論出發(fā)[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3)
[6] 宋世明. “為藝術而藝術”:一場審美現(xiàn)代性的`擴容運動[J]. 求是學刊. 2006(03)
[7] 呂景芳. 自律與他律--文學在社會文化中的地位[J]. 寧波工程學院學報. 2006(01)
[8] XU Fa-chao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認識、游戲與想象--對文學功利性問題的思考[J]. 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3(04)
[9] 鄭國慶. 藝術自律與先鋒派,及介入[J]. 讀書. 2003(10)
[10] 聶運偉. 商品化時代的文藝自律[J]. 文藝研究. 2003(05)
[11] 沈語冰. 哲學對藝術的剝奪:阿瑟·丹托的藝術批評觀(上)[J]. 世界美術. 2003(03)
[12] 鄧藝梅. 關于近代西方“藝術的自律”概念的思考[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 2005(02) [13] 陳明. 對構建和規(guī)范藝術形態(tài)范疇的思考[J]. 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3)
[14] 涂蓉蓉. 關于觀念性繪畫發(fā)展的思考[J]. 漳州師范學院學統(tǒng)合類課題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15] 詹艾斌. 論法蘭克福學派對現(xiàn)代藝術的辯護[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5(01)
[16] 凌海衡. 阿多諾論文化工業(yè)與現(xiàn)代藝術[J].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17] 杜吉剛. 西方詩學中的文學符號自律觀念及其人學本質[J].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05) [18] 李健,翁再紅. 論合理化進程中的藝術自律[J]. 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 2006(01)
[19] 劉萬勇. 新批評“自律性”文學觀源流探[J].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6)
【藝術設計專業(yè)參考文獻】相關文章:
優(yōu)秀藝術設計專業(yè)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09-28
藝術設計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9-26
藝術設計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09-25
新傳專業(yè)參考文獻05-30
工程專業(yè)的參考文獻06-07
藝術設計類畢業(yè)論文參考文獻有哪些10-28
建筑專業(yè)論文參考文獻08-27
文秘專業(yè)論文參考文獻09-28
采購專業(yè)論文參考文獻08-01